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13 08:15:59| 人氣2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懶人遊記3:2003.05.25(一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星期天一早起來,難得的陰天,非常涼爽,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三個大人刷牙洗臉,迅速著裝,各式嬰兒補給品裝備齊全後,開車上路。

第一站是距離家裡大約五百公尺遠的速食店麥克當勞斯。我鼓起勇氣「脫隊」自己點餐,意圖一雪前年在另一家速食店In&Out點餐櫃檯前雞同鴨講的國恥。抬頭看了看價目表,考量一下預算,決定點一客在台灣不太有機會吃到的培根滿福堡加蛋套餐(在台灣,我起床的時候往往已經過了麥克當勞斯的早餐時間)。表姐抱著寶寶去找位子,姐夫先點餐,我在後頭觀摩。不一會兒姐夫完成交易,走到一旁等餐。於是輪到我了,我告訴自己:「不要慌張,沉著應戰。」以下是對話:

“I want a Number 2, please.”
“One Number 2?”濃重的墨西哥腔。
“Yes.”我嚴陣以待,還比手畫腳了一番,結果一隻手比二,一隻手比三。畫蛇添足。
“@#$%&*#$%^&@#$^&*??”
才第二句就完蛋了。
我一定一臉茫然,因為三秒鐘後姐夫給我打pass:
「她問你要點咖啡還是…」
我趕緊回話:“Coffee? Eh...No.”
但是我完全沒想到該點什麼飲料,於是把腦子裡跳出來的第一個詞講出口:
“Do you have root beer?”早餐配露啤?我還真天才。
墨西哥女生搖搖頭:“Eh, would you like orange juice or...”
我趕緊接口:“Orange juice, please.”情急之下,這是最簡單的答案嘛。
“Are you going to have it here?”
這句是前年失守的陣線之一,我馬上回答:
“Yes, here.”真是簡潔明瞭啊。
然後,我的注意力就轉向收銀機螢幕了。我無心訓練數字聽力,連銅板都懶得湊數兒,趕緊掏出整數給她找零,然後閃到一旁等餐去。

吃完早餐,往第二站San Jose前進,去跟姐夫表姐的朋友羅氏夫婦會合。羅先生與羅太太一見著小外甥就笑得合不攏嘴,東一句「小新」長、西一句「小新」短。沒辦法,這個小傢伙實在人見人愛。

[[作者按]] 外甥剛出生的時候,樣子非常像日本漫畫人物蠟筆小新,拜年輕的羅太太到處宣傳之賜,他們的朋友圈兒裡都知道表姐生了一個「小新抵迪」。所以,小外甥的外號就這麼產生了。

走進羅家公寓大門,發現門後面貼了好幾張小新的照片,可見羅太太心中只有小新一人的說法,果然屬實。羅先生羅太太輪流逗寶寶開心,很想抱一抱他,可小外甥害羞怕生,躲在他老爹的懷裡扭來扭去。下樓之前,羅太太終於成功地讓小新待在她懷裡了,而且沒掉眼淚。她宣稱自己花了整個週末的時間練習輕聲細語,如今見效,令羅太太信心大增。

[[作者又按]] 我那個小外甥出生至今,堪稱典型的居家寶寶,不喜出門,在家活蹦亂跳,一出大門就睜大眼閉上嘴,見著生人就把小臉躲起來。假如哪個不識相的大人硬要接過去抱他兩下,抱過去之後三秒鐘之內,寶寶十之八九會立刻大哭,淚滴大顆大顆地冒出來,大人見狀將深感自取其辱,罪孽深重,只有把小外甥再送回他爸媽懷裡,平均十秒鐘之後,哭聲頓歇。

姐夫跟羅先生在大太陽底下查對地圖,搞清楚哪條公路接哪條之後,兩輛車就上路了。早上十一點從San Jose出發,高速公路接來接去,又是一○一又是一五六的,我都快暈了,等到車子上了著名的加州一號公路,已是下午一點。

第一個目的地,是舊金山以南的人氣名勝Monterey。下了交流道就開始塞車,表姐研判應是近來美國恐怖警戒指標升至橙色等級所致,正逢連假週末,天氣特好,美國人不敢跑太遠,只好到以車代步的距離可以接受的名勝景點殺殺時間。繞了將近二十分鐘,終於在一條斜坡小巷(可也是叫做第五街呢)找到停車位。面海的巷口是一間旅館,名喚Green Gables Inn,抬頭一看,好幾個綠屋頂,使我想起我熱愛的少女讀物Anne of the Green Gables來。慢步往鬧區前進,接近聞名全球的蒙特瑞灣海洋水族館的時候,三人傻眼,人龍排得之長,使我當下打消進去參觀的念頭。在等羅氏夫婦前來會合的當兒,我在水族館外頭掏出照相機,來一張到此一遊式的照片。

五個大人集合完畢之後,先去吃午餐。一行人沿著Cannery Row走到Monterey的漁人碼頭(我這才知道北加州臨海的漁業城市都有個漁人碼頭),找了公共廁所輪番解放之後,大家在史坦貝克廣場(Steinbeck Plaza)東張西望了一會兒,決定在廣場上找間餐廳。我們選的是靠近廣場盡頭的Fish Hopper,排隊等了三分鐘就有位子了,而且還是面海灣的六人座位,以海景佐餐,很不賴。觀光地點的餐費不便宜,於是我們捧著菜單研究了半天。我點了一客凱薩沙拉,一杯濃湯(就是clam chowder啦)。吃喝閒聊以外,還去了一趟洗手間幫表姐給寶寶換尿片。這一頓花了我將近十三塊美金(含稅),嚼了一堆蔬菜葉子。至於湯,很小一杯,要價將近三塊美金,味道非常好。

大人小孩都吃飽了以後,時間已經接近下午三點。五個大人決定就此結束觀光客眾多的Monterey行腳,往下一站Carmel前進。離開之前我趕緊跑進一家觀光禮品店,掃了幾張明信片(這是我此趟到美國來,頭一回有機會買明信片),然後循前年往例,我在店門口給紀念幣自動販賣機餵了兩枚兩毛五,外加一枚當作材料的紅銅色一分錢,讓機器給我輾出一枚橢圓形的Monterey紀念幣帶回家。沿著海岸步道可以一路安步當車抵達的美景聖地Seventeen Mile Drive,這回只有忍痛犧牲。

由Monterey往北開,路上看見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指標,哎,那就是小妹我大學畢業前的唯一留學志願所在。好吧,這回總算是讓我給經過了——還只是在高速公路上瞬間經過路標而已呢。不到三十分鐘, Carmel已然在望。一號公路在這裡似乎變成市區道路的一部份,雙向車道縮為兩線。

車子向右轉進Ocean Avenue,景觀跟Monterey完全不同。行前表姐給我預告過,說這Carmel是一個非常有藝術氣息的小鎮,如今親身前來體驗,感覺果然不俗。道路兩旁的房子各有特色,蟹行文字的路牌,全部以大寫字體直式書寫,真是特別。巴士站牌漆成接近樹幹色澤的咖啡色,小小的長方形,寫上黃色的英文字,質樸可愛。

我們在Mission Street 跟Dolores Street交岔口找到一個停車位,推著嬰兒車徒步走向市中心的Ocean Avenue。從Dolores街口往下坡前進至海邊,是這條主要道路上最精華的一段,路中央的綠樹生得筆直高大,街景澄靜雅致,給我一種置身於歐洲小鎮的錯覺。街道兩旁的商店藝術氣息濃厚,畫廊、藝品店林立,三步五步一家。間或夾雜咖啡館與小型餐廳,仔細一瞧,價錢都不便宜,可見這個小鎮的物價是很高的。旅館多半都躲在Ocean Avenue兩旁的巷子裡,取其靜謐,門面佈置得整潔溫馨。

在街上,我隨一小撮人潮,走進一道夾在兩個藝品店家之間的窄門,門頂上有招牌,寫著Garden Museum。透天的通廊裡有藤蔓爬著,是拍照的好地方。直直走到底,別有洞天,一座迷你花園映入眼簾,花園裡的建築物正在辦畫展(恕我無知,那畫家我真的不認識)。

過了馬路往回走,一路經過Carmel市政府(克林‧伊斯威特可是在這兒當過市長的呢)、西班牙式天主教堂(在加州非常出名,維修得很好)兩個主要景點,但是都沒時間細看(當然也沒照什麼相片啦),可惜。

表姐對裝飾極有興趣,所以藝品店可是重點目標。一家藝廊展示一位藝術家的犬類畫展,吸引我們這群愛狗人士進入參觀。因為要輪流照顧已經在嬰兒車裡呼呼大睡的小寶寶,所以我提早出來跟姐夫交班。那羅太太一個箭步上前,拉著她老公給她跟沉睡中的小新來張合照,我見機不可失,趕快加入畫面。

出了畫廊,發現太陽躲起來了,濱海城市特有的雲霧逐漸填滿眼界所及之處。薄霧使得光線差了些,但是讓這個卡梅爾小鎮換上一襲「城在虛無飄渺間」的風貌,多了一份幻覺距離美感。前前後後逛了一個多鐘頭,從頭到尾沒瞧過半間速食店,也沒見到什麼當街張貼的廣告。真有一套。難怪這兒的房地產行情永遠高高在上。

羅氏夫婦趁著表姐坐在路邊休息的空檔,提出「商借小新五分鐘」的申請,拍攝「假的一家三口」合照。於是某家童裝店就成了背景,兩台數位相機卡嚓卡嚓地照,我捧著我出國前借來的傻瓜相機,也在一旁跟著猛搶鏡頭。這會兒好像在開記者會,路人紛紛繞道而行。羅氏夫婦達成願望之後,小新的正牌父母當然不能免俗,各台相機再度發出一連串的卡嚓聲。接著,我這個阿姨也提出與外甥合照的要求,於是又是一陣卡嚓卡嚓,但是,小外甥的表情已經有了乏味的跡象。

還沒回到Dolores街口之前,我發現一家很棒的畫廊,裡面陳列的是歐洲的風景畫,對我這井底之蛙而言,標價都很驚人。店裡最便宜的商品是風景畫印成的小卡片,每張稅前價美金一塊九五,印刷精美。假如花個二十塊美金,買一個好一點的框把卡片裱起來,就變成一幅很精緻的壁飾了。因為繪畫主題都不是當地景緻,所以我半張都沒買就踏出店門了。現在想想,有點兒後悔。

下午六點,我們與羅氏夫婦在Dolores街口分道揚鑣,準備各自取車打道回府。轉角一間家具藝品店門口掛了兩串非洲風格的陶鈴,吸引了表姐的視線。滿心以為很貴,湊近一瞧,竟然只要美金三十九塊。我有些心動,想買下來送給表姐跟姐夫。但是接著一想,家裡有哪個地方適合掛這排陶鈴呢?一邊想,一邊跟著姐夫表姐走進店裡參觀,逛著逛著從另一個門出了店家,這麼一猶豫,沒買下來,成了此行第二樁後悔的小事。

轉進Dolores Street往Mission Street走,沿路有幾家非常吸引人的咖啡館、餐館、藝廊跟旅社,我趁著表姐在一家藝廊外頭坐下來歇腿的時候,趕緊把相機交給表姐,拍下當天的最後一張相片。

呃,這是我這趟來美國之後,裝進相機裡的第二捲底片,沒想到底片還沒用完就得踏上歸途了。真是的。我連街景都忘了拍,太遲鈍了。

-----
[about the photo]
外甥與我
Ocean Avenue, Carmel, California, USA
May 25, 2003

台長: lee
人氣(2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出遊五四三 |
此分類下一篇:衰尾道人歸鄉記(上)
此分類上一篇:懶人遊記2:2003.05.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