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2-07 15:14:35| 人氣21,3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反射動作?或是另有盤算?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陰謀辦公室,請稍候。」工作人員。
「陰謀辦公室可能不是個好名稱。」律師。
「人們會了解箇中的風趣和幽默。」
「別指望了。」
「多數人都很聰明的。」
「噢,如果妳真的這麼想,妳這輩子會天天肝腸寸斷!」

1968年8月,艾比霍夫曼等人赴芝加哥的民主黨全國大會發起抗議活動,警民之間發生嚴重衝突。五個月後,艾比等八人因煽動暴亂被捕,而審理本案的法官朱利葉斯霍夫曼對案件充滿偏見,讓被告遭受不公平審判,引起社會輿論極大爭議...

Aaron Sorkin 編/導的《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拍得緊湊好看。這類型電影成功與否,很大的關鍵在於對白的優劣,影片有半場時間都在法庭上,法庭攻訐對辯若是寫得不夠精彩,電影就會顯得呆板沉悶。當然啦,對白是 Aaron Sorkin 的強項(請看《社群網戰》和《魔球》),角色間一來一往針鋒相對連珠砲式對白,一口氣唸完,聽起來就是過癮。

再者,影片有八名被告、四名律師、一名法官和多位證人,角色繁多,每個人能夠分配到的篇幅有限,編劇懂得在幾個要角身上擺放重點,點出不同議題,例如黑豹黨領袖巴比受審,帶出種族歧視的問題、兩名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成為被告的抗議者所代表的意義、艾比等人的律師受制於法官而處處受限,無力施展的無奈,對比上年輕且前途光明的檢方律師,明知道這場審判極其不公,卻又迫於自己的身份與權力賄賂,而陷入道德煎熬等。

而作風嬉皮言論挑釁的艾比,對上講究形象亟欲透過抗議事件讓自己受到矚目並獲得進入政治體系機會的湯姆,這兩人雖是戰友(一起發動抗爭),但理念與階級不同,雙方衝突不斷。《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法庭上眾人為抗議法官對巴比的惡行,暗中決定待會法官離席時拒絕起立致意,以示抗議。當法官準備離席,所有被告與律師都坐著不動,唯獨湯姆「反射性」地站了起來。這場戲的曖昧,在於湯姆的起身或許是下意識的反應,一輩子當好學生,服從威權,一時間改不了習慣。但我們也可以解釋湯姆的起身在於他清楚明白遊戲規則(討好上位者),不願撕破臉,相信唯有透過爭取更高的職位,才可能對社會作出改善(起身與否對照的是片尾湯姆做出總結時的「選擇」,看見他心境的改變)。

「人」的故事扣人心弦,劇情也通俗不打高空,觀眾自然入戲,一同見證美國司法史上黑暗荒唐的一頁。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的劇本出色,敘事明快流暢,技術面水準整齊,探討的議題與現在時空相呼應,有其歷史對照的意義(對照美國從去年到現在發生的總總事件),加上群戲突出,愛死飾演被告律師的 Mark Rylance ,溫柔但很堅定、愛死飾演恐龍法官的 Frank Langella ,演超好,讓人恨得牙癢癢、愛死飾演前司法部長的 Michael Keaton ,戲份少卻非常搶眼、愛死飾演艾比的 Sacha Baron Cohen ,他是本片的大驚喜,外表看來吊兒啷噹蠻不在乎但其實肚子裡很有料很有正義感, Sacha Baron Cohen 把這個角色的浮誇和內斂詮釋的相當到位!!

要說演員組裡較為可惜的部分,大概是飾演檢方律師的 Joseph Gordon-Levitt 吧,儘管他的角色設定就是要讓觀眾看到他的矛盾與掙扎,但 Joseph Gordon-Levitt 站在 Mark Rylance 身邊,氣場明顯被吃掉,使得兩人的對戲少了分庭抗禮的強大張力。

最後,《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結局非常的有 80、90 年代電影風情,一一唸出越戰士兵名字一幕,有點俗氣與煽情,會讓人想起羅賓威廉斯主演的《春風化雨》結局。但這樣的表現手法向來很有渲染力,可以輕易逼出觀眾的淚水...嗯,我也有被收買。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台長: hatsock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