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8 16:42:55| 人氣1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又一篇我寫,研究論文不就這麼一回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元智學生的次文化及行為討論─形塑4I及4E學生特質的影響因素
壹、 摘要
大學教育之首要目標在於人才培育,元智大學融匯教育理念,從「卓越」、「務實」的角度培養學生安身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從「宏觀」、「圓融」的面向啟發學生立命的根本信念及完整人格。除兼顧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培養其認知、技能及身心靈全面的發展,並提供每個學生能充分發展其潛能的教育機會與適性學習,更加重視其多元學習的成就。元智提出元智人特質的養成計畫,落實「卓越」、「務實」、「宏觀」、「圓融」的教育理念,即4I ( Internationaliz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的構想,並期許培養4E品牌( electronics, English, ethics, entrepreneurship)的人才。
本研究旨在了解元智大學學生中,具有4I特質的4E品牌學生,如何於生活各面向中形塑其4I特質。以學生次文化價值觀的角度切入,藉由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學生在生活型態,價值觀念,心理特徵,行為模式中的資料,根據資料進行分析,了解學生次文化及價值觀形塑的影響因素,以探求培養4I學生的身教、境教、言教之學校教育著力點,並以此提供學校行政當局,作為培養4E品牌學生的參考依據。
貳、 文獻探討
一、 文化的定義
整個社會環境中的每一個組成份子,所獨特具有的生活型態、價值觀念、行為模式,使用的俚語以及心理特徵等綜合體,稱之為文化。文化是指和自然對立的人文化文化一詞,文的主題是人,客體是自然與社會。在文明社會中,文又演化為文德與人倫。化本意是變化,後來又演化為教化,文化的本來意義即是以文德教化天下。近代的文化標誌人類對自然與社會的認識結晶,它是以某種符號系統所表示的人類的認識能力與所賦予的不斷變化的某種特殊意義。文化的特徵是人類的共同性,特殊的階級性,鮮明時代性,和民族性(趙吉惠,民83 )。而外國學者克魯洪與克魯伯( Kluckhohn&Kroeber,1952)在檢視一百六十個文化的定義之後,做了以下的綜合定義─文化是人類含蓄的或是外顯的行為模式,經由符號(語言文學)習得並傳遞因而構成人類獨特的成就,包括具體的器物,文化的精隨在於傳統觀念,特別是附屬於此觀念當中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視為行為的結果,但另一方面也為決定未來行為的重要依據(何英奇,1979)。克魯洪並認為文化就是一群具有同一獨特生活方式的人所具有的一組價值、現實觀,和行為模式。並強調文化是經由創造及教導的產物 (陳光中,1992)。因此,文化是社會的靈魂,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
二、 次文化定義
「次文化」是相對於成人所發展的社會文化主流而言,它是由美國都市社會學家Fischer所創,係指一群人具有許多相似之社會與個人背景,這些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處互動的結果,逐漸產生一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此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與生活方式之統合,就稱為次文化(馬藹屏,民86)。
二、次文化的成因
1. 世代解釋論---
  以社會整合的觀點而言,社會是由相互關聯之次系統(subsystem)所組成,而教育系統的目的在於培育具有經濟及政治能力之社會行動者,但是在教育系統中的青少年因與其他次系統之社會連結極弱,現代社會中的家庭也減弱了控制青少年之力量,故造成了青少年在社會系統中佔有一不確定的地位及角色責任。基於這樣的過渡性質,形成了青少年不同於成人的次文化。
2. 結構解釋論---
  與世代解釋論學者最大的不同是此派學者認為青少年次文化基本上是源於社會結構-特別是階級結構-本身之矛盾,亦即不同的社會階級背景將使青少年產生不同的次級型態。青少年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反應社會結構、階級情況的產物。社會中各部門都會有其獨特的結構位置,也都會有其不同的生活狀況與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自然地會產生某些固定而持續的意識型態及行為模式,此即次文化。
三、次文化的內涵
Sebald(1984)對青少年次文化提出八項重要內涵:
1. 獨特之價值與規範。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2. 特殊之暗語。
3. 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4. 注重流行風尚。
5. 重視同儕歸屬。
6. 特定身分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7. 同儕支持:如哥兒們。
8. 滿足特殊需求,如犯罪或脫序次文化。
四、大學生次文化
大學生次文化即是處於青少年後期與成年前期的大學生為了滿足生理與心理的需要,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生活的獨特文化,包含了生活型態、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及心理特徵等等。這些不同於成人文化的次文化表現於服飾、髮型、裝扮、語言字彙(俚語或暗語)、娛樂方式和行為態度上(馬藹屏,民86)。我國學者何英奇於民國73年所做的大學生次文化研究中發現,我國大學生偏重社會與精神價值,忽視個人與物質價值;重視家庭生活與社會公益,而相對忽視社會地位與物質生活;對成功的看法,重視努力、才幹因素,忽視機運、家世與人際關係,偏重能力價值,忽視道德價值,政治態度趨於積極,性觀念與異性交友態度也趨向於開放。對流行新事物傾向於持開放的態度,休閒活動受科技影響,觀看錄影節目、玩電腦成為新興的活動。政治態度表現相當積極,但也有令人隱憂的一面,包含崇尚的個人與物質性價值,忽視人文與精神性價值,重視現實而缺乏理想,關心個人而忽視社會,讀書風氣不旺盛,師生關係冷漠,出國留學意願強烈,對人生缺乏明確方向感與肯定的價值觀。
相較之下,近20年後的此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媒體的渲染,所謂的「e世代」,「六年級」,「七年級」也意涵著這個時代大學生的特質及生活型態的次文化不同於刻板印象中的學術取向而包括打工賺錢、社團參與、網路資訊、休閒娛樂、熱衷交友、流行時髦、認真讀書七大族群(張庭譽,民92)。除了多樣的生活型態之外,科技的進步帶來了電腦的使用需求,而網路的快速方便更是大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環,從交報告到交朋友,從買東西到賣東西,彈指間即可搞定,網路世界中虛擬的網絡聯結起散落各方的資訊及人們,並且藉由網路的使用來擴展視野,增進知識,並產生愉快的使用經驗,因而對未來的憧憬及生活的態度抱持著正面樂觀的感受(吳齊殷,1998)。此外,因著網路的特性,BBS所創造的虛擬互動空間,形構出有別於日常生活的社交模式,BBS次文化創造出虛擬人際網路中的新寵兒,外貌長相已經不是第一印象中形成的主要因素,交淺言深使網路友誼容易建立卻難維繫。而BBS像是一個小社會,虛擬與真實是互相穿越。網路只是一個認識朋友的管道,網友只是一種類型的朋友,網路友誼與真實的友誼關係,不同之處在於友誼發展的過程而非結果,造成差異是因為網路特性而非特殊網路人格。網路豐富人際互動的可能性,擴展真實人際關係 (游康婷,民91)。也因此形塑了另一種網路次文化,從電腦用語到網絡的人際互動,既虛擬且真實。但隱憂的面向中,多篇研究指出,網路成癮現象慢慢地在大學生中蔓延,而影響日常生活,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對個人生活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以及各種生理即心理上類似成癮的症狀,進而形成所謂的性格冷漠及人際疏離感( Brenne,1997、Egger,1996)。交大對國內十二所大學一千二百名學生所做調查發現有40%的學生認為上網時數超過預期,有15%的學生出現網路成癮現象。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現在未擁有行動電話的大學生比例非常低,佔總研究樣本數不到4% (張庭譽,民92),由此觀之,手機也繼電腦之後成為大學生普遍擁有的電子產品,故知,現階段的大學生次文化與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以上的文獻探討發現,青少年次文化表現在服飾、髮型、裝扮、語言字彙(俚語或暗語)、娛樂方式和行為態度上,也隨著時代演進而與科技進步緊密結合。其內涵包括學生生活型態、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及心理特徵四面向,本研究即從次文化的角度切入了解元智學生的特質,以期使校園環境的建構與元智學生的次文化緊密結合,而培養出元智人所應具備的4I特質及4E品牌。
參、 研究架構













肆、 參考資料
1. 吳齊殷 (1998) :虛擬社區與真實生活。科學月刊,8月號。
2. 周倩、楊台恩(1998)。電腦網路的特質及相關問題初探。社教雙月刊,84期,頁17-20。
3. 馬藹屏(1997):青少年次文化初探。學校衛生,30期,頁55-59。
4.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 : 臺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19期,頁291-332。
5. 趙吉惠 (民83)。中國文化導論,文史哲出版社。
6. 張庭譽 (民92)。大學生使用行動電話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7. 游康婷 (民9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 何英奇(民73)。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9.梁伊傑 (民90 )。台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長: 一點點微笑
人氣(1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