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6 17:06:32| 人氣12,15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府城掽舍龜與永春榜舍龜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一種追尋,當你愛上一種食物之後,會想知道食物的故事,關於食物的生成,而認真看待每一口滋味。在來到台灣南部就學前,對於糕餅的認識僅限生活能及的麵包店、糕餅舖、菜市場的印象,我們會用生活的部份取代世界的一切,於是在沒有比較的環境中,相信媒體,相信紅布條上的「古早味」或「老店」「百年」字樣,或許那象徵了文化傳承的使命感,終究不敵時間的汰選,不見得開的久的店家賣的食物就稱之「美食」或「好吃」,只能歸為傳統飲食中的活化石,戲棚腳站久了也不會讓你成為戲子,也只會是懂得看戲的老客戶罷了,而我們又必須要有「相對」的概念,也就是在相同類群的食品中找到呼應關係,絕不能拿餅乾比年糕、拿蛋糕比發糕、取巧克力比蜜餞,總會有人說:「傳統糕餅難吃,我不愛,我比較愛提拉米蘇!」我只想說:「閣下,輕舉妄動!」

「輕舉妄動」,沒錯,當你對食材或食品有了偏見,怎能進行合理的評鑑?

2007年來到南台灣,常跑府城的我認識了金加紅龜店,檢索相關資料後,認識了店家老闆與產品的訊息,包含冬至的菜繭與特有的「椪舍龜」,這在連橫的《雅言》「餅餌之屬,有麥、有稻、有菽、有麻,五花十色,無美不備。臺南有『掽舍龜』者,以糯米為皮、豆沙為餡。相傳富人『吳掽舍』嗜此,鄰人得其法,因以為名。」一條,我就開始逐步追尋著這條線索,同時發現在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也有以音近的「榜舍龜」存在,於是2011年11月18-22日參與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在沖繩的第12屆會議發表的〈紅關公、白劉備、黑張飛:試論臺灣、金門、廈門之紅龜粿形象意涵及文化創變〉一文有提及兩地兩造故事與米龜的異同關係,茲引述如下:

地方名產解釋類的傳說故事,即「椪舍龜」,為府城特殊龜粿,其上並不一定會蓋上龜印,今台南市「金加紅龜店」仍每日生產此一產品[1]20105月曾到店認識第二代負責人王盤銘先生,問及椪舍龜一事,其認為「傳說是將軍鄉那一邊有個人做好事,所以才用他的名字椪舍命名。但是也有人說是裡面包的餡是膨風豆(豌豆),所以就叫做椪舍龜。」後者從材料上理解並不為過,前者則敘述簡要,卻又不失其故事圍繞在台南縣將軍鄉海邊樂善好施的傳說故事,而這故事的版本可簡述如下:

 

傳說有一位叫「吳膨舍」的人,從將軍庄﹙今臺南縣將軍鄉﹚遷居到此,請得墾照,並搭建塭寮,從事魚塭養殖。吳膨舍更是樂善好施,每當廟會、或是村人有急難,也會出錢出力,贏得村民的愛戴,椪舍龜這種台南特有的名產,相傳也是由這裡傳出的,是吳膨舍救助貧戶食用的食糧。[2]

 

根據此則耆老口述的紀錄,可以認識台江文風學堂由此而開,經由「吳膨舍」的捐金與興學,並救濟當地而形成紀念物之「椪舍龜」,但是在台南市安南區「亞登民俗文化工作室」刊載〈府城年節的─粿品〉文中有椪舍龜一條,並附府城俗諺「紈侉一子弟,無計可療饑,苦海思回頭,辛酸椪舍龜」[3],但此諺與將軍鄉傳說似乎不容易搭上關連,由「紈侉」與「苦海思回頭」當有一段人生起伏的波折傳奇,然臺灣的傳說則只強調「樂善好施」。根據林蔚文《福建民俗》中載閩南地區「榜舍龜」一則,提供參考:

 

榜舍龜   永春傳統特產。是一種以糯米、綠豆磨漿并加入白糖等製成的龜形米粿食品。永春一帶民間每逢親友壽辰,多以糕面上鎸印龜甲圖案或「壽」字的龜形米糕祝其長壽,此後人們就把這種食品稱為「壽龜」或「龜」,還用於祭祖、敬神和婚慶等活動。當地民間傳說,這種米龜以清代永春五里街華岩孫清水、孫榜父子製作的最有名。清乾隆年間,孫榜的一位好友及第取士,鄉人尊為貴人。閩南人稱貴人作「舍人」,當地民間就將孫榜製作的龜糕稱為「榜舍龜」。此後榜舍龜成為永春各地此類龜形米粿的代名詞而流傳至今。[4]

 

文本簡要,僅提供「壽龜」與孫榜此人擅於做龜粿的說明,其中「好友及第取士」為何?如果參陳詩忠〈永春榜舍龜趣聞〉則就可知道清乾隆嘉慶年間,此人即是永春直隸州知州葉紹棻之弟葉紹本,葉紹本初至永春常去孫榜家賒帳吃龜粿,生活委靡,後受兄長約束而苦讀有成,進京中進士而任福建學政,某年至永春州任主考,訪孫榜家希望償還當年賒帳,因孫榜不圖顯貴而又因此關係受人敬重,人稱奇所做之龜粿為「榜舍龜」。[5]上文為筆者節錄,但就故事情節的「風流韻事」「受兄長約束」「苦讀」等作為似乎應和著府城俗諺全詩。本文僅只提供文本上的參佐,並不能證實兩地有實質上的傳承關係,不過就「椪舍龜」與「榜舍龜」字音結構上近同,但在傳說故事上則又各自貼近在地民情及史事之附會,以致椪舍龜在臺灣是樂於助人的紀念物,而泉州榜舍龜是敬重製作者的敬稱語。



[1] 台南市「濟陽文史工作室」於20029月出版《鎮轅境文化祭 古街古早情》一書,針對境內「金加紅龜店」有所描述,其設立於山埔頭邊一條與總爺街平行的北華街上已五、六十年載光陰,老店主王雲龍今八十高齡,一手獨到製「米龜」工夫由大媳婦鄭素嬌女士脈承後繼。米龜的製法分內餡與外皮:內餡乃精選黃豆浸水膨脹後,煮熟、攪碎再加糖即成;外皮的製法則先將圓糯米磨之成米漿,以石壓之脫水(今採機器脫水較快)後,摻以「圓仔粹」揉使均勻,再將餡包入成一團(二兩),反壓於粿印板,接著取下置於月桃葉上(今以玻璃紙取代),最後一個個置於大圓鼎上圓形「籠篹」內炊蒸,炊約十五分鐘即成。…金加米龜店招牌製品尚有膨舍龜、紅龜、甜粿、鹹粿等。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兩天「古早情」之──米龜將誘你「聞香下馬」、「口齒留香」,後會有期。參濟陽文史工作室,《鎮轅境文化祭 古街古早情》,頁36-37

[2] 本文為當前網路流傳的臺灣台南市「椪舍龜」傳奇版本,引自「信仰與文化文章選輯」,http://mathematicsclass.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4149.html,檢索於2011531

[3] 台南市安南區「亞登民俗文化工作室」〈府城年節的─粿品〉,http://sixstar.cca.gov.tw/blog/denyjt/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1183,檢索於2011531

[4] 林蔚文,《福建民俗》,頁120-121

[5] 陳詩忠〈永春榜舍龜趣聞〉,許在全等主編《泉州掌故》(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6月一版一刷),頁317-318。相關故事,陳文獅(1906-1986)製作小岵傳承200餘年的榜舍龜,「文獅君二十九歲開始製作『榜舍龜』,技術日臻精細,成為遠近聞名的『榜舍龜』製作行家能手。他製作的『榜舍龜』,講求質量,精選優質糯米、綠豆、白糖、金桔為原料。糯米磨粉製作龜皮,綠豆去皮磨碎拌以白糖及金桔末為龜餡,用豆腐皮作為龜墊,裝入蒸籠炊熟。龜皮柔嫩細薄,龜餡香甜、酥鬆、清涼可口。豆腐皮墊光滑,既可食用,又便於包裝攜帶,是宴請賓客,贈送親友的佳品」,此文記載於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校尉公派下近現代名人錄,http://www.nanchens.com/hk/nc4/nc4000.htm,檢索於2011531

 



在撰寫該文的時候,我人並未去過永春。於是藉著網路的資訊,讓我大致看到橘褐色的小圓米餅稱之榜舍龜,與台灣白皙的米皮不同,口感為何?一概不知。對於我的個性來說「很不安」我鐵定能看到、摸到、吃到才能肯定這東西的存在,於是在2011年11月3日計劃了一趟金門、廈門、泉州踏查之旅,而有了親身歷目的有效圖文。




這是在新華北路附近的菜市場中販售的「榜舍龜」,一連三四攤相同的賣品,兼賣在地特有的糕餅,以及遲遲沒買的「白米麴」。這與麻糍龜不同,口感較為生硬,這是相較性的差異,實際的口感還是彈性十足,為餡料呈乾粉狀,鹹料帶有薑味,甜者為單純的糖味。




各色糕餅頗為彈牙,也許天氣稍冷,連發糕類的東西都有那麼點硬牙,但吃的出米香。很想甚麼都吃都買都好好的認識,但是「永春」這地方讓我不大想在此過夜,於是停留不到6小時後,隨機搭車前往泉州市區。



其餡帶有金桔味,有鹹甜之分,以皮色分,底為竹葉,有純樸的常民氣息,一次必須偶數買之,於是再怎麼吃不完,都要雙雙入袋,這是比較困擾的部分。




這是在巷口販售的「榜舍龜麻糍」,皮薄餡多,但隔日生硬,第四日即生黴,可說天然風味十足,可能不是台灣傳統糕餅既定的印象,所以很難在台灣的商場立足。

話說這產品曾在1980年代受中國總書記胡耀邦先生親臨品味,與石獅年糕、泉州豆沙餅媲美,經由我親自認識與接觸後,發現與網路圖像的色澤有截然的差異,並且能夠真知糕餅本身的質感,聽故事外,更能比較台南與永春之間的差別。然而,永春的榜舍龜在政治加分後,成為永春重要的象徵,我在永春鎮上詢問此物,大概無所不知,晃晃手就要我到早市或者大菜市,要我去碰碰運氣或者隔日請早,大抵能說的上老胡與榜舍龜的關係,但是對於榜舍龜的文化背景也就留給我們自己說、自己查、自己記錄了。

關於「榜舍龜」的製作如下:

   榜舍龜風味獨具、甜嫩鮮爽。永春城鄉,不論單位或私人,大凡宴請賓客,大都在上完湯菜之后,要捧出一盤疊得滿滿的榜舍龜,配上花生湯或白術耳湯、水果罐頭,以這一甜食糕點作為筵席的壓底,可見其好。
  榜舍龜的制作(圖)
  選料
  主料:糯米800克,綠豆800克,白糖1000克。
  輔料:金桔粉若干,花生油10克,鹽20克,竹葉、豆皮若干。
  制法
  1.把糯米淘洗浸2小時后撈起,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漿,裝入袋中瀝干水,置于盆中。取1/5粉團,放入沸水中氽熱,摻進其余4/5糯米團里,加入磨成粉的白糖300克,攪
軸承拌揉勻至米團表面光滑,摘成30個劑子。
  2.把綠豆磨成兩瓣,用清水浸2小時,去殼,上蒸籠蒸熟,倒在案板上,碾成豆沙,用紗布包好,放入水中,洗出細豆沙,沉淀后,去水,撈出細豆沙瀝干。放入鍋中,用微火焙干,加白糖700克,加鹽、金桔粉拌勻,捏成30個豆沙餡丸。
  3.將每個粉劑放入一個豆沙餡丸,捏緊,收口后輕輕壓成扁長圓形狀,放到鐫有龜甲圖案或“壽”字的模具上印出花紋,下面墊上一片抹過生油的竹葉或豆皮,放入蒸籠,用中火蒸30分鐘即成。
  特點
  風味獨具、甜嫩鮮爽。
 

關於「榜舍龜」影片可以參考〈病囝歌〉。 

永春的特產網中有「榜舍龜」。

可以參考「餐桌上的世界(50):永春榜舍龜的來歷」。

這則訊息中,專訪了台南金加紅龜店,但是說內餡是綠豆餡則是錯的,是豌豆餡,老闆說因為豌豆台語稱之「椪風豆」所以才叫做「椪舍龜」,雖為一說,但是是豌豆終究是豌豆,絕非輕而易見的綠豆餡,可以參考「戀戀鎮北」。

 
(2012年4月7日,近午,古佳峻至金加紅龜店拍攝)


(口味多種,但特別稱「豌豆餡」為椪舍龜。古佳峻攝  2012/4/7)



不管稱之「榜舍龜」或者「椪(碰、掽)舍龜」,這是具有故事性的一項糕餅,雖然沒有殺朱拔毛的政治性,但是具有勸世教化的文化特質,中國的向學,台灣的從善,各有優勢,當然其間的故事是異地發展,還是有交感,有承變,就得更多的材料進行比對。我的老師說「你還沒拿到這習題的key」,確實,我還在摸索故事沿革的關聯,也在品味台灣傳統的風味。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古皮之紅龜粿
人氣(12,158)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 個人分類: 【糕餅粿粢+臺灣】 |
此分類下一篇:陳幸萱:紅龜粿拜天公 各地龜樣不同
此分類上一篇:三坑子:阿香與阿秋姨的客家粄

鳥哥
千呼萬喚
終於使出來

一份期待 一份鼓勵 都是用心付出該拿的
總是要加油
2011-12-18 21:35:11
版主回應
謝謝鳥哥,我還在找我拍的台南椪舍龜,
想用自己拍的,還在努力搜尋中。
2011-12-19 22:16: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