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31 18:03:21| 人氣1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本土化論述與中華文化認同(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肆、 他者與中華文化認同

在本土化論述的典範移轉中,最主要的效果是所界定的共同體範圍隨之擴大,原先被當作殖民集團成員的外省人不再是本土論述中的他者。也就是說,典範移轉的參考點是跨族群的國家團結。但這樣的「納入」與「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的「收編」有何不同?又或者,這樣的「開放」對台灣主體性的維持是安全的嗎?懷抱著相異國家符號認同的人群真能成為「同胞」嗎?
我們也許必須先重新認識一下「外省人」是一些什麼人?作為來自中國的流亡者,外省人首先是一群非自願移民,這群人中的絕大多數之來到台灣都是他們生命中的意外。那麼,如果說他們在戰後台灣殖民情境下成為結構中的殖民者,那他們至少也是一群非自願的和非自覺的殖民者。進一步,他們來台的歷史時點,正是中國歷經日本侵略和國共內戰而民族主義高漲之際。因此,這個受傷與災難經驗的民族主義就同時帶著強烈對外抗拒的尊嚴情結,和對內強烈的秩序情結。二者統合起來,就表現為對中華文化光榮和中華民族統一的高度強調和認同。從分享這樣的共同歷史經驗與價值和以這樣的歷史經驗與價值來到台灣、從而處於類似的社會位置來說,不同省份和不同階級的外省人在台灣的族群化過程中逐漸被視為一個族群,應該是可以被本省人和外省人所同時理解的,雖然許多學者似乎不以為然。
作為一個族群,外省人之為外省人最大的共同點大概就是「正統」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認同了。站在台灣本土化運動的立場,以中華文化為高文化的中華國族結構是必須反抗的壓迫結構,這樣,本、外省族群的衝突就成為本土化運動中的必然。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外省族群的落地生根現象越來越顯著,想像中的高文化畢竟要在台灣這塊土地氣候裡實踐,因此越來越難避免中華文化的在地特色化發展 。甚至包括由大陸移植而來的各省特殊地域或族裔文化,都因為中國大陸文革後的發展,而有了顯著可辨的分殊現象。在這個意義上,「外省人」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中才有的特殊族群,這樣的特殊尤其在返鄉探親時的格格不入感而突顯出來。在中國大陸以「台胞」身分出現,在台灣卻以「外省人」被定位,「鄉關何處?」也許正是這個族群基本的存有處境吧!
台灣本省人戰後以來處於殖民情境下,最大的精神痛苦應該是自認為生命所歸屬的鄉土文化被貶為落後的次級文化,在學習和認同官方欽定的高文化「中華文化」的同時,正是自身認同的被壓抑和侮辱。明乎此,我們應該可以了解何以在台灣本土化過程中,從當年的國民黨非主流派到今日的泛藍支持群眾,最高的呼聲就是「捍衛中華民國」。因為喪亂經驗和來台後的歷史發展,讓「中華文化」和「中華民國」已經成為這個族群彼此係屬、自我辨識和貞定自我價值的依據,中華文化或中華民國受到侮辱就是群體和自我受到侮辱 。
另一方面,近年來多項民調資料和法國青年學者高革孚的研究都指出 ,外省人對台灣實質的認同已經成為主要趨勢,我們可以這樣說,這種「中華民國認同」實質上就是「外省人版的台灣認同」,因為外省族群也很清楚,兩岸的統一是長遠未來的事,現在的中華民國其實是以台灣為範圍。
外省族群這種「在地認同」的形式雖不同於本省人的「台灣認同」,但其實質卻無太大差異。如果積極從存異求同的角度看待之,雙方拉近距離的機會也會更大。台灣本土化運動應能從多元文化主義的角度接納這種「外省人的本土論述」,認清當前外省族群對「中華民國」和「中華文化」的認同其實是後殖民情境下的另一種特殊認同而給予承認和尊重。更進步的說法也許是,台灣的主體性原本是由不同時期的移民在地化之後所建構,這個主體性既然是歷史的產物,當然也必然會向歷史開放,這個主體性將如何發展或定義,將視參與的成員如何參與而決定。這種非支配性的共同參與和創造過程,將更有利於族群間彼此的相互認同,成為國家團結的基礎。


台長: Azengu
人氣(1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