李登輝可能是擔架抬著,或者坐輪椅去參加蔡英文造勢晚會!
首先,美國憂心善變和意識形態掛帥、政策空心的蔡英文,否定兩岸談判交流的基礎,或讓兩岸關係大踏步倒退。蔡英文在訪美期間,美國曾經有高層傳出對蔡英文有沒有延續兩岸的和平的誠意和能力,提出了幾乎讓蔡英文深感難堪的質疑。隨著選舉一步步深入,蔡英文所表現出來的人格特質和操守,包括對政策的論述。進一步證實和加深了美國對這方面的疑慮。比如,蔡英文在大的政策和方向問題方面,搖擺、猶豫、空心,但卻對一些細節斤斤計較;對至關重要的兩岸政策,意識形態的堅持和訴求,多於靈活和圓融的實質的應對。
美國對待宇昌案等一系列事關蔡英文自己操守的態度。美國人對待生技產業比台灣人瞭解得更多,或者對這樣瑕疵容忍度不如台灣。因為如果候選人在美國出現這些瑕疵,早就應該自動退選了。對於民眾的質疑,蔡英文不但傲慢不回應,還將之美化成為國為民的高尚犧牲。美國人也許不清楚細節,但卻可以由此判斷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和馬英九相比,美國是在無法理解和接受蔡英文這樣一個謎一樣的女人。
其次,蔡英文兩岸政策鐵定會升高兩岸對抗的層級,自顧不暇的美國,此時不願為蔡英文冒無謂的風險。馬英九上任以來,在兩岸關係方面,畫地為牢、自我設限、中規中矩,十分符合美國,希望台灣和中國沒有走得更近,也沒有脫離美國控制的可能,甚至沒有做出這樣的嘗試。兩岸關係的和平、順利,沒有給被各種危機攪擾得焦頭爛額的美國製造額外的麻煩。
2012年,歐債風暴有進一步蔓延之勢,正在喘息爬坡的美國還需要這樣的環境。設若換做蔡英文上台。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小的方面,會在國際跟中國大陸製造各種事端,美國為了擺平這些,勢必頻頻在其他方面給北京讓步;中等程度的麻煩說,蔡英文兩岸政策會讓兩岸軍事上更沒有信任,擦槍走火的幾率大增。美國如果置之不理顯然不行,如果干涉,則又力不從心。處理稍有不慎,要麼在國際其他問題上,被北京算計;要麼,在北京面前進一步暴露自己的外強中乾;大麻煩就是,蔡英文如果上台之後,不能遵循馬政府時代兩岸的默契的彼此的底線,如果台灣的經濟又很差。這會給北京逼迫蔡英文就範的衝動。如果蔡英文不能拿出比國民黨時候更高的代價向北京妥協、合作,北京會很容易找到藉口,來個霸王硬上弓。美國會在自己沒有被準備好的情況下,被拖進兩岸軍事對抗中來。蔡英文換上馬英九鐵定不會讓三方關係更好,但差到什麼程度,美國人不但心中無數,也實在沒有心情和精力冒這樣的險。
最後,宋楚瑜的參選,增加了美國對台灣政局難以把握的憂慮:宋楚瑜會把馬英九拉下台,宋楚瑜究竟是蔡英文的幫手,還是大陸的臥底?美國人一方面不僅僅擔心宋楚瑜參選會拉馬英九下台,更擔心宋楚瑜參選的目的。關於宋楚瑜參選的目的,外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說,是宋楚瑜長期被馬英九冷落,這次賭氣參選就是要拉馬英九下台;一說,是宋楚瑜參選是為了孤注一擲,拉抬親民黨的政黨票,讓民進黨在議會站穩腳跟。擴大自己和政黨的影響力。一說是,宋楚瑜一開始沒有這麼大的胃口,只是希望要幾個政黨票,給自己弄個不分區“立委”就可以了。但是國民黨將自己忽略到近於羞辱。所以,在懷有各種目的各種力量慫恿下,弄假成真。還有宋楚瑜自己參選目的的一個版本,就是不是要大位置,而是要做大事。
上述這些目的似乎,還是沒有概括到宋楚瑜參選的所有可能的目的。這裡不妨大膽假設,美國已經有了情資或者擔心宋楚瑜已經是,或者將來極可能是大陸培植的親北京勢力。因為宋楚瑜和北京的關係一貫都很親密。是否北京認為馬英九開放和親中的程度不符預期,而且馬英九的選情當時看上去也不容樂觀。不如放手讓宋楚瑜一搏。宋楚瑜如果遊客能直接拿下“總統”大位更好(宋楚瑜及其團隊一直都宣稱可以篤定當選的),如果不能,至少可以在議會中保留一份制衡和親中的力量。至少也要嚇馬英九一身冷汗。或者至少讓台灣的經濟上上下下,遭受冷熱煎熬,迫使民進黨就範。支持這種看法的證據是,大陸官方對宋楚瑜的參選,似乎沒有過公開和尖銳的批評,民間稍微尖刻一點的批評也會被刪掉。另外,宋楚瑜無論怎麼對藍綠左右開弓,都明確表示,比馬英九更認同九二共識和兩岸和平。不忍心和北京撕破臉皮。
當然這種可能儘管匪夷所思,但卻是很多種可能中,大家都忽略掉的一種可能。即便不存在這種可能。因為大陸曾經高度肯定兩岸現狀交流的局面,而宋楚瑜參選到底的話,只能讓蔡英文獲利,不符合北京的原則,故宋楚瑜參選到底顯然也是大陸很不樂見的,只是不方便發言,怕被宋楚瑜或綠營逆向操作而已。即便如此,但宋楚瑜的參選,讓蔡英文獲勝的幾率大增。這也足以讓美國感到不安。
美國擔心蔡英文當選,與其說是從台灣人民的福祉考慮,不如說是美國國家利益優先。只不過在兩岸關係上,在現階段,美國沒有精力和心情打台灣這個力不從心的牌時,蔡英文主動投懷送抱,極力讓美國沖到前台,下自己這顆棋子。美國不會感到開心,而會感到是個負擔和麻煩。因為按照馬英九按部就班的兩岸發展的速度,美國可以有足夠時間讓自己恢復到能夠輕鬆甚或主動去打台灣牌的那一天。但那一天卻不是現在。也許中美長期利益和目標不一樣,但在現階段,可以確定和可以暫時安慰的是,美國和北京都希望有個穩定的兩岸關係的願望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