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清晨三點,我的第一部電影。
片子一開始,很不習慣它的旁白,
不是文字沒有意思,而是那聲音,似乎是少了一丁點的厚度,
但後來聽見了電影的配樂,想起了自己久違的雷光夏,
慢慢地就跟上了故事的步子。
在桂綸美的臉上看到了歲月的痕跡,她仍算是年輕,
但再也不是我第一份工作時看藍色大門時的小女生了。
故事的她,就像很多上班了一陣子的人一樣,
會思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是自己的夢,
但不同的,她是少數能夠拿出勇氣跳離既定的框框去圓夢的人。
她的夢,是自己的咖啡館,但朵兒咖啡,能成功嗎?
我想,如果沒有林辰唏的古靈精怪,這家街弄裡的小店,
不會有那麼特殊的生命情調。
咖啡館只賣咖啡,但卻是交換的平台;
交換,不等於是等價的以物易物,
而是夢想和需求的流動。咖啡店的主人,
終於不再有失落的心情(別人來這,或許是因為想換東西,而順道點了咖啡),
她開始享受整個過程,開始用心認識每一個客人(至少我這麼覺得)。
從某一天起,一個特別的男人,帶著他的香皂和他的故事,
開始了另一個期待交換的嚐試…最終,這個過程點燃了她生命的另一個部分,
她將開始另一段歷程,第三十六個故事,不是別人的故事,
將是屬於她自己的。
故事的基調,其實就是價格與價值的重新思索,
是一些簡單畫面的有趣對照,是一些小聰明的話語,
就像你在午後的咖啡館,偶然在心底觸發的一個奇想,
想著聊著,你就會心的笑了。
如果要用成不成功來論斷這故事,我想那就對不起這場價格與價值的對談了,
我會說,這是一部有趣的嚐試,就算你覺得它有那麼一丁點造作,
是那種文人操弄的把戲,但其實也都不會抹煞這作品本身的企圖,
說一個漂亮簡潔、鼓勵人心的都會小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