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01 18:51:16| 人氣2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國策】諸葛亮的實用閱讀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將帥必須將知識化為能力。」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說。

克勞塞維茲說得很明白,自古以來,卓越的將帥通常不會出自除了博學多聞之外一無所長的將官。克氏並非反對知識,並非主張軍人要像被秀才遇到、有理說不清的兵,而是說,將帥另有一套知識系統,不同於學者窮經皓首,鑽研考證,不同於專家夸夸其談,天馬行空。戰爭必要的知識單純而廣泛,貴在實用。

不只將帥,各行各業都一樣。純粹的閱讀樂趣之外,如果我們要賦予閱讀某種功能,把知識實用化,便需要閱讀策略。即學不一定即用,學以致用,從學到用有一段轉化的過程,轉不過來,我們叫這種現象為「紙上談兵」。

諸葛亮便是閱讀實用主義的典型。


●觀其大略

《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說,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不像包括徐庶在內的幾位同學「務於精熟」。

何謂觀其大略,史書沒講,《三國演義》倒作了很好的註解。第四十三回寫曹操奪占荊州,諸葛亮臨危受命,說服孫權,聯手抗曹。東吳群臣和諸葛亮展開舌戰,其中有嚴畯者,抨擊諸葛亮強詞奪理,並質問諸葛亮「治何經典?」諸葛亮回答得漂亮:「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

諸葛亮並舉伊尹、姜子牙、張良、陳平、鄧禹、耿弇等開國謀臣為例,說他們「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一席話說得嚴畯無言以對。

又有一人名叫程德樞,譏刺諸葛亮好說大話,未必有真才實學,會被儒者看笑話。諸葛亮反駁說,儒有「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兩種。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道,棄邪惡,不像小人之儒,只懂詞章的雕蟲小技,吟詩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演義》所敘,雖屬虛構,但合情合理,用來說明諸葛亮的治學態度和讀書方法,再適合不過了。由此可見,諸葛亮讀書略觀大意,不是囫圇吞棗,不是一知半解,相反的,是為了融會貫通,是為了讓為學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他不咬文嚼字,不鑽牛角尖。尋章摘句、舞文弄墨的行徑,他不但不欽羨,反而斥為小人之儒,更不用說穿鑿附會、食古不化的腐儒了。


●識時務的俊傑

既然讀書用來救世濟時、建立功業,便應採取不流俗的閱讀策略。諸葛亮博覽群書,廣擷眾說,不拘泥於一家之言,不局限於一家之書,他受儒家影響很深,卻不獨尊儒術,他也頗受道家、墨家、兵家、法家薰陶,尤以法家為最。他曾手抄《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給劉禪,前三本書是法家著作,後者是兵家典籍。讀書之廣,難怪被司馬徽譽為「識時務」的「俊傑」,不像一般知識份子,只是「儒生俗士」。

以兵法經營觀點聞名的日本學者大橋武夫,斬截的說:「瑣碎的知識對培育將帥有害無益。」諸葛亮「略觀大意+博覽群書+融會貫通」的閱讀策略,能給現代人不少啟示吧?

台長: Melody
人氣(2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