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8 12:15:33| 人氣1,20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給海洋台灣寫信:和小說家談台灣的山與海(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夏曼.藍波安,曾經把《黑色的翅膀》小說初稿寄給我看,他寫他們達悟族的飛魚祭和相關蘭嶼的海洋文化。中研院動物所有一個鄭明修,是澎湖人;也喜愛潛水,一、二十年來攝有台灣附近海域的生物,就是魚、蝦、貝…等等照片數萬張。事實上,我曾經約他寫過一本書;這書印有中、英文兩種版本,書名是《台灣海洋生物》。在這書的結尾,他寫了許多海洋污染的問題和現象,所以,我也必須說,這書寫的美好台灣海洋,大半已是歷史陳跡。但是,海洋畢竟有強大的生命力,我相信它可能如此復原:台灣位處亞熱帶和熱帶氣候交接帶,北流經過有溫暖的黑潮,南流有大陸沿岸的冷水團,帶來了許多溫帶與熱帶的海洋生物;臺灣四周海域有不同類型的海岸(北部礁岩岸、西部沙岸、南部珊瑚礁,以及東部礫石灘與深海)提供不同類型的棲地環境,孕育出非常豐富的海洋生物。我想,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談海洋文化、文學才會有意義;我們也才能體會、相信並且分享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裡所寫的生命和感情。

海洋文學,就是描寫海洋以及相關海洋的現象、精神、文化以及人在其中生活的意義。就此定義來說,西台灣廣大農田外緣裙地上的沙洲、淺灘、潟湖、海埔地、沙丘等地,都蘊藏有豐富的文學資源。「鹽分地帶」的文學,因此觀念和認識,就可能在農業「鄉土文學」的狹隘圈地外拓展開來。這樣,透過海洋文學的視野,我們就可能在一種農夫耕田的狹窄視景中,把頭抬起來。農業文化當然是台灣歷史的一種主流起源,但就世界發展的整體來看,滯留於陸地的觀點難免蒙昧的狀態。海洋文化,在台灣則是一支更早的,被遺忘的歷史;正如南台灣那些沙洲、淺灘、潟湖、海埔地和沙丘上已經消失的海洋;就此,我自己所寫的《再會福爾摩莎》,雖然只是補風捉影,但已足顯現南台灣海洋歷史源頭的一小片視窗。我們南台灣的文學家,如果能有同樣的歷史知識和感情,站在嘉南大平原的外緣,意識到那波潮晃動之地正也是海洋的繻裙,當也可能尋得歷史老祖母的足跡,認識他所有的子孫的海洋氣息、姿態以及生活的影像和意義。這樣,我們就會再度看到 在浩瀚無際的大海上,感覺了茫然也感受到自己的無限可能,就激起勇氣要去超越有限的一切;這是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對於近代西方興起於海上的想法:人類受大海邀請去征服去掠奪,去從事商業追求利潤…..這樣,破浪前進….。

黑格爾也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各地表示 海是無限的陸地的中斷,他們和海沒有積極的關係 這個在哲學書房中對於東方人不善於航海的獨斷想像,當然是錯誤的。就中國來說,海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組成部分。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木槳,證明七千年前這裡的人就划進了海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海上絲路」認定為「人類遺產」的調查,也證明:中國是海洋文化的發源之一。這條絲路的起點廣州港,兩千多年前就是中國南方的第一大都市,古代中國許多商品從這裡運往世界各地,而東南亞、印度半島、阿拉伯、非洲、歐洲和美洲的商品也通過海上絲之路運抵廣州;如此悠久的海上貿易,曾經推動世界經濟的進展。鄭和七次下西洋航海經驗的可貴,當然不是中國人的自我陶醉,這是人類第一次大規模航入遠洋的科學實踐;所以,研究中國科技史聞名於世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的科技與文明》中這麼寫 ….當世界變革的序幕尚未升起,即十五世紀上半葉,在地球東方遼闊的波濤萬頃上,從中國海直到非洲東岸,呈現出一幅中國人稱雄海上的圖景….造船技術當然是海洋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中國古代造船技術,曾經長久領先世界,多桅多帆、平衡舵、披水板和龍骨等等都是中國首創的。中國的船尾舵、水密艙壁、車輪舟和指南針這四大發明,是中國對世界造船技術的重大貢獻;這四大技術或概念,至今也仍在世界的海上航行。

在過去的將近兩百年,中國遭受西方列強從海上來的侵襲或封鎖,長期喪失了國格和海權;這樣的封閉中,更加遺忘了自己豐富的海洋歷史,以及曾經一度領先全球的航海技術和氣魄。但是,中國附近昏睡的海洋似乎已經甦醒過來;二○○一年世界港口的十强排名依序是鹿特丹、新加坡、南路易斯安那、上海、香港、千葉、名古屋、安特衛普、寧波、廣州。其中,中國有四個港口列名;這四個港口的貨物總吞吐量約是六億五千六百萬噸,而其他六個港口的總吞吐量約是十三億兩千萬噸。我不久前還看到一份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UNCTAD)二○○三年的海運檢討報告,說世界港口貨櫃的吞吐量(僅以貨櫃裝運的吞吐量計算)十強排名為:香港、新加坡、釜山、上海、高雄(排名第五,一九九三至二○○○年曾經世界排名第三)、深圳、鹿特丹、洛杉磯、漢堡、安特衛普。在這些港都的超越競賽中,上海繼續突飛猛進是無法被阻攔的。目前世界船隊的國家排名,前十大依序為:希臘、日本、挪威、中國、美國、德國、香港、韓國、台灣、新加坡。世界二十大班輪公司的運輸力排名,依序為:馬士基物流(丹麥)、地中海航運(澳洲)、鐵行渣華(荷蘭)、長榮/立榮(台灣)、韓進海運(韓國)、美國總統輪船、中遠集團(中國)、法國達飛輪船、加拿大太平洋、日本郵船、川崎汽船、商船三井、以星航運(以色列)、中海集團(中國)、東方海運(香港)、赫伯羅特(德國)、現代商船(韓國)、陽明海運(台灣)、南美智利航運、太平洋國際航運(中國)。在這樣的航海排名資料中,我們可以確信,在二十一世紀裡,中國人必定會再度揚名四海。

我當然不是拿中國的數字來唱衰台灣,在世界港口吞吐量排名,我如果不特別去顯示貨櫃運輸的吞吐量,那我們就看不到台灣的高雄港。此外,我一向都認為把台灣放在近代世界的版圖和歷史去認識,會有不同的歷史感和歷史觀。不久前,我打開電視,正好看到政客在吵嘴,有一位民意代表正說著 我們高雄港排名世界第二,你們不要唱衰台灣….這樣的「我愛台灣」當然就是童騃性的(好意解:無知,惡意解:痴笨不明是理)爭寵或排他語言。將台灣放在海上來看也比較容易展望遠景,畢竟在世界航運的路線上不能跟上班,就會變成荒島;這,正也是台灣原來處在海上的樣貌。

希臘史詩《依利亞特》的特洛依城故事(木馬屠城記),很適合說明濱海國家,特別是小國家的興衰夢幻。這個發生在三千年前的戰爭故事,說特洛依城的王子派理士,拜訪希臘的斯巴達王受到盛情款待,卻拐走王后海倫;因此,遭到希臘各城邦聯軍的圍城和滅亡。考古研究卻說,特洛依城是一個北臨達達尼爾海峽的城邦;因為希臘和黑海地區做生意必須經過,風強流急,過往船隻多在此停留、交易和補給,因此是富甲一方的城邦。山巒青翠,流水潺潺,柑桔樹和橄欖樹滿山遍野,紅瓦白牆的農舍點綴其間,是土耳其愛琴海地區典型的農村風光;我們可以按此想像三千多年前特洛依城富麗的景象。這,當才是特洛依城遭受希臘各城邦聯軍圍滅故事的要義;這情節沒寫進《依利亞特》,因為作者是希臘人。這正好也說明說故事和說故事的人是多麼重要。

西方歷史中主要的國家大都可以說是海洋國家(或說民族),人類歷史中那些「日不落國」,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到美國,也都是海洋強權;這些國家的興衰也都和海洋有關,所以西方會有比較連續和豐富的海洋歷史、思想、感情、文化和文學的表現。

希臘哲學家泰理斯說宇宙的起源是水,這水說的是海神。

三千兩百年以前,在古代希臘人的觀念裏,海是令人敬畏的,它蘊含極大的破壞力。神話中的海神個性暴躁易怒,心胸狹小;這反映古代海洋民族生活的的艱苦。古希臘文學中,大海還是莫測高深、變幻無常而令人畏懼的形象。荷馬的另一篇史詩《奧德賽斯》,實際上可看作《依利亞特》的續篇,講特洛依城戰後,奧德賽斯回希臘的故事。我們可以在這故事中看到許許多多的海怪、海妖,它們使奧德賽斯失去所有的戰士,飽受磨難。但是,奧德賽斯終於還是回到家了(深海探險家在東地中海搜尋一艘失蹤的以色列潛艇,意外發現一艘希臘沈船殘骸,證明古希臘詩人荷馬史詩《奧德賽斯》描述希臘水手遠渡重洋的故事,可能是實在的)。希臘人對大海的這種認知,當然是不成熟的,但是,西方的海洋開發,正是從古希臘人開始認識大海,駕馭大海開始;奧德賽斯以堅忍的意志克服種種險阻,回到故鄉,已表現出了人類面對大海的自信。

阿拉伯人在中世紀的航海,顯然比歐洲人有自信。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中有風迷全球的〈辛巴達航海記〉,這位辛巴達船長,曾經冒險犯難遠航七次,成為鉅富,並且享受幸福生活;他在航海中遭遇過許多驚心動魄的艱難,所以認為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這種海洋文學,由於阿拉伯商人更加廣泛的國際貿易經驗,增加了航海可以致富的訊息。事實上,因為國際貿易,從古到今,世界上濱海的城市、國家、地區都是富裕且強盛的。阿拉伯人曾經是一個航海民族,在第八世紀到十五世紀之間獨佔東方貿易七、八百年,直到葡萄牙人出見。

葡萄牙人的越洋航海,開啟了世界史航海大發現的時代。葡萄牙勇於進犯汪洋大海…..發現新島嶼、新海洋、新民族,甚至於新的天空和星座….(維德羅.魯內斯,詩集《地球概述》)。這種遠洋探索新世界的經驗,在若昂.德.巴羅斯的《亞洲數十年》充滿比較文化和人類學的意義。身為極虔誠的天主信徒,葡萄牙人的海洋文學中也有悲苦反省以及批判對異族的征戰;沙.德.米蘭致安東尼奧.費德拉的信函中說,肉桂(這種香料,財富)的追逐終將導致崩潰;對於「海洋悲劇史」沉船事件的報導,也附加表示是征服自然、褻瀆上帝的樂極生悲。

英國是繼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之後崛起的海洋強權,而隨著西方歷史的進展,文學裡海洋,也逐漸輾轉出較豐富的面貌……

小說家狄福以自己多年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寫出英國文學史中第一部寫實主義小說《魯濱遜飄流記》(一七一九);寫出人類冒險的勇氣、堅忍的意志和面對現實的能力。英國小說《格列佛遊記》(一七二六)也是大家熟悉的小說,斯威夫特以虛構的幾個海上王國來嘲諷現實,但也寫出了海洋的喜趣。英國是當時的海洋強權,海洋已經是可以征服和親近的。

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和愛爾蘭、蘇格蘭之間的民族問題越加嚴重,對外又有美洲、印度殖民地戰爭。法國革命爆發的時候,英國已經開始工業革命;十九世紀最初十年間,工業區發生過多次工人暴動,政府鎮壓及屠殺工人,造成尖銳的勞資對立。這時的社會充滿啟蒙和民主的思想,這正是英國文學中激進浪漫主義的背景。激進浪漫主義詩人關心現實,肯定文學的社會作用和教育意義;他們強烈要求擺脫封建束縛,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追求個性解放。這種激情免不了就會反映在他們描寫的大自然,所以詩人拜倫(一七八八-一八二四)會在長篇敍事詩《洽爾德.哈羅德遊記》裡擁抱海洋 大海呀,在少年時期,我一直愛著妳,投進你的懷抱,是我喜愛的遊戲…。在他筆下,海洋對立混亂的社會,是純淨、自由精神的居所。偉大的海洋也得以呼應自己勇敢、反對專制、追求自由的英雄氣慨;所以 波浪滔天的地方風暴劇烈滾動….我們的心是自由的,我們的思想不受拘絆….。這樣將海洋人格化,也出現在俄國浪漫主義詩人普希金(一七九九-一八三七)的作品《致大海》….喧騰吧,為險惡的天時澎湃,啊,大海,他曾經為你歌唱,他是由你的精氣化成,海啊,他是你形象的投影;他陰鬱、深沉、有力,也和你一樣倔強….。普希金的文學,同樣表現對自由、生活的熱愛,相信光明必定戰勝黑暗、理智戰勝偏見…

好了,再繼續這樣整理西方的海洋文學史(這事在台灣還沒人嚐試),你或許看了會打瞌睡….特別是因為你們泰雅民族,或許早在上一個冰河期,台灣四周還沒環海,就已經住在此地,所以對於海洋沒什麼記憶….總之,我們所熟悉的英國海洋文學家和作品還有史帝文生《金銀島》、康拉德《黑暗之心》。美國是繼英國之後崛起的二十世紀海洋強權,這裡有新出現的,大家熟悉的海洋文學家和作品:傑克倫敦《海狼》、梅爾維爾《白鯨記》、海明威《老人與海》….到此,我大約已經能夠完整的說明,西方海洋文學和西方歷史、西方文明以及海洋強權的變遷是同步發展的。海洋文學的寫作就像我們一般所談的文學寫作一樣,能夠表現作者自己對生命、生活的感情、感受和思想,也能夠反應外在世界的歷史變遷、社會現實和文化;不同的只是以海洋和相關海洋的領域為背景。

內人是業餘的合唱團團員,她們下個月要去山東演唱。幾天前我聽她這麼說,就問 妳們要去唱那些歌,她答…..(這條,那條);我就說 妳應該和妳們團長說,去山東一定要唱〈大海啊,故鄉〉。內人參加這合唱團所唱過的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和〈大海啊,故鄉〉。這兩首歌謠都相關故鄉;我各抄一小段讓你看看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雖然路頭千里遠,總會暫時乎阮思念想要返,故鄉故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大海啊,故鄉)….小時候媽媽對我說,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裡成長,大海啊大海,大海就是我故鄉….。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是在一九五七年,由呂泉生作曲王昶雄作詞。一生致力音樂教育和民謠蒐集的呂泉生,聽四○年代台灣從南到北充斥濃厚的東洋味歌謠,為了挽救台灣的歌謠就發願要多寫一些真正富有台灣風情的創作;淡水出生的牙醫師王昶雄,曾經留學日本長達十一年,這詞就是描寫那時他想念故鄉的情景。這首歌在台北中山堂首次演唱後,就在各大專院校流行,有一陣子流落世界各地的台灣人也都喜歡唱它來紓解鄉愁;《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被視為是一首最典雅、最優美,及最富意義的台灣歌謠。

《大海啊,故鄉》是在一九八三年,由中國作曲家王立平為電影《大海在呼喚》的作曲;表現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電影在北京開映後,因為歌曲通俗易唱、格調高雅,直到今天,仍然被百唱不厭。

一九八○年代,台灣的經濟發展正處黃金時代的巔峰,而動亂、沉睡在黑暗數百年的中國大陸也於一九七八年醒來。當海線上的中國人醒來大喊:大海啊,故鄉,那道因船艦炮火的驚嚇而封閉的歷史鉅門,就像去除了魔咒,轟轟隆隆,豁然敞開;就像對著海洋的寶庫喊出芝麻開門,在裡面看到自己一向熟悉的珍寶……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世紀,這已經是國際世界的共識。據估計,海洋相關的貨品與服務,例如海洋石油、海洋天然氣、海洋漁業水產、海洋觀光活動等等的價值,高達二十一兆美元,遠高於陸地所產生的十二兆美元。但是,要高唱海洋世紀,不是僅以海洋科學家、海洋技術專家、海洋工程師或海洋企業家的組成就能成局。海洋世紀,以海洋文化為基礎,文化是一種文明的表徵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想法,這包括意識到海洋的存在、有永續海洋資源和環境的決心、尊重國際權益的海洋秩序;在這基礎上,才可能有活躍的經濟活動和高科技的精湛表現。

海洋世紀,因此是人類面向海洋,倘佯其中嬉戲的世紀。對於台灣文學的作家而言,這世紀也就可以是山和海的世紀;美麗的山是海洋的燈塔,美麗的海是山的裙襬…(下)
.

(摘自:東年著,聯合文學出版《給福爾摩莎寫信》)

台長: 東年
人氣(1,20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