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06 18:33:55|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 all-of-a-sudden thought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人告訴我,看過前幾天刊登的這篇拙作之後,非常震驚:「那那那,那簡直就是在寫我嘛!」

我聽了也很震驚:那只不過是一段發生在我腦袋瓜子裡的虛幻段落,沒想到在別人眼中,竟然成了別人的生活/心情寫照。人類,有時竟是如此靠近。

***********************************

這篇all-of-a-sudden thoughts,3月26日起的頭,當時只寫了一小段(也就是那篇作品的第一段,而且內容略異)。

那天下午我本該火力全開趕一個急件,但就是懶懶的不想動。”Is it too fast to fall”這句話,莫名其妙地閃過腦海,於是我順口念出”Soon after I see your face?”,於是我趕快把這兩行字記下來,然後又試著寫了兩句。浪費了二十分鐘之後,想不出東西來,不得不先收手,乖乖回去趕工。

當天晚上,繼續享受難產的過程,好不容易,支離破碎的第一段總算勉強算了數。成品的第三段與第四段,倒是寫得比較順暢一點。

不同於Jutebox,我想盡辦法規避四句或雙數句成段的公式,結果還是不免落入另一堆公式:成對的句子,淺白的呼應,直接的指陳。完全沒有寫意或寄情的婉轉手法可言。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聽說授課老師以大量作業出名而不願選修英詩。現在可好,完全是瞎子摸象,只能閉門造車。不過,管他的,自娛而已——好一個不求長進的絕佳理由。

成品的第五段,與第六段的其中幾句本是同根手足,寫好以後睡意已濃,於是匆匆存檔。隔天下午,再把這篇作品拿出來琢磨,當成工作的中場休息。仔細一瞧,發現自己又寫了雙數句子組成的段落,於是狠心將其拆開,撐了很久,第六段終於宣布獨立。

最後一段原本只有兩行,完成的時間早於第六段。第五、六段分割成功之後,那兩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於是刪去重新構思。當時有些懊惱,覺得這首作品勉強只能算是拼湊出來的東西。

畢竟我既非天生的詩人,也不是下筆如神的文豪,無法行雲流水實屬正常吧。(又在自我安慰了我...)

上週末看完電影「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 Hable con Ella)之後,腦子裡有了不同的想法。回家打開電腦,把檔案叫出來,把第一段做了一些更動,主要是想修改為了合韻而硬生生安上的字詞。最後一段寫好以後,整首瀏覽幾遍,做最後的檢查與潤飾,到此作品算是完成。

前天發稿前,我重讀一遍,突然想為第一段做進一步的延伸。於是,第四度修改第一段,之後寫了成品中的第二段。這一段,拜四度修改的第一段之賜,寫得最順,句子很自然地成形。本想替最後一段補上一句,旋即發現自己又犯了畫蛇添足的老毛病,狠下心把那句刪了去。

有時候,人的靈感,來得好不來得巧啊。

***********************************

我向朋友解釋,在我心裡,這篇作品的場景畫面是一間咖啡館或茶館,內心的感受則混雜了螢幕/銀幕偶像崇拜的味道。

一杯咖啡/茶的時間,一場迷失/迷戀。

別人讀起來,想像空間完全不一樣。這就是文字的奇妙之處。

***********************************

至於末尾的[afterwords],大概會使人有些莫名其妙吧。事實上(雖然講出來就不好玩了,但...),那是在寫我自己。前面三樣我都不是很在行,寫出來只為了配合最後一句。

”Sometimes I play a fool”,是我寫完”all-in-a-sudden thoughts”的感想,但,這句話是跟甲殼蟲樂團的約翰借來的。

當年the fab four外型還不是很披頭的時候,經常上英國廣播公司(BBC)打歌。打歌的時候,當然也會接受訪問啦,有一回,主持人請他們問候聽眾,四個人輪流報上名字如下:

I’m Ringo and I play the drums.

Hello, I’m Paul, and I play the uh uh, bass.

Hi, I’m George and I play a guitar.

I’m John and I too play a guitar. Sometimes I play the fool.

這個藍桑,很搞笑,卻不低俗。這四個人總是英國佬嘛,言談之間不免來兩下英國式的幽默。我把他那句”Sometimes I play the fool”給改了一個字,借來當作那段afterwords的結尾。前面三句都是為了這句掰的,哈哈。

走筆至此,還是不免懷念一下已逝的兩位披頭,約翰與喬治。兩人都是吉他手。同時也在心裡向另外兩位尚在人間的披頭們問候一聲。保羅與林哥,希望你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

***********************************

披頭四早年在BBC的聲音記錄,集結在1994年的Live at the BBC中發行。一套兩張CD,有些是甲殼蟲們自己的作品,有些是口水歌,全是現場演出,一氣呵成。某些曲目前後附上訪談片段,我吃力地聽著二十啷噹的甲殼蟲們操著所謂的利物浦腔說話,時而跟著他們一起嘶吼高歌,很有意思。

我愛披頭四。

有個歌迷Dmitry Murashev,在他的網站附上了這些訪談的內容,請見:
http://beatles.murashev.com/discography/uk/a_30.htm

台長: lee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隨想隨筆 |
此分類下一篇:懶人思考:2003.05.24
此分類上一篇:開戰了:2003.03.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