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03 05:49:55| 人氣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momo摩天商城購物網【享夢城堡】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系列-雙人床包組

好想吃吐司塗馬來西亞kaya醬, 怎麼辦?

現在很多人在買東西的時候都是選擇網購,我也不例外。現在家裡一缺了什麼東西,我第一時間都是先打開momo摩天商城購物網看看,有沒有什麼價廉物美的產品。當然了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店鋪是在渾水摸魚的,我覺得大家還是應該要擦亮眼睛。最近我就打算買一款新的 【享夢城堡】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系列-雙人床包組 。 【享夢城堡】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系列-雙人床包組 是我們每天都要用到的,而且是每天要跟皮膚直接接觸,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享夢城堡】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系列-雙人床包組 的面料。

有些面料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在momo摩天商城購物網買 【享夢城堡】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系列-雙人床包組 ,一般會先看看產品的大小和尺寸。當然了現在的 【享夢城堡】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系列-雙人床包組 都會在網站頁面上標出相關的尺寸資料,但是在購買之前還是要先知道自己家所需要產品的尺寸大小才可以,以免到時候買了東西之後出現不能用的情況。

其實我在買 【享夢城堡】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系列-雙人床包組 的時候,一般會先在momo摩天商城購物網買大件套,等東西到了之後先用用看,如果確實用的不錯的話,我會再在網站上下單購買小件套來進行替換。這樣的話,性價比也比較高,而且遇到網站打折的話,是比較划算的,大家也可以試試看哦。

雪紡絲巾+背心+素面壓折單釦短褲(黑色)-ZARATA


小圓點水玉高腰兩件式比基尼 (白色系) Ame Tokyo Brand


圓領無袖熊上衣+荷葉腰短褲套裝(橘色)-ZARATA


商品訊息簡述:

品牌名稱
�<
  • ��WD
P�
  • Zo��(��)
Or
  • sr
�<
  • �壨
H
  • a
��
  • !
��
  • !
:�
  • ٺ
 

◎商品規格
.內容物:雙人薄床包1件+信封枕套2件
.材質:100%聚酯纖維磨毛布
.產地:台灣精製
.雙人薄床包-5x6.2尺(150x186cm)
.信封枕套-75x45cm,內層交疊15cm
.床包高度-30cm±5%(無固定綁線)

◎顏色:
如圖,網頁產品因拍攝關係及電腦營幕顯示,與實品略有差異,實品顏色更佳,請以實品顏色為主。

◎清潔保養方式:
.冷水洗、可乾洗、勿烘乾、勿漂白、中溫熨燙、反面洗滌、深淺布料勿混洗、勿浸泡。
.建議清洗方式:先置入水後加入中性清潔劑,再將商品放入洗衣機中以弱速水洗與弱速脫水,然後自然風乾即可。
.中性清潔劑:為了保護寢具的壽命請選用(PH值為7)的清潔劑,勿使用含漂白成份或強效護色之洗劑或柔軟精。

◎注意事項
◆收到商品時請立即拆封並檢查商品是否完好,如遇瑕疵商品,請保持商品專用外袋及內袋DM、授權商標之完整與清潔,以利後續作業。
◆待確認商品完好後,建議於使用前可先下水洗滌,請務必注意洗滌說明以保商品完整。
◆因商品經染色加工作業顏色較為鮮豔全新商品觸感會較硬,洗滌過後會變柔軟。

點我可以瞭解更多

商品訊息描述:


 拉拉熊 輕鬆過生活-雙人床包組
 


健康的人需要工作也需要休息,
安排適當的休閒活動是促進健康的重要環節,
用心過生活也要輕鬆生活過喔!

 















 
 

商品訊息功能:

  • 品號:4488057
  • San-x 正式授權
  • 台灣精製 安心滿分
  • 柔順磨毛 輕盈耐洗

點我可以瞭解更多

上海的居所內,王玉齡將丈夫張靈甫的照片高掛在墻上。她說,她最喜歡張靈甫的這張照片。 山東孟良崮,硝煙沉寂68年,在那場著名戰役中陣亡的國軍74師師長張靈甫,重歸公眾視野。1月21日,美籍華人張道宇轉發一條微博,曝光其父遺骨埋在山東沂南縣一戶農民的羊圈下。張道宇稱:“多次前往溝通都是索要巨款。近期前往他們說要20萬才讓動土,如果鑒定不是他不管,如果是想要移走靈柩再談再給多少錢。” 此事旋即引發爭論:羊圈之下究竟有無遺骨,農戶是否訛錢,張靈甫算不算抗日名將,遺骨如何處理? 毋庸置疑的是:抗戰期間,張靈甫率部參與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等,戰功顯著。這些貢獻亦被大陸官方認可:2005年9月,張道宇和其母王玉齡應中央統戰部邀請,赴北京領受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章。 風波未定之際,張道宇今日將再赴山東,與地方政府協商探尋遺骸。他希望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將父親遺骨遷回故鄉陜西。京華時報記者李顯峰發自臨沂 “埋骨羊圈” 最近10年,山東沂南縣董傢莊村的劉存林傢,常有不速之客造訪。他不止一次被追問:“你傢院子裡的羊圈下,是不是埋著張靈甫?” 董傢莊距離孟良崮32公裡。1947年5月13日至16日,陳毅和栗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74師決戰於孟良崮。3天鏖戰後,74師被全殲,師長張靈甫陣亡。董傢莊的村民相傳,張靈甫的遺體被解放軍抬至本村安葬,安葬地即今劉存林傢羊圈。 1月30日午後,劉傢院門從裡面緊閂著,聽見敲門,劉存林的老伴打開門,將記者迎進去。院子的東北角就是羊圈,草棚下有5隻白山羊,正慢條斯理嚼食。 對於一撥又一撥的訪客,71歲的劉存林已疲於應付。他有點不情願地從屋裡走出,回應外界的“訛錢”罵聲。 罵聲源自微博。 1月21日,“74師師長張靈甫之子張道宇”轉發網友“沂河邊的烏鴉”發的微博:“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骨,至今埋在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董傢莊村一戶村民院中。該處院落污穢嘈雜,張靈甫遺骨埋在羊圈下方,任由踩踏……” 這條微博是“沂河邊的烏鴉”於去年10月17日發佈,但影響有限,轉發量至今也就600多次。直到今年1月21日,張道宇轉發微博,並稱前去溝通挖骨鑒定遭索巨款,引發軒然大波。 張道宇對記者回憶,他前後多次探訪董傢莊。第一次是2007年,由當地政府人員陪同,他第一次知曉父親張靈甫的遺骨埋於此。當時,陪同者提議挖出遺骨後,就地建紀念塔,張道宇“沒有興趣”,此事作罷。 最近的一次探訪則是去年10月,“沂河邊的烏鴉”發微博前。張道宇說,去的時候由兩名關註抗戰老兵的志願者陪同,因為擔心劉傢漫天要價,自己不便露面,便由志願者出面協商。 “那次農戶要求,挖出來鑒定要20萬元。如果是我父親遺骨的話,他們還會要得更多。那傢農戶說他有五個兒子,大兒子要蓋房子,二兒子要結婚,三兒子又要嗎嗎。”張道宇說。 對此劉存林說,他一共就兩個兒子。他承認說過“得一二十萬”,因為當時來了不少人,在院子裡商量刨土,從下午糾纏到晚上,他也分不清誰是張靈甫的兒子,這麼說是想讓對方離開,“我還說了,給60萬我搬走,整個院子和房屋歸你都行。” 私下協商無果後,張道宇試圖通過官方渠道解決,並聯系地方統戰部門,按對方要求寄出一封陳情信。寄信後,1月21日,張道宇轉發微博,引發熱議。 名將爭議 1月23日,張靈甫故鄉西安的報紙《華商報》率先披露此事,多傢門戶網站轉載。就在輿論關註張靈甫遺骨下落時,1月24日,山東大眾網發表一篇署名“神鋒罡”的文章《澄清有關張靈甫是否抗日名將的問題》(簡稱《問題》)。輿論焦點,迅速從羊圈轉移到對張靈甫戰功的定性上。 《問題》的真實作者並不明確。早在2013年9月23日,“神鋒罡”就在鐵血網論壇發佈此文,並註明是轉載。該文認為:“張靈甫根本不是抗日名將,其抗日戰功有人為拔高的地方。” 兩天後,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徐焰撰文稱:“張靈甫在抗戰中的地位,起初不過是營長、團長,是“校”而不是“將”,直至戰爭末期才升至第74軍軍長。他對日寇打過硬仗可算有過功,卻未指揮過大的會戰。” 父親張靈甫戰死時,張道宇出生僅21天。張道宇跟隨母親去了臺灣和美國,後來在美國讀完大學,投身商海,如今在上海做服裝生意。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黃埔後代聯誼會會長。 在上海的寓所接受采訪時,張道宇說,2005年9月,應中共中央統戰部的邀請,他和母親王玉齡以抗戰有功將領張靈甫遺屬的身份,赴北京參加“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並領取紀念章,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傢領導人接見。 長期居於大陸,張道宇不止一次踏訪全國的抗日遺址,搜尋與父親有關的文獻資料和往事碎片。 關於父親生平,張道宇澄清:“先父畢業於黃埔四期,抗戰爆發前,他已是團長,而不是營長。” 張靈甫曾在王耀武麾下對日作戰,參與過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等諸多重要戰役。 血戰南京時,張靈甫系國民革命軍第74軍第51師第305團團長。當時第74軍據守堡壘與日軍激戰三天,但隻能被動挨打,張靈甫組織敢死隊反擊,被日軍打成重傷。在撤出戰鬥與友軍會合前,第305團一度成為中華門的屏障。大陸出版的《蔣介石王牌悍將張靈甫傳》,對此有較詳細記錄。 張靈甫經歷的另一著名戰役,是1938年7月武漢會戰中的萬傢嶺大戰。當時,國軍投入100萬軍隊與30萬日軍決戰,其中第4軍和第74軍是萬傢嶺大戰的兩大主力。74軍正面阻擊日軍的第106師團,日軍被圍在萬傢嶺、張古山等10多平方公裡的狹小區域。張靈甫當時是第74軍第51師第153旅旅長(一說為副旅長),他組織敢死隊,“每個人身上綁滿手榴彈”,從絕壁攀登而上,從背後奇襲日軍106師團,致其幾近全軍覆滅,史稱“德安大捷”。 此後,張靈甫以第74軍第58師副師長身份參加上高會戰,後任師長。經歷長沙會戰、常德會戰、浙贛會戰後,1945年,張靈甫以第74軍副軍長身份參加抗戰最後一次大會戰湘西會戰。 對於父親夠不夠“抗日名將”,張道宇如此回應:“至於對國傢貢獻,是否必然與階級職務有關?抗戰初期首先擊落日本軍機的空軍第四大隊大隊長高志航,率領孤軍一營力守四行倉庫,先父同期同學謝晉元,與艦同殉,海軍中山軍艦艦長薩師俊等,皆未指揮過任何會戰,但其赤忱忠藎,當已與日月不朽,民族同壽。” 爭奪遺址 張靈甫的戎馬生涯涵蓋北伐戰爭、圍剿紅軍、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論功績和軍銜,張並非國民黨將領中最高者,但其所率部隊卻被蔣介石視為王牌中的王牌,在抗戰結束後,張靈甫還以第74軍中將軍長身份,兼任首都警備司令。 1946年,74軍3萬多人全部整編成74師,張靈甫被任命為師長。一年後,74師與陳毅、粟裕大軍對壘,張靈甫戰死孟良崮。他的死亦有“自殺說”、“被斃說”等多種說法。 佐證自殺說的是華東野戰軍政治部於1947年8月編印而成的《蔣軍七十四師的調查研究》,此書距戰役結束僅3個月。其中記載:“五月十二日自垛莊北犯我坦埠,企圖攻略沂水,甫遭接觸,即南竄孟良崮山區,我野戰大軍加以重重包圍,於五月十六日,全殲該頑於孟良崮,除張靈甫、蔡仁傑、盧醒等自殺及戰鬥中擊斃七千餘名外,其官兵萬五千人悉數被俘。” 支撐這一說法的,還有張靈甫的遺書。王玉齡向京華時報記者回憶,丈夫殞命後數月,張靈甫的隨從參謀楊占春來到南京的傢中,送來一封絕筆信。 此信稱:“彈盡援絕、水糧俱無,餘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絕成仁……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齡吾妻,今永訣矣,靈甫絕筆,5月16日孟良崮。” 當被問及楊占春被指奉命偽造遺書的說法,王玉齡稱絕無可能,“我丈夫的字,我自己認得,不是他能模仿的”。 張靈甫的另一舊部、整編74師師部譯電員鐘世炎後來拜訪王玉齡。據鐘世炎稱,張靈甫自殺前,命令他發出最後一封電報:“主席蔣鈞鑒:被圍六晝夜,僅餘負傷高級將領及衛士,且糧盡彈竭,援軍不至……今職等誓願成仁殉國,懇祈賜予傢屬撫恤以終。” 雖然說法不一,但這並不影響孟良崮成為景點。 因為孟良崮一分為二,由張靈甫的死引發的旅遊資源爭奪戰,在臨沂已持續十餘年。爭奪的一方是山東沂南縣,另一方是蒙陰縣。 據《沂南縣志》記載:“孟良崮烈士陵園,1952年由國傢政務院撥款,沂南縣人民政府發動全縣人民在六區(後稱垛莊區,今屬蒙陰縣)建成”。1956年2月,沂南縣垛莊區劃給蒙陰縣。1984年,國傢撥專款在沂南縣與蒙陰縣交界的大崮頂上建立了紀念碑。 整個孟良崮旅遊區總面積650餘公頃,沂南縣占87%,蒙陰縣占13%。蒙陰縣所占面積雖少,但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發“擊斃張靈甫之地”和“張靈甫指揮所”兩個景點。沂南縣的孟良崮景點以紅色旅遊為主,2005年才開發“國民黨軍七十四師指揮部遺址”。 蒙陰的景區以“擊斃說”為依據,沂南的景區則以“自殺說”為依據。 “我自己就被當地導遊騙過,去過兩次(擊斃張靈甫之地)。”張道宇對此氣憤不已。張傢曾要求景區塗掉巖石上的“擊斃”兩字,未獲理會,王玉齡和張道宇踏訪留影的照片還被用來吸引遊客。 1月31日,京華時報記者探訪蒙陰縣“擊斃張靈甫之地”,時值淡季,遊人稀少。臨沂當地人士介紹,蒙陰景區因為依托孟良崮烈士陵園和紀念碑,旺季遊人如織,沂南景區則遊客稀少。 親人印象 在現實中和網絡上,張靈甫粉絲眾多,一方面因其戰功,另一方面因他“確實長得帥”。在百度貼吧“張靈甫吧”裡,月活躍用戶為3萬人,累計發帖25萬。相比而言,比張靈甫戰功及軍銜都高的國民黨抗日將領薛嶽,月活躍用戶為3000多人,累計發帖不到1萬。 在張道宇上海的寓所中,進門就能看到,客廳正面墻壁中央掛著張靈甫的遺像,兩側是王玉齡年輕時的畫像。 “這是我丈夫去世那年,1947年的照片。”王玉齡望著遺像說,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張。那年王玉齡19歲,嫁給張靈甫隻有兩年。 新中國成立後,孟良崮戰役催生著名文學作品《紅日》和電影《南征北戰》。小說《紅日》後來還衍生電影《紅日》和電視劇《紅日》,曾主演《亮劍》的著名演員李幼斌在電視劇中飾張靈甫。 劇中,李幼斌抽煙、喝洋酒、酷愛聽京劇,讓王玉齡很不滿。比較明顯的是,兩人相貌差距很大,此外,張靈甫在抗日時負傷,成了“瘸腿將軍”,劇中則無此細節。 “我丈夫不抽煙、不喝酒,也不喜歡京劇,他真正喜歡聽、愛唱兩句的是老傢陜西的秦腔。”秦腔的那種嘶吼,不是在長沙長大的王玉齡聽得慣的,張靈甫便順從妻子,從不在傢裡唱。 王玉齡說,在她記憶中,張靈甫很嚴肅,不善交際,話少。這點與王玉齡很合拍,兩人都性格內向。 “他從來不跟我說軍事上的事。”王玉齡說,她那時年輕,不懂事,也不知道害怕,張靈甫在她面前從來不提戰爭會死人。“讓我覺得,好像隻要他在,我在哪裡都不害怕。” 在前線打仗時,張靈甫“每天一定打一個電話回傢”,但他話不多,簡單問兩句“傢裡好不好”之類的話便掛斷。這種“每日一電”在1947年5月突然中斷,當時王玉齡剛生下小孩,傢人不敢告訴她。幾個月後,她才隱約知道,丈夫在戰場殉職。 1948年底,王玉齡帶著一歲多的張道宇去了臺灣。她對張靈甫所效忠的蔣介石並無好感,“當年去臺灣後,每個月就領一點配給的米,撫恤金都沒有”。1952年,在臺灣“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幫助下,王玉齡赴美國謀生,在航空公司當會計。 1996年退休後,王玉齡帶著母親、兒子、兒媳、孫子回到大陸。後來母親在老傢長沙逝世,王玉齡選擇定居上海。 傢事國事 王玉齡對大陸的親近,從20世紀70年代就已開始。 早在1973年,王玉齡接到周恩來回國觀光的邀請。據其回憶,周恩來見她之後說:他當過黃埔軍校政治部的主任,張靈甫是他的學生,沒把他爭取過來,他有責任。周恩來還指示,王玉齡何時想回大陸,可隨時簽證。 1976年1月,周恩來逝世。同年5月,王玉齡再次訪問北京,鄧穎超和羅青長等熱情接待並留影,那張合照,至今擺在上海寓所的客廳。 與鄧穎超多年交往產生的信任,逐漸消弭了王玉齡和大陸之間的隔閡,並萌生為國出力的想法。讓她自豪的一件事,是她在“光華寮”事件中起的作用。 “光華寮”是日本東京的一座樓房,為二戰後國民黨政府駐日代表團用變賣日軍掠奪中國人民財物購置的中國財產,一直由中國僑胞管理使用。1986年2月,日本京都地方法院將“光華寮”判歸臺灣當局所有,中方上訴後遭駁回。 “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正常,日本和臺灣斷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的合法政府,光華寮理所當然歸中國。”王玉齡回憶,“光華寮”恰恰歸她傢族成員管理,當時她從中斡旋,獲得房產復印件,交給中國政府,最終幫助打贏官司。 不過,雖然國事上出過力,王玉齡自己的傢事並沒處理好。據她講述,1946年12月,張靈甫決定將南京二條巷79號一套約300平米的房產贈予她。張靈甫死後,她向國民黨政府南京市地政局提交證據文件申請過戶,但因戰事失利,沒有辦完過戶,她就去了臺灣。從1984年開始,王玉齡試圖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此事亦見諸報端,但並沒有結果。 “現在房屋早就被拆了,南京的房產部門談過兩次,一次是補償2萬,後來說補償17萬。”張道宇說,他們無法接受賠償,起訴房產部門後法院也沒有受理,他們曾寫信給南京有關部門,回復說“很重視”,但不了了之。 眼下,張道宇最關心的是,能否在沂南董傢莊挖出父親當年的遺骨。張靈甫目前有兩個祭祀地點,一處是西安長安區東大村老傢的村公墓,那裡有一個衣冠塚,另一處是上海天逸靜園陵園的一小塊室內葬區。 京華時報記者在董傢莊采訪時,村裡的長者、91歲的張京梅肯定地說,張靈甫當年就是埋在董傢莊。 張京梅回憶,孟良崮戰役時,他23歲,是村裡的民兵排長,從前線回到村子後,親眼看到解放軍給張靈甫下葬。墳堆上插了一塊不足一米高的木牌,上面寫著“74師師長張靈甫”等字。 張京梅稱,後來墳堆下陷,生產隊在上面蓋了牛圈,蓋房時還挖出棺材一角,後來又填埋回去。再後來,劉存林的父親買下這塊地蓋房,墳堆的原址,即現今羊圈所在地。 對於張靈甫埋骨董傢莊的可信度,沂南縣官方未明確表態。1月31日,縣委宣傳部一名部表示,縣裡的縣志等資料沒有查到此事,目前還在走訪村裡的老者,“不排除是別人的墳,萬一挖錯了怎麼辦?”他表示,希望張道宇直接跟縣裡聯系,而不是私下找農戶談,不管張靈甫的遺骨存不存在,最終處理聽上面安排,縣裡會配合做好工作。 昨天下午,張道宇表示,他將於今日飛抵臨沂,與臨沂市臺辦對接協商。“希望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將父親遺骨遷回故鄉。”(原標題:張靈甫遺骨命運)

台長: ifm39529
人氣(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