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15 12:39:25|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是自信,還是自負?」——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

其實覺得自己比別人不好,心理所產生的不平衡和失落感,也是慢心。」——聖嚴法師為一代名師,其相關著作很多也非常結合生活、人生,以下為聖嚴法師著作,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78376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這樣的人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是把別人看得過低,就是把自己看得過高,因此很容易傷害到他人,而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之所以會自負,是因為他自恃在某方面比別人還好,譬如才能、知識或人品,因此在對待別人時,自然而然就表現出傲慢心來。如果他又很受其他人的肯定,並且不斷有機會往上陞遷,那麼他就會愈來愈傲慢。但是人畢竟不可能永遠往上爬,即使一直往上爬,也總有個頂點,等爬到頂點時,一定會往下坡走。因此,自負對一個人並不好。

 

  

 

  然而有慢心的人,常常並不自覺。雖然有很多煩惱,可是不知道這些都是慢心所引起的,譬如他們常覺得自己是自信而不是自負,其實兩者是不同的。自信是說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能夠做些什麼事、達成什麼樣的任務。而自負是自認為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我在東京時,曾經遇到一位從台灣來的朋友,他是政治大學畢業的。他的同學有人做官當到次長,甚至是部長的,因此很感慨地對我說:「法師,您曉得嗎?我很倒楣啊!時不我與,時運不濟,好運彷彿總臨不到我頭上,所以我在東京只能放棄努力,乾脆隱姓埋名了。」他因為眼看著同學、同輩的事業都很得意,而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就是因自負所引起的失意。

 

  

 

  如果是自知而自信的人,就不會這樣想了,他們會說:「我有做這種事的能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能做得很好;假使沒有機會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這不是我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緣不成熟的關係。」或者說:「有什麼事我就做什麼事,不一定要做部長,我做別的事一樣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自負和自信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因此,察覺慢心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存有比較的心。一般來說,慢心是自以為比別人高一等的人才會有,就像有的人會將事情的成功歸功於自己,而將失敗歸咎於別人,認為做不好,都是因為別人拆自己的台。

 

  

 

  其實覺得自己比別人不好,心理所產生的不平衡和失落感,也是慢心。要知道,事情的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緣來促成的,不一定全都是自己的功勞。因此,對任何事情我們應該抱持是不是由我來做都好的態度,如果不能做這件事,也可以改做其他事。能夠如此,就能保持心裡的平靜和平安,也就不會起慢心了。


 

 一月加備註上傳  繁體_180201_0164一月加備註上傳  繁體_180201_0165一月加備註上傳  繁體_180201_0166  

台長: 淡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