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4 12:04:33| 人氣1,71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綠島的海洋生物資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綠島的海洋生物資源】
  綠島位於黑潮北流的通道上,且附近有湧升流存在,因此給綠島帶來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珊瑚類、魚類、蝦蟹貝類等無論在種類或數量上都相當繁多,同時也充分顯示出熱帶海域資源的特色;至於其他生物如海蛇、海龜、鎚頭鯊等動物亦經常在此出現。
1. 藻類
松藻↓
  海藻為生長在海中的大型藻類,有綠藻、褐藻、紅藻及藍藻等四門的植物,大部分生長在朝間帶及朝下帶較淺的地方,為沿海地區主要基礎生產者,同時也是許多海洋動物的食物、棲所、產卵和避難所,因此對海洋生態環境及漁業資源之保育有很大助益。人類自古以來即利用海藻為食物、藥物或飼料等,由於綠島海藻生長受限於珊瑚礁地形,不像溫寒帶地區有巨大的生長量;除了在春天海藻大量繁生外,一般在夏天出現的較少;較常見的有石蓴、馬尾藻、乳節藻和團扇藻等種類,目前綠島發現的海藻約50餘種。
2. 海綿動物
  海綿大約在八至十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現今出現已知約一萬多種左右,除了幾種淡水產之外,其餘均為海生。海綿的外型變化多端,在身體表面有許多出入水孔。海水經由身體表面無數小孔流經體內,並藉孔內無數內襟細胞鞭毛的擺動,進入體壁的管道系統,最後經由體腔頂端的出水孔排出體外而達到濾食的目的。而海綿是附著性的生物,如岩石、珊瑚礁、動物的硬殼,甚至連海藻上均有其分佈。

3. 腔腸動物
藍珊瑚↓
  腔腸動物為輻射或兩側對稱的動物,口部外圍有觸手,上有許多刺絲胞,具有毒性,用以自衛或捕食,因此又稱刺絲胞動物門,其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現象,可大致分為水母體期和水螅期。絕大多數的珊瑚類都行群體生活,群體是由個體行無性的出芽或分裂升殖形成,每一群體所含的個體數目不一。
  綠島海域的腔腸動物,主要為石珊瑚、軟珊瑚、柳珊瑚和海葵。此外,水螅蟲和浮游性的水母亦偶爾可見。
4. 環節動物
  環節動物在全世界約有1萬4千種,大多為海產,大家所熟之釣餌用的沙蠶(海蟲)和蚯蚓均屬於此類動物。在綠島珊瑚礁上經常可以見到的種類以多毛類大旋鰓蟲和管蟲的數量最多。
5. 甲殼類動物
  甲殼類動物,如蝦、蟹、寄居蟹、藤壺等都是珊瑚礁海域常見的動物,許多個體小而顏色鮮豔的蝦和蟹類,常是珊瑚群體的共生生物,牠們喜歡居住在珊瑚的分枝之間;較大型的蝦蟹類則居住在礁石的洞穴內,如龍蝦和岩扇蝦,有的甚至與海葵、海綿、海百合等共生,形成一個緊密依存的生活圈,這也就是珊瑚礁生態系千奇百怪的共生關係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的地方。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的寄居蟹是椰子蟹(俗稱八卦蟹),在綠島原本數量很多,由於曾濫捕販售至台灣,目前已十分罕見。椰子蟹已列入保育類動物,亟須嚴加保護。
6. 軟體動物
  貝類是軟體動物的通稱,也是珊瑚礁的主要居民之一。大多數的貝類種類具有美麗的顏色和複雜多變的形態,包括海螺、二枚貝、裸鰓類和頭足類(烏賊、章魚和鎖管)等,全世界超過11萬種以上。綠島的貝類相十分豐富,其中又以迷你貝最著名,至少已知有四百種以上,惟近年來種類數量已銳減,希望前來綠島的旅客切勿再撿拾貝殼,好讓貝類資源能恢復往日的豐富。
7. 棘皮動物
  常見的棘皮動物包括海百合、海星、海膽、海參和陽燧足等五大類,是珊瑚礁中分部較廣,而數量頗多的生物。有些種類居住在礁石的縫隙中,有的棲息在礁石表面,另一些則與珊瑚或其他生物共生形成有趣的社群。其中只有少數一些海膽和海參種類可供食用,其他三類具有發達的石灰質骨骼,雖不可食用,卻是維繫珊瑚礁生態系食物鏈不可或缺的成員。
8. 海鞘類
  海鞘行單體或群體生活,成體附著於岩石或其他物體上,廣泛分佈於全世界海域,約有1250種。外型上具有一出一入兩個水管口的單體海鞘在海裡較為容易辨認出海流經兩管中間的網狀鰓時,其中的浮游生物即被濾食。群體海鞘頂部中央有單元體共同使用的大型入水口。
9. 爬蟲類
  綠島的海洋爬蟲類以海蛇最為常見,海龜較少見到,目前未曾有上岸產卵的紀錄。海蛇以中寮至公館一帶出現的較多;而南寮、大白沙這一帶則較少出現。海蛇是一種大氣中呼吸,但在海中覓食的爬蟲類,期肺部極度延長,可達到尾的基部,呼吸一次可在海中停留2至8小時,且鼻處有一皮瓣,可以阻止海水流入。其以陸上蛇類之區分,在於海蛇尾部扁平,陸蛇尾部是圓尖的。與鯙類(俗稱海鰻)之區別為:海蛇有鱗片,鯙類無;且海蛇需浮出水面換氣。
 10. 魚類
 綠島的四周環繞著珊瑚礁,因此除了迴游性魚類游經本區之外,大多數魚類屬於珊瑚礁魚類。珊瑚礁魚類又稱為熱帶魚,牠們的體態變化萬千,色彩鮮豔奪目,並且有許多不同的生活型態;有的棲息在珊瑚的分之間或礁洞裡。
  綠島的魚類大多與台灣本島所發現的魚類相同,但因地理及生態環境上的差異,使得魚類群聚的相似性因地而異。綠島沿岸魚類多為南方型,與台東、恆春半島的魚類相似,屬於熱帶西太平洋區魚類,目前已紀錄到的魚類共有54科315種,其中以雀鯛科種類最多,其次為隆頭魚科、蝶魚科。
11. 海洋哺乳類
  海洋哺乳類泛指生活在海裡或沿岸的哺乳類動物,包括鯨魚、海豚、海獅、海象、海豹、海牛等;這些種類主要分佈於寒帶與溫帶的海洋,但有許多鯨類經年會洄游路經綠島四周海域,若是常搭船從台東到綠島之間往返的人,一定不會錯過「賞鯨之旅」。
  「東海岸賞鯨之旅」深具潛力,而台東與綠島之間海域是許多鯨豚必經之路,花紋海豚和瓶鼻海豚最常見,其次飛旋海豚、弗氏海豚、熱帶斑海豚、小虎鯨、偽虎鯨等較少見,至於虎鯨及其他大型鯨類仍有在東海岸出現,惟目前對鯨豚出沒地點及回游路線等相關資料都很匱乏。惟有長期作深入調查及規劃賞鯨豚路線,並力行鯨豚保育措施,才能讓民眾享受到真正的賞鯨生態之旅。
本文轉載自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發行之『綠島海洋生態之旅』

台長: 帥MAN導演
人氣(1,71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生物資源 |
此分類下一篇:海洋中的魚
此分類上一篇:海洋生物 Sea Life

學生詹宜筠
我以前有去過綠島一次,當時對身邊遇到的動物總能閃就閃,或走馬看花的看過就算了,但看過這篇文章後,我發現當地的藻類原來是如此特別,浮淺時所見的珊瑚以及魚群原來是如此珍貴,在玻璃船上看到的水蛇也是有牠的特色〈雖然印象中只有海蟑螂〉,還有賞鯨之旅都讓我更加暸環境保護的重要。在此奉勸大家去海邊不要再撿拾貝殼,也不要塗抹防曬用品,因根據五月二十四日的奇摩新聞報導顯示就算再怎麼少量的防曬劑,都會使珊瑚在短時間內釋放出黏液,並再九十六小時內造成珊瑚完全白化!而且全球現在已有一成的珊瑚因防曬劑關係面臨著白化的命運,需要靠大家的維護與關心,才能重現海底的熱帶雨林。
2008-05-24 12:45: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