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23 16:45:23| 人氣3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辨同教一乘與別教一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章出處:http://www.lotushome.org/

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又稱賢首國師,乃集華嚴宗大成者,故華嚴宗又稱賢首宗,則知其在華嚴宗之地位矣!法藏大師著作甚多,其中有一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又名《華嚴五教章》,(以下略稱《五教章》),於「建立一乘門」中,將一乘教義,大分為二──別教、同教。今余即依《五教章》中「建立一乘門」,述其大意,並略申一己之見,遂行成文。
所謂別教者,別教一乘也,此之一乘不共三乘,全揀諸宗。所謂同教者,同教一乘也,此一乘共於三乘,全收諸宗。所以一乘與三乘,差別而無差別,無差別而差別。差別而無差別,同教也,無差別而差別,別教也。此之與天台「六即佛」有異曲同工之妙。六位皆即是佛,同教攝。雖即是佛而有六位差別,別教攝。如《十玄門》引華嚴經云:「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於後步。」初步即到,初發心即成等正覺,如是則佛乘共於三乘,同教攝。非謂無於後步,菩薩有五十二位,等覺尚未稱佛,破盡最後一品無明成妙覺,方得稱佛,如是則佛乘不共三乘,別教攝。
《大乘起信論》發揮「一心開二門」,此與同教一乘別教一乘,似乎亦有不謀而合之旨。一乘者,一心也。即所謂一心生萬法,萬法皈一心,是謂之一乘義。開二門,二門者,心真如門、心生滅門。心真如門則諸法皆是實相,平等一如,豈非同教一乘之義?心生滅門則實相出生諸法,森羅萬相,豈異別教一乘之旨?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了,法藏大師發揮同教一乘與別教一乘,是有根據的,而且是根據一個大乘諸宗經論共通的理則,也就是二諦。隨緣無性,諸乘差別而無差別,同教一乘為真諦所攝。無性隨緣,諸乘無差別而差別,別教一乘為俗諦所攝。
如是說來,非是離同教有別教,亦非即同教是別教,別教與同教不一不異。別教好比萬重浪,諸乘有差別,同教好比萬重浪是一水,諸乘無差別。水即浪,浪即水,別教與同教不異,同是一乘故。水不動,浪起伏,別教與同教不一,方便開二教故。實在說來,說一乘、三乘,說別教同教,乃至說與不說,皆是方便,因為究竟一乘義中,無如是等分別。然而眾生機有不同,是故如來教法千差,皆是方便而設,總欲令眾生終至一乘究竟無疑惑地。

法藏大師於《五教章》,又將別教開二門,一為「性海果分」,即「十佛自境界」,此乃不可言說,唯證相應。另一為「緣起因分」,即「普賢境界」也,此則可說,為勸修故。即所謂普賢圓因,舍那滿果是也。既稱圓因滿果,當知全因即全果,全果即全因,因外無果,果外無因,是故《五教章》云:「此二(性海果分與緣起因分)無二,全體霱收,其猶波水,思之可見。」緣起因分好比波,波可見,緣起因分可說,此乃實相一切相攝。性海果分好比水,水不可見,性海果分不可說,此乃實相無相攝。於實相法中,無相即一切相,全水即全波;一切相即無相,全波即全水,故云「此二無二,全體霱收。」
就緣起因分普賢門中,又分二門「分相門」、「該攝門」。為令讀者於《五教章》之「建立一乘」門能一目了然,將其大要科解如左:
┌性海果分(十佛境界)
┌別教┤ ┌分相門
建立一乘┤ └緣起因分(普賢境界)┤ ┌不異
└同教┐ └該攝門
│ └不一
├分諸乘(有六重)
│ ┌泯權皈實門
└融本末┤
└攬實成權門
「分相門」者,此則別教一乘,別於三乘。如法華經中:「宅內所指,門外三車,誘引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車,是一乘教也。」分相門乃說明別教一乘,並引法華經四車喻為教證。法華經譬喻品中,有大長者,其宅火起,諸子貪戲不出。長者知子各有所好,即羊車、鹿車、牛車,故方便告子,門外具有三車,勸誘令出火宅。而其門外實無三車,待子出後,等心皆賜與七寶大白牛車。長者即大慈世尊,火宅喻三界,諸子乃可憐愍眾生。眾生根機不同,故方便設教有三乘,即三車是也。羊車聲聞乘,鹿車緣覺乘,牛車菩薩乘。門外實無三車,而等心賜與大白牛車,即謂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諸佛出世,唯欲度生皆令成佛,不欲其成聲聞、緣覺、菩薩耳。總之,法藏大師以法華經四車喻,來說明一乘不共三乘,建立其別教一乘之論。
我們發現一個蠻有意思的小問題:一般而言,法華經是判為同教一乘的,而法藏大師建立其別教一乘的高論,卻引用了一部同教一乘的經典──法華經。我想,這當中如果細細體會,或釵釣エp啟示:那就是別教、同教不是那麼絕對的。如果絕對定判,豈不是落入遍計執性?當知同別二教乃依他而起,無有自性,不可定執,如是方入圓成實而得一乘教旨。是知同別二教,唯心迴轉,乃有體施設假。此之體,即是一心,亦是一乘。二教互成互泯,互攝互入,重重無盡。同不礙別,別不礙同,雖參而不雜,雖共而不和。反之,若於二教定執定判,則成無體隨情假,無塵虛妄見了。
所謂教無以立,依理而立;理不自顯,依教而顯。是故同別一乘之教,必合真俗二諦之理,否則即非無上甚深佛法。事實上,我們也可從法藏大師將「普賢因門」分為「分相」、「該攝」二門看出來,雖是建立別教,即需該攝同教,否則於究竟實義便有欠缺。話題一時扯遠了,不過,卻還在自家,不離二諦嘛!廢話少說,我們再看回原來的「分相門」。
「分相門」開頭說明別教一乘之立義,引出法華經四車喻為證,之後法藏大師更從十個角度,分別引出教證,來證明其一乘不同三乘之說。今亦略述其要。
權實差別:三乘是權,一乘是實,權實不同,是以一乘不同三乘,成其權實差別。此即引法華四車喻為教證:臨門三車,俱是方便門,此即是權;授大白牛車,方為示真實相,此即是實。並強調大乘牛車,同彼二乘,是權非實,故需迴入一乘。
教義差別:三乘有教無義,一乘方教義俱得,是以成其一乘三乘教義差別。三乘若約自宗,本各具其教義,然而對望一乘實義,故皆有教無義。引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又配合法華四車喻,三車皆權設,巧勸令出三界苦,是故三乘俱屬佛之教門,不得一乘實義。待出三界後,更賜與大白牛車,方得一乘實義。
所望差別:三乘三車,是諸子所望,一乘大白牛車,非諸子所望,是以成其一乘三乘所望差別。引法華經文:「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證一佛乘,實非三乘人本所期望。
德量差別:大乘但明一相方便,而無主伴圓融、攝德無盡之意;一乘則明法界緣起、主伴圓融、攝德無盡之意,是以成其一乘三乘德量差別。引法華經中,宅中外指牛車,不言其德;宅外授大白牛車,則廣述其莊嚴力用,其數無量,證其一乘德量無盡也。
約寄位差別:三乘是出世位,一乘乃出出世位,是以成其一乘三乘寄位差別。引《本業經》、《仁王經》、《地論》、《梁攝論》等,以菩薩十地,寄五乘之法:初、二、三地,寄世間;四至七地寄出世間法;八地以上寄出出世法。於出世法中,四、五地寄聲聞法;六地寄緣覺法;七地寄菩薩法;八地以上出出世法,即寄一乘法。由教證一乘三乘寄位差別,而成其別教一乘之論也。
付囑差別:佛付囑未來世說法,若有一乘根機,則可為說法華一乘大法;若是不能信受之根,則為說餘深法,即大乘法。是以根機不同,故如來付囑說法有別,而成其一乘三乘(大乘)付囑差別。引法華經「囑累品」之文為證(大正九‧五二下‧一六):「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
根緣受者差別:根謂根機,緣謂法緣,受謂領納。三乘菩薩根未熟,雖多劫行六度萬行,然於華嚴經不能聞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反之,若能聞持隨順華嚴經,方為真佛子,從佛家生。是以於華嚴大經能否聞持隨順成其一乘三乘根緣受者差別。引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品」(大正九‧六三○上‧一四)云:「菩薩摩訶薩,雖無量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聞此經,雖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為假名菩薩。」
難信易信差別:三乘之法易信;一乘之法一位即具一切位,是則難信。引華嚴經「賢首菩薩品」(大正九‧四四一上‧一四)云:「一切世界諸群生,鮮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稀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是法為甚難。」是以成其一乘大乘難信易信差別。
約機顯理差別:對三乘根機,說諦緣度等一相一寂之三乘理法;對一乘根機,方說主伴圓融重重無盡之一乘理法,是以成其一乘三乘約機顯理差別。引華嚴經「十地品」(大正九‧五六七下‧一四)云:「若眾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出於眾苦;若復有眾生,諸根少明利,樂於因緣法,為說辟支佛;若人根明利,饒益於眾生,有大慈悲心,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
本末開合差別:一乘為本,三乘為末。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為開;會三皈一為合,是以成其一乘三乘本末開合差別。引大乘同性經卷下云:「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
總而言之,上來十段文證,總是法藏大師欲成其別教一乘──一乘不共三乘之說。此乃「分相門」之大義。
再來我們看看「別教」之「該攝門」。大師云:「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這不是說一、三不異,同教一乘的道理嗎?也就是前文強調過的,別若離同,則別不圓。進一步,我們似乎也可看出來,大師將別教分為「分相」「該攝」二門,仍是依於二諦:依於諸乘隨緣無性,故開「該攝門」;依於諸乘無性隨緣,故開「分相門」。大師又說明何以「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以三乘望一乘,有二門故。謂不異不一也。」一乘是實,好比水;三乘是權,好比浪。若從泯權歸實,全浪即全水,則一是一,三亦是一,則「唯有一乘,更無餘也」,是故一三不異也。若攬實成權,全水即全浪,三是三,一亦是三,則「唯有三乘,更無一也」,是故三一不異也。以權實相泯攬,水浪相即入,而成其一三不異門。雖權實泯攬、水浪即入,而不壞其權實水浪之相宛然,是以成其一三不一門。是故大師云:「不壞不一,而明不異。」何以故?不一者,隨緣也。不異者,無性也。隨緣即是無性,是故不壞不一而明不異。無性即是隨緣,是故不壞不異而明不一。不一即一,一即不一;不異即異,異即不異。一異相即而不壞一異之相;一異攸分,而不妨一異相即。以相即,故有同教;以攸分,故有別教。
上來已略述《五教章》「建立一乘」之別教竟,再來我們看同教。其又分二:「分諸乘」、「融本末」。分諸乘者,一即無量,虛空現十方也。融本末者,無量即一,十方同一虛空也。「分諸乘」中,將世尊一代時教,分判為六種判法:判為一乘;判為二乘;判為三乘;判為四乘;判為五乘;判為無量乘。於諸判法中,更有不同判法,然非本文欲詳論之處,故謹略述。
後門「融本末」,大師云:「此同上說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有其二門:泯權皈實門,即一乘教也。攬實成權門,則三乘教等也。初則不壞權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礙三。後則不異實而即權,故一乘即三乘而不礙一。是故一三融攝,體無二也。」
前門於一乘中廣分諸乘,一乘為本,諸乘為末。今融其本末,則一乘諸乘,體本無二,同為一真法界。一乘好比大海水,諸乘好比江河之水。江河無不從大海流出,無不還流入此大海,故大海為本,江河為末。然融其本末,則江河、大海同是一水,體本無二,故曰「會融無二,同一法界。」
雖會融無二,同一法界,然若細推其義門,則有二門:「泯權皈實門,即一乘教也。攬實成權門,則三乘教是也。」「權」者浪,即三乘教;「實」者水,即一乘教。浪相雖存,然則無常,終必滅盡,故曰「泯權」。浪相無常滅盡,則皈一水不動,究竟真實,故「皈實」。又一水起萬浪,萬浪之起,必具水體,故曰「攬實」。以具水體,緣成起浪,方有萬浪之相,故曰「成權」。
雖有權、實;泯、攬;皈、成之異,然理通,體無二故,成其飦異不礙相即,相即不礙異。故大師續云:「初則不壞權而即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礙三。後則不異實而即權,故一乘即三而不礙一,是故一三融攝,體無二也。」「初」即初門泯權皈實。「不壞權而即泯」,以浪相虛妄無實,故不待壞其浪相,而浪相本自泯滅。若知浪相本自泯滅,則知水體常寂恆實。是以浪相奔騰,不妨水體不動;水體不動,不妨浪相奔騰,故云「三乘即一乘而不礙三」。「後」即後門攬實成權。「不異實而即權」,以一水起萬浪,萬浪皆一水,水外無浪,浪外無水,故不異常寂恆實之水,即是起落無常之浪。水常不動能起浪奔騰,而仍不失其水常不動,故云「一乘即三乘而不礙一」。若能明此「不壞權而即泯」、「不異實而即權」之相融遍攝之理,則能明其「一三融攝、體無二也」。
在《五教章》「建立一乘門」最後,大師作了四句料簡,作為總收攝:「由此融鎔,有其四句。或唯一乘,謂如別教。或唯三乘,如三乘等,以不知一故。或亦一亦三,如同教。或非一非三,如上果海。此四義中,隨於一門,皆全收法體。是故諸乘,或存或壞,而不相礙也。」融者和合,鎔者銷融。上來所說同別一乘教義,將其和會銷融,可以一乘三乘四句料簡條貫之。前三句文義明顯,不加多述。第四句者:一三皆教,不離言說,而果海不可說,不與教相應,故云非一非三。
我們知道,四句有離四句、即四句。離四句揀凡情,即四句顯正義。今大師正顯一乘同別玄旨,應為即四句,且隨舉一句,皆收四句,故大師云「此四義中,隨於一門,皆全收法體。」說唯一乘,餘三句皆唯一乘,唯一乘顯,餘三句隱,顯者為主,隱者為伴。只是顯隱不同,主伴有別,非是法體有二。以法體無二,句句全收,故顯時正是隱時,隱時正是顯時,成其隱顯同時。一句為主,餘句為伴,句句為主,句句為伴,成其主伴圓融。以隱顯同時,主伴圓融,故云「是故諸乘,或存或壞,而不相礙也。」
  如果以喻明法,或釦韟n了解。唯一乘,即水一句;唯三乘,即浪一句;亦一亦三,即也水也浪一句;非一非三,即非水非浪一句。水即浪,浪即水故,說水一切水;說浪一切浪;說也水也浪,一切也水也浪;說非水非浪,一切非水非浪。以水浪無二體,故隨舉一句,皆全收水體。說水說浪,或存或壞,終不相礙。
  欲會入即四句顯正義之法,需先離四句揀凡情。故需以無所得心,方能於此華嚴玄海悠遊自在。否則落入有所得心,於此一乘同別玄文,便會格格不入。故心經云:「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非入海明燈,契文指南乎?
  然無所得之法,豈易會哉?其究竟處乃諸佛境界。於此甚深之法,實非凡夫心智所及,然在家師培育之下,以深入二諦為方便,或陳鈺揪黎@二。是故中論云:「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信此言矣!也因此言,而敢有此文非分之想。
  停筆前,再述數言,聊表寸心。華嚴一乘之旨深玄,同別二教之義難辨,小學生學寫博士文章,還望法藏大師多多包含。更願以此拙文因緣,哀求大師及諸佛菩薩,不捨大悲本願,以不思議方便力,普令法界一切眾生深入二諦,速速同入華嚴境界,共證一乘佛果。

台長: 蓮鄉
人氣(3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佛學中心 |
此分類下一篇:圓覺經隨解(一)------如來因地法行
此分類上一篇:以自佛心念自心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