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5 03:17:20|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第二十五章--路,終於走出來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個人認為,服用那些藥物是個人私隱,沒必要公開;公眾能夠坦誠接納情緒病人,才是最重要.我在2002年開始追蹤情緒病在香港的足跡時,基本上抑鬱症康復的人,均被視為精神病康復者,沒有多少人分得出抑鬱與精神分裂症的分別,更加沒有多少情緒病人願意公開心路歷程,也因此很難找到受訪對象,經過穿針引線,1年才找到兩至三個被訪者.

2003年起,精神病倡導活動逐漸興起,在歌星張國榮因抑鬱症輕生後,探討情緒病特別是抑鬱症的報道多了,曾公開情緒病歷的病人包括曾智華,張堅庭,林夕,顏國樑,劉玉翠,葉麗儀,洪朝豐等,間接鼓勵情緒病人和家屬披露心聲,我邀約訪問的過程更見順利.

原本怪石嶙峋的路,逐漸易走了.

(待續)

台長: 許藍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