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28 14:18:36| 人氣1,2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陳黎筆下的魔術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欣賞陳黎筆下的「魔術師」之前,先回想一下從前的我們,是如何看待魔術這件事情。它很神奇、很奇妙,可以做到我們平常做不到的事。每當魔術師高舉他的魔術帽,我們總是引頸期盼,想看看裡面會有什麼迸出來?等到兔子從裡面跳出來,我們相信那是真的。不過隨著年歲的增長,終於慢慢發現,看透了幼年的無知。魔術只是一種錯覺。

  現在我們先巨觀一下「魔術師」整首詩。全詩共有六段加開頭的兩行引言,第一段與最後一段主要講述旁人眼中的魔術師,夾在中間的四段分別表達了魔術師的內心世界,而引言則擔任開場的工作,直接表明:「『孩子,所有的魔術都是真實的……』」。

  先看看旁人眼中的魔術師。藉由表演魔術的道具,「一條沾滿淚水、汗濕,摺起來像夢中的鴿子/攤開來像世界地圖的白色手帕」、以及觀眾對他的看法:「沒有人相信腳下的手帕會載我們飛到遠方」,我們可以大致發現,他不是什麼大人物;只是一個「在人潮散去的橋頭」,默默表演的小人物。

  現在我們來思考中間的四段(魔術師的內心世界)。第一段裡,魔術師利用「」直接說出了自己基本的信念:
  「『魔術是愛,/愛一切短暫、美好,欲擁有/而不能擁有的東西。』」
  「『我的心充滿愛,/你們用刀子刺我,我的血/將從那些玫瑰身上迸出來。』」

  他的魔術是愛,是渴望與人分享的。在此我自作主張假設:魔術師為大家變魔術是因為他認為世界上缺少魔術。因此「魔術是愛」其實也有這個世界缺少愛的含意;那我們就可以瞭解同一段中:「我們驚慌地躲避花瓣般四濺的血/發現它們跟果醬一樣甜美」,就如同電影中被獵人大量獵殺的野生動物受到某個修道士細心照顧,從剛開始很害怕到變溫順的過程。

  再來這一段很直接有力的談出魔術師對於外在世界的看法:
  「他從另一條手帕變出一副撲克牌/說我們全部都在裡面/他要我們各選一張牌,牢記號碼/再放回去。他說號碼是我們的名字/是永恆時間給我們的身分證/他熟練地洗了洗牌,每張紙牌都變成/同樣的號碼/我們面面相覷,不知道那一張/是真正的自己」。

  小時候,當我們面對那個令我們敬畏又興奮的未來時,總是有意無意的在心中偷偷許下一些宏遠的志向,期待一個也許屬於自己的幸福。然後我們真正開始學習,學習如何分辨善惡。世界給了我們一個「善」的標準,使我們朝著它去努力,成為一個有為的好青年。最後當我們正慶幸自己終於達到「善」的標準時,卻發現「每張紙牌都變成/同樣的號碼」。就像雨絲落在各地,總是匯入時間的長河,或快或慢,終於還是一齊滾入了同一片大海。

  回頭看前面提到世上缺乏愛,探討其原因,似乎就是這段所述。愛應是世人天生具備的能力,為何如今卻難尋一絲真愛?它們恐怕也像年幼時的宏願被遺忘了吧?接著的一段,便是在訴說那些被壓抑的部分。

  「他喜歡一切變動的事物/他把整座城市的噴水池藏在袖子裡/混合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忽然間噴出烏黑的醋/忽然間噴出鮮紅的酒」。

  先注意到烏醋和酒兩種東西,它們有一個共通點,都是放久了變質的東西。顯然魔術師想讓我們看看,瞭解到自己放久了的情感。

  至於第一句:「他喜歡一切變動的事物」,所說的應該就是魔術吧?和剛才的想法一樣,魔術是我們缺乏的東西,這個世界缺乏變動的事物。這在上一段也可以得到印證,每個人都一樣,顯然沒有什麼變動性。再把這個概念與「魔術是愛」結合推得,所謂變動的事物,不就正是那些為愛而做的事嗎?

魔術師的內心世界四段裡的最後一段,再次強調主題「他要我們仔細看,因為人生,他說/就是一場大魔術」,並訴說人生的可能性。

  「『只要你們肯相信,手帕也可以變飛毯!』/但有些變化太迅速/我們來不及體會前後的差異/有些變化太緩慢,需要一生一世/才看得出其中的奧秘/滄海據說會變桑田,少女/據說會變老嫗/但愛情如何吹醒死靈魂,死灰/如何燒出新生火?」

  這段文字給人無限的感嘆,我們所做的努力,對於旁人可能只是無法掌握的一瞬,或是要等到生命的盡頭,才看得出其中的差別。但這些改變終將只是美好事物的衰頹,至於已經衰頹的事物,又能否獲得新生呢?

  不過注意最後兩行,可以發現問題的答案並不只是文氣所帶出的「不行」,死灰當然能復燃,愛情應當也可以吹醒死靈魂、。另外「新生火」三字與「新生活」好像有聲音的雙關。

  最後綜觀全詩,我看到了一個不斷努力改變生活,並試圖將愛分享給那些因為失去愛而僵化的生命的魔術師。

  雖然「那一夜,在河邊的空地上/沒有人相信腳下的手帕會載我們飛到遠方」。但在當天的失落結束後,魔術師總還是能得到一些安慰。就如引言所述:
 「那一夜,在人潮散去的橋頭/他對我說:『孩子,所有的魔術都是真實的……』」
  
  孩子們願意相信,只要全心充滿愛,兔子就能從帽子裡迸出來,猶如從前的我們。然而,日後的他們又終歸成為大人。魔術師改變的,依舊是煙火般短暫的時刻,猶存於報紙上的油墨:「凶殺案、大屠殺、宗教革命」,並非生命中的刻痕。而一些破碎的記憶或許會讓他們用故做神秘的聲音,告訴他們的子孫:「孩子,所有的魔術都是真實的!」

  其實我們何嘗不想成為一個魔術師呢?沒有人甘願被這個世界變成一張張同樣的撲克牌。然而,面對現實種種的壓迫,往往慌了腳步,拋下原本單純喜愛的東西。當我們的血液中漸漸失去夢想、熱情、與愛,於是那些刀子會真的刺死我們。於是那些魔術,終於無法被自己相信。最後,由於個人內心的無助,我們不再願意去相信別人。使得真實的魔術也虛假了。不過,如果這個世界突然心情好,給與某個人一點閒暇,讓他能回到比較接近童年的內心的世界之中,看著陳黎的〈魔術師〉,坐著腳下的手帕飛到遠方,還是多少拾回一些面對現實的勇氣吧?

台長: 天橋
人氣(1,2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