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1 01:35:19| 人氣4,38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做中學,學中做——大學生沒修的學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做中學,學中做——大學生沒修的學分?

「高等教育學府」過剩,所謂的大學生人數過多資質卻過低,早已經飽受批評。今天看見教育部為恢復「“基本的”語文能力」而欲增加國語文教學時數,學生們、所謂的家長聯盟等卻猛力批評!(上面強調「基本的」三個字,係指今日的大學生或已畢業的,已經連中文基本的語意都不懂的,已經到了「加護病房」的程度的「病人」,越來越多了)……沈痾已久的這些問題已經吵了八年,仍舊沒有解決的方案,而四、五、六年級已晉身為企業主管們,不禁感嘆過去「聯考時代」徵來的「大學生」,說人才真的是人才,不像現在「掛羊頭賣狗肉」,甚至等而下之的,連肉都沒得賣的「大學生」,大有人在。

這一個月以來,美國發生一百年多來的最嚴重的金融危機(9.29這天道瓊跌了777點),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的超級帝國陷入空前的恐慌之中,全球經濟景況早已不只趨緩而是趨壞的前景更可以作為一個緊急預告了。

這時候,「別人一樣在退步,台灣卻會退步更多」的疑慮又浮上心頭,外資狂賣台股回國救災,台灣一開盤全部跌停(雖然這四個多月以來已經被嚇到麻痺了),馬政府發言人今天透露要調降富人的遺產稅和贈與稅希望台商回台投資,以補出走的外資的大洞,此時,出於經商家庭的不才的我,提出三問:

「要人家回來,得先問問自己,你有什麼優勢可以吸引外商回來?」

「要人家回來,除了政府提出各種優惠之外,最根本的是,你要他們回來是做把根留在台灣的事情,還是吹什麼改善投資環境的牛,結果做的卻是搬錢回來炒高房地產然後脫手賣出,自己再抱著錢飛往國外移民享受?就像現在美國搞的二次房貸連環倒的爛局一樣?肥了少數富人,卻連累整個國家,債留後代?」

「如果要人家回來,做把根留在台灣的事,請問台灣有什麼『優勢』可以讓人留在此地?人事成本低得過大陸、印度、東南亞嗎?環境成本隨著環保意識高漲還能夠容許特殊的科技或工業設廠污染嗎?設施成本能夠提供多少土地、廠房、電力、水利、交通輸運等供應不受斷水斷電颱風一吹就垮的干擾?政治成本還得飽受政黨勒索被迫成為『金主』否則日後三不五時抄家查稅找麻煩?國際成本能夠幫助業主如何順利將產品銷往國外拓展市場,並且保證不賠錢?如果以上這些都不管,幻想著商人真的只「顧」祖國,單憑著一股強烈愛國心,就是要回台投資創業!!衝著這麼義氣愛國,那麼真要踏實經營做事根留台灣,企業唯一的要求大概唯有「人才」!
請問,台灣的人才教育能夠給出什麼樣具有競爭性的人才?現在這些多如流浪狗的大學生、研究生堪用嗎?這些人能夠吃苦嗎?這些人能夠不要老想著週休二日、不要老是一直懷孕生產還要放假兼留薪男人也要陪產假坐月子個把月還要任由申請教養子女休一年半回來還有職位等他的「法律保障的優惠」、講黃色笑話解悶或搭一下肩膀照相就被女同事吵著說被性騷擾、不休沒事了的颱風假還要聯絡八卦記者和人權團體來鬧罔顧人命,失戀或工作壓力稍大的草莓族不要沒事就得到憂鬱症在公司燒炭自殺、必須一定比例保障殘障工作人士的名額但是不要派去倒茶影印就自尊心作祟大聲嚷嚷歧視殘障者,不要有長舌婦與權力慾男在其中挑撥離間破壞團體和諧、工作不佳被開除就告上法院說資方欺壓......

請問,這些毛病都不會發生的任勞任怨的『人才』有嗎?」

當然,以上的「節外生枝」式的意外都不論,單講人的能力與競爭力就是最基本的問題。而問題的根本在教育。

天然資源且地狹人稠的島國,除了「人」,我們別無其他資產。然而我們的教育,連好好訓練出人才的國家根本——「教育」,也在廣開設大學大門,辦教育變成開店,學歷變成廢紙、學校宛如學店的這十多年來,終於成為一顆葬送國家和人民前途的致命「毒瘤」。

而我們的政府,面對毒瘤卻不開刀(甚至鄉愿地等著讓它更爛)?!

回復聯考拔擢人才的回頭路,人人都說「不能走回頭路」,這種邏輯我始終不明白,如果回頭路事實上才是較正確的路呢?特別是越來越少子化的後代,差勁的大學面臨關店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而過去大學、專科、高職的規劃,事實上一向更適合國家人力發展的實質需求,這一套實務教育在德國施行的最好,但是台灣對學歷鬼迷心竅,過去以為上大學就有工作,如今大家都有大學文憑,真不知道花錢買了這一張紙,如果不是出自名校,為了它花的時間與金錢,價值在哪裡?

以上的發言淺薄既直接,廟口聚集的老人們也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所以誰都會講會評論,但是誰能解決這些問題?或者說其實可以解決的,但是也會得罪很多人、傷害很多團體或者學生與家長的自尊,所以沒人敢說敢做,否則眼前的選票會不見,還會在國會被立委圍剿,在場外被人權團體動不動抗議。


我的老闆有一天突然要我當救火隊,有個計畫得短期間完成,於是她要我在一個星期中必須完成至少三個作家的資料,包括:閱讀過所有他們的書、最好親自訪問、提出值得申論的學術問題與評論、徵得作家的同意,然後作成馬上可用的報告。

一週至少三個人!

當時我正在看一齣日劇「派遣女王」,接到這個任務之後,呆滯了幾分鐘,然後幻想自己就是那個簡直如女超人的超級派遣員大前春子……當然這種逃避的幻想不會超過30秒,馬上跌入地獄之中。

我馬上歸納一下自己要面對的問題:
1.「天資與能力」:我不是天才/超人,也不會馬上變成天才/超人。
2.「錢」:沒有錢可以馬上購得所有需要閱讀的書(而且還是我所不喜歡閱讀的那一類)。
3.「管道與人脈」:沒有任何管道可以聯絡到作家,就算死皮賴臉通過重重難關可以聯絡到作家,也還得看各種各式各樣性格的作家理不理我。
4.「實施過程」:就算找到願意理我的作家還得安排對方方便的時間見面,請喝咖啡下午茶,擬好問題訪談,然後回家迅速做出整理稿,隨即飛送到作家手上,非常不禮貌地強迫他最好當天看完訪問稿就能夠給我,還能保證他不會被我氣出心臟病,而且我是個什麼東西可以命令他?!
5.「知識能力」:開始套用各種流行理論來擴大作家的寫作價值和文學地位,並且為了保持中立不能怕下筆指出作家缺點,雖然從此我就得罪了多半對自己的作品都有些自戀傾向且會記恨的他們(作家)。
6.「時間」:最後就算在克服以上的重重困難之後,我必須達到的最低標準是,一週三位。

這是個憑我一人之力,「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最後以急就章的方式,省略閱讀、訪問、以及深入的理論方法的探討,最後的確做到了一週三位作家的簡單資料整理介紹,一連作了三十多個,當計畫交出去時,我的臉都紅了。因為,摸著良心說,真的做得不好。

這個事情過後,我就開始檢討,這些事情現在看來並不難,也可以作得更漂亮的,但是需要的是一個「專業團隊」,結合對此有興趣、熱誠且願意付出金錢與時間的人,分工合作便能做得出來。

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個企業需要適才適所的「人才」的縮影,唯有如此才能克服這種種的限制,交出漂亮的成績單。一件事情的成功,很少是個人之力能完成的(儘管是像學術這樣已經算是關起門來就可以「獨立」成就的事業)。

************************************************

有一年,我要學生分組去作課外調查報告,有一組選擇了訪問一位知名學校的視覺傳達系的教授。

窮學生的他們事先擬好了計畫,做好了訪問的所有準備:包括事前的透過層層關係的聯絡、得到受訪者的善意回應、整理訪問的要點、以及所有需要的錄音與錄影的硬體裝備,還有事後訪問的成果整理、為尊重訪問者所爭取得到的作品授權、小組最後的關於報告的總檢討與心得的提出,甚至包括所有的花費分擔等等。(他們的花費是組員自己出錢,每個人損失的是一筆不小的一週午餐的總和,真是犧牲了他們。)

什麼細節都想到了!

我很高興他們做到如此細膩與用心的程度,給了他們總體報告的最高分。
讓其他同學讚嘆與感動的是:「用心」。

當然有如此完備的演出,他們說因為組長是一位活動性社團的負責人,從高中開始即不斷從層出不窮的活動事務中學習,所有的組員沒有人反對的推舉並服從這位組長的指揮與分派任務,並且沒有人抱怨(多麼難得!)各自善盡職責做到各自該做的,而作為組長也想到各種可能發生的細節性的意外狀況,幸虧都獲得解決。

其中有位家境甚佳的同學(意味著從未打過工、參與過社團、接觸過階級殊異的同學)竟對這樣實務性的學習感到深刻的「受教」了,他感動不已說這是在大學上課老是面對黑板與教科書抄抄寫寫,死背與考試中,頭一次發現原來親身參與過一遍的經驗,果真能夠印證書上所說的理論的,「通了」的驚喜。

這就是做中學,學中做。
這在現今大學的養成中,不知是否都得依賴社團經驗?!如果是,是我們把學生慣壞了、變懶了。

但是在過去,專科與高職,這類以實務訓練為主的「技職教育」,老早在他們十八歲以前就已經在訓練那一整套流程與實務經驗的吸收,課程並非死讀書,通常也是在老師並不多說明的情況下,指派一件事情,下達指令,大家就必須分組,分工合作去完成任務,而其中發生的疏失、錯誤、失敗等等經驗的累積、心得的提出、方法的檢討等,都是在一次比一次更完善的任務完成中,所學到的珍貴「理論」。

所以,我從來都不敢輕忽,所謂在他的工作崗位付出年華的老師傅或資深人士他們的言教與身教,人民地位的渺小不等於他們人生經驗即是卑微。相對的,我尊重一切從底層幹起的人,他們是真正瞭解很多事情的「眉角」所在,也通常是一望而之事情的破綻與病灶在何處的人。

相反的,看多了所謂在學術象牙塔夸夸其是、大說自己的專業標榜為XX達人者,出口便是「西方某大師說……」的教授,所有的說法都來自西方的理論模式,然後做出類似這樣的結論:「將生理存在理解為過去在現在付諸行動的所有可能性的人體化的集體記憶的過程」,這種宛如天書一樣的話語,雖然每個字都認得,但是聽完之後迅速變成空白的「專家結論」,我總是瞪大眼睛,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太笨?還是剛剛其實是和外星人在一起開著研討會?甚至回家後還是不太瞭解這種結論到底對問題的發生與解決有什麼助益?

而我現在,正坐著寫這種天書語言似的書!!以作為我日後工作必要得到的文憑之所必須的悲哀的人生。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4,38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政治社會文化雜感 |
此分類下一篇:教授,是不容質疑的
此分類上一篇:島國王是花美男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