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04 17:58:32 | 人氣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析〉美國一旦違約 市場挺得住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2013-01-18 14:25:55 

華府內對美國舉債上限議題相持不下,提高了美國違約的可能性。一旦違約,不但將重傷投資人情緒,金融市場崩盤的混亂會帶來更可怕的後果。

《路透社》主筆 Karen Brettell 撰文指出,簡單來說,美國若無法如期償債,會普遍傷害金融機構、投資機構與各式企業每日運作必須仰賴的短期融資市場。

若美國國債違約,交易體系中將疑惑四竄,因為他們必須花費心思找出並結清那些已到期卻未償付的債券。利率將飆升,投資人也會盡快把風險資產脫手,拋售股市與原物料。而且這並不表示投資人會將資金投入國債市場──如果連美國國債都不安全,當然敬而遠之,即使是長天期債券也會有拿不到票息的潛在問題。

美國國債違約還會導致金融體系廣泛癱瘓,接下來就是侵蝕經濟,如同 2008 年 9 月爆發金融風暴時的景況。

貨幣市場基金是不允許持有違約抵押品的。這些基金在 2011 年,舉債上限還不在優先考慮問題之列時,就已不再發放貸款。而有分析師擔心這次將製造更嚴重的融資問題,使短期借貸成本暴增,回購協議或以銀行隔夜拆款利率為基準的貸款可能都無法倖免。

在去年年底 12 月 31 日,美國國債已觸及 16.4 兆美元的法定上限。到 2 月中旬,財政部資金就將用罄, 需要立法調高舉債上限。這是既定程序,但從 2001 年夏季起,美國國會兩黨就在此議題上對峙,這不但引起市場憂慮,政治的僵局也衝擊到經濟。

過去,美國國債向來被認為違約機率極低,因此市場許多方面完全沒有針對這方面的因應措施。和公司債相比,美國國庫券文件上就沒有註明補發利息或本金償還的寬限期。

許多銀行與投資人也完全沒有可用以了解哪檔國庫券的本金或利息應付有最高風險的機制。RBC Capital Markets 分析師 Michael Cloherty 指出,這是因為美國國債違約情況不在一般假設中,沒有人會假設國債違約並建置監看系統。

預定於 2 月底、3 月初到期的一批國庫券,是違約風險最高者。但有分析師指出,還有數百檔國庫券是預定在 2 月底要支付票息的。有些 2 月到底的短期債券,殖利率已經開始上揚,甚至高於 4 月到期的同類型債券,價格錯置的情況已經出現。

對於可能違約的連鎖反應,顯示出對銀行系統多個部份的傷害已緩慢擴散開來,特別是對於規模 5 兆美元、許多公司賴以做為資金調度的回購協議市場。

研究機構 Treasury Market Practices Group (TMPG) 自 2011 年起就密切觀察美國國庫券可能面臨的危險。可能導致違約的因素除了天災、恐怖攻擊之外,還包括聯準會的 Fedwire 證券清算機制 (Fedwire Securities Service)。該機構需要額外以人工每日做調整,否則會無法轉換已過到期日的債券,而其他清算系統也有類似問題。

美國國債曾在 1979 年違約過。當時議員們針對提高舉債上限的談判破裂。而後,財政部辦公室的作業疏失,又使美國政府無法如期贖回部份債券。此問題導致利率上揚,也使政府面臨來自投資人的訴訟。

現在的市場已比當時更為複雜。證券的所有權、轉換或利率支付方面若有問題,很容易引起法律爭議。美國國債確實處於高水位,也有更多外國人持有美國國債,加上經濟仍然脆弱,使信貸出走潮的風險對美國產生更大影響。

美股評論家 Peter Schiff 直言,一旦美國違約,債市將立刻崩盤。所以無論如何,美國都一定得為未來兩年內將到期的 4.6 兆美元債券找到融資的辦法。

台長: 你的爸爸亂七八糟
人氣(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