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23 11:49:17| 人氣1,0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妖怪★簡榮聰談龍文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龍年談龍文化

作者:簡榮聰
圖說:高島瑞雲 (瑞獸系列之青龍)

  歲屆龍年,且逢千禧,在劃時代的生活文化裡,特別具有深遠
而廣泛的意義。尤其是中華民族是「龍的民族」,龍,在中國幾千
年來一直深受人民的景仰,祂代表一切的高貴和神秘、福德和美善
,祂更是上天與神靈的化身、祂是神話中最富色彩的,衍化了中國
的哲學、文學、政治與社會民俗、農業、商業,甚且是科技工業的
文化,而中國藝術中也佔了相當份量。

  以下擬就龍文物的展覽,以功能分類為「飲食類」「衣飾類 」
「家具建築類」「交通舟車類」「育樂節慶類」「宗教信仰類」六
大類,來介紹龍的文化在台灣,讓國人一享「龍年風情」。

一、「飲食類」的龍文化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講究飲食藝術的民族,從飲食的文化生活
上,以龍為稱、為紋飾的相當多。

  清代台灣地區的食品與食具,龍名龍紋者,大概淵源於遠古大
陸的禮器食具,由彩陶文化的龍紋、而鐘鼎龍紋、而隋唐的二彩貼
花龍耳瓶、而宋元明清瓷器陶器的龍紋,來到了台灣,龍紋不變,
依舊伴隨著中華民族-龍的兒女子孫的三餐飲食。

  在食品的表現上,例如訂婚用的龍鳳紋餅,象徵「龍鳳呈祥」
。龍鳳紋糖塔,象徵男女的步步高陞。龍鳳糕,代表高中狀元,博
取功名,糖類有「龍鬚糖」。酒類有龍鳳酒。現在,更有廣東名菜
「龍虎鬥」。

  在飲料方面,自從清代舉人林鳳池自唐山大陸帶回烏龍茶後,
演變到今,台灣「烏龍」茶葉名滿天下。而以「龍角」為號召的「
龍角散」也以善治咳嗽聞名。

  而中藥舖裏的中藥「龍骨」,到今天台灣地區的「龍族」還在
吃它,有幾個人去探究它的來源?一如今天,有不少忘本的龍的子
孫正在繼續吃掉我們傳統的中華文化一樣。

  在食具的表現上,很能表現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色,繪製龍鳳圖
案的碗、盤、罐、碟、杯、湯匙,龍的圖案是多變的,有跑龍、騰
龍、雲龍、團龍,不論正面、側面,都富姿韻,充分顯現中華工藝
的卓越造詣與藝術之美,最重要的是:代表先民智慧的生動造型設
計和祈望成龍成鳳的理念。

  拋開高雅精緻的瓷器、漆器、銀器不說,僅拿流行在清代與民
國以後的民家龍紋陶罐而言,也可看出中華文化流傳在民間的廣博
與深入,那象徵粗獷外形的陶罐、印彫著龍紋、龍形騰挪,或在肚
邊、或在流嘴、或在把手,彷彿樸直的鄉下莊稼漢、健壯的身軀內
散發著中華文化敦厚的氣質。

二、「衣飾類」的龍文化

  衣服與裝飾,不僅是社交所需,且為愛美表現,為禮制文明之
象徵。

  清沿明制,在衣著方面,龍紋織繡之衣物,並無太大之變化,
而其表現尊貴的象徵是一致的,大抵有功名之士,其尊親屬與配偶
始得穿著繡有龍紋的衣裳,不過依體制,除了帝王貴族服龍紋外,
餘皆為類似龍紋之蟒紋,其爪有四爪、三爪,各依官秩。只有皇帝
所穿的「龍袍」才是真正的五爪金龍,龍數為九條,據說都是金蔥
繡,華麗非常,其龍紋從前後觀看,各為五條,以應九五之數,象
徵九五之尊。目前,清宮的龍袍,由於政府播遷台灣,清宮寶物南
徙,這些龍袍衣物,在博物館可以看到。

  在台灣清代民間衣服方面,有三爪的蟒袍,在古代的禮制裡,
官員品秩皆皇帝御封,故可穿服類似的龍紋。此外新娘的鳳冠霞帔
,因係皇帝特准借用(鳳冠霞帔原為命婦禮服),所以也有雕縷的
龍紋。

  至於清代到民國初年的台灣婦女裝飾物品,像簪、釵、扁方、
髮夾、鈿花、胸佩、耳環、手環、戒指、腳環等,也有打造龍形及
圖案。

  自台灣光復後,衣服並無嚴格定制,小孩衣帽,婦女旗袍亦有
繡龍織鳳,華貴富麗,顯示中華兒女民主制度、自由經濟的特色。

三、「家具建築類」的龍文化

  在台灣的傳統建築裏,龍的圖案運用得最多,廟宇、祠堂、豪
宅的架構,只要留心,隨處可見。

  以龍為名的寺廟,著名的有「龍山寺」。台灣地區的「龍山寺
」一共有四座,北起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鳳山
龍山寺,皆富歷史、文化與藝術之美。

  在台灣傳統的廟宇建築方面:最著名是「龍柱」,龍柱是採盤
龍形態,它一直是石匠表現技藝的地方,龍柱在廟宇中也頗顯眼。
石彫的龍柱,由於造型明朗、線條流暢,加深了彫刻效果,鹿港龍
山寺內有兩對全省聞名造形迥異平常的龍柱,稱「天翻地覆」,龍
頭在石柱上方的稱為『天翻』,在下方的稱為『地覆』。我想,這
是俗稱,如就藝術設計而言,它們剛好符合了對稱變化的原則,而
若就易經哲理言,可能還是陰陽兩儀的道理呢!蓋由下而上盤旋,
象徵由下至上的地氣上昇;由上而下的盤旋,則象徵由上而下的天
氣下降,陰陽升降、天地諧和、萬物化育。

  石彫與泥塑的龍柱之外,尚有「木製的龍柱」,為整根木頭雕
鏤,多見於廟宇之神龕柱子。而帝王神格的龕,有為整塊木頭雕刻
的九龍龕,九龍矯健騰挪,虯結曲轉,不僅象徵崇高之地位,且是
木雕藝術的精絕。

  台灣廟宇中尚有建築藝術極高的藻井,藻井頂端中央,一般多
繪八卦、太極、寶相花等圖案,而亦有繪龍紋者(如鹿港龍山寺)
,仰頭瞻仰,彷彿神龍的威靈向四面八方伸展開來,是萬物的元祖
,也是中國的思想。

  此外,廟宇、祠堂、豪宅中架構有龍紋裝飾者,計有斗拱、雀
替(托目)、圓光(員光)、月樑、格門、花窗、瓦當及滴水、匡
脊上的剪黏、柱下石珠(柱礎)、壁堵、石鼓、石枕、陛石等,另
外傢具上彫繪龍紋亦多不勝枚舉,綜合看來,其紋飾變化多端,有
蟠龍、夔龍、虯龍、螭龍、龍魚(飛魚)、鴟尾(蚩尾),極為繁
複華麗、奇幻詭異。

四、「交通舟車類」的龍文化

  台灣在清代與日據時期的交通工具而見有龍紋者,概可分為人
坐轎與神轎兩種;另通貨交易媒介,有大小龍銀。此外,有水上的
龍舟。

  人坐轎為新娘轎,上披彩聯、繡龍鳳八仙,取其龍鳳呈祥、押
煞招吉之意。

  神轎有大小兩種,小的又稱「輦轎」、「小神輿」,通常呈太
師椅座形,扶手刻龍,亦有靠背刻龍,此彫龍紋是顯示尊貴的神格
,並表示信徒的崇敬。

  大型神轎造型一如殿宇,在龍柱、花窗、托目等多有彫飾龍紋
,意義與廟宇同。

  至於台灣在清代及日據初期的通貨印製龍紋者,有少部分中國
龍紋銀,大部分為日本明治與大正初期的龍銀,計大型之壹圓銀幣
、中型之伍拾錢銀幣、小型之貳拾、拾錢銀幣幾種,據老輩言,得
之者多珍藏,甚少用之交易流通。從使用龍紋印製的日本舊時銀幣
來看,可以瞭解龍的文化傳佈的一斑。

五、「育樂節慶類」的龍文化

  在台灣,用之於教育方面的文房四寶等書房用具,也有以龍紋
為飾的。

  例如筆,有將筆管刻繪螭龍紋的:如墨,在墨的周邊印上金龍
彩紋的;有一種盂,裝水,用於清洗筆毫,稱為「筆洗」,也有將
筆洗的周圍,塑上一隻攀爬探首的螭龍,模樣俏皮可愛。近來更有
人將瓷器塑成龍船形狀,利用龍的背鰭,當成筆架,用予擱筆。

  在清朝科舉時代,一般讀書人都會在書房或正廳供奉「魁星爺
」,魁星造型,惡面獠牙,右手拿筆、左手持墨汁,一腳後踢、一
腳立於鰲魚之上,鰲魚龍首魚身,象徵獨占鰲頭、科舉中魁之意。

  台灣民間的民俗技藝活動裡,舞龍舞獅是節慶裏重要的節目之
一。元宵節的花燈,更是爭奇鬥勝,尤其是龍年,種種的龍的形狀
、琳瑯滿目。到了五月端午節,民俗有划龍船的活動,一時河道波
湧,岸邊人潮,煞是熱鬧。

  廟宇廣場,每逢節慶,就響起了抑揚頓挫,美妙悅耳的國樂,
不論是南管北管,胡琴搖幌,那胡琴上方的龍頭,彷彿也跟著陶醉
地搖頭晃腦-這是一種多麼快樂的時光呀!

六、「宗教信仰類」的龍文化

  台灣海島地區,宗教信仰殊為濃烈,在先民思想上,龍作青色
,號稱青龍,青為東方之色,主木、司春,又稱為「東極青華大帝
」,掌雨水,使風調雨順,因此這些龍的圖形,不僅具有驅除邪魔
、鎮妖狎煞的功能。

  此外,在宗教信仰上,台灣有「四海龍王」的信仰,台南府城
的天后宮,即有龍王的供奉。

  禮俗信仰的範圍廣泛,它的運用圖案廣佈在衣食住行育樂等生
活文化之中。

  除了前述的生活文化圖紋以外,禮俗祭器中尚有香爐、祭桌月
牙托目、小神龕、龍燈、龍燭、燈籠、棹裙、門雕、墓碑兩翼等,
都見有龍紋圖案。

  在中國人心目中的「龍」,一直是神奇多變的,易經乾卦有潛
龍、亢龍、飛龍的說法,由是流傳後代,台灣流傳的農民曆,也有
「X龍治水」的記載,反映了傳統農業與雨水的關係,在流傳的信
仰裏,認為龍司雨水,既然如此,龍與農業是關係密切的。

  在台灣流傳的民間神話裏,有一則膾炙人口的「海龍王招駙馬
」,敘說著一則旖旎的愛情故事,反映著台灣先民在勤勞的墾殖以
外,也有浪漫的幻想情懷。

  流行在台灣的命相學上,有「龍準」「龍行虎步」之說。而在
勘輿地理學上,也有「龍蟠虎踞」的講法,這種民俗的信仰,一直
散播不絕。

七、當代工藝創作 的龍文化

  民俗文物本為先民因應生活所需而自然形成的產物,是為見證
過往歷史之常民生活器物及用品,多數文物中除了使用機能外,亦
反應出時代與地方特色,其中的藝術性表現,不乏呈現出工藝美術
之多元與巧妙。

  現今之民俗文物實多為昔日生活工藝品,而今日為提昇生活品
質而衍生之工藝產品,若善加保存,,若干年後,亦是見證當今物
阜民豐之歷史文物,因此,今年的「龍年民俗文物大展」除了展示
各文物協會典藏之珍貴文物外,特別加入「當代工藝創作展」單元
,將民俗文物演變的脈絡,作一呼應性的導引,希望民眾從日常生
活領略到生活器物的另一價值,也讓工藝創作者在創作的同時,能
對地方特色文化或當下的時代背景有更深層的內涵思考與藝術表現


  由於社會的快速進步,民眾的知識水準也大幅提昇,民間工藝
創作的表現也蓬勃精進,本次展出的作品不僅重視使用機能的合理
性,更強調現代工藝美學的個性風格,可說是件件精品,也各具特
色,歡迎各位從中細細品味由傳統與現代所表現出來不同的龍年風
華。

台長: 銀色快手
人氣(1,0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