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26 21:21:27| 人氣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土地制度不改 房產調控迂回不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土地制度不改 房產調控迂回不止

  推薦:

  進擊的樓市之沈陽戰況報道 40餘項目銷售火爆

  黃金周沈陽最高成交價21830元 39項目"惠"搶銀十月

  沈9月新建住宅均價7594元每平方米 環比上漲0.68%

  沈陽十月38項目預計開盤 渾南於洪居首

  北京日前被爆出毛坯價格捆綁精裝價格的做法愈演愈烈,精裝費用區間已達50萬-100萬元,幾乎等同於甚至遠超貸款首付款。這種捆綁天價精裝費的方式,其實是廣州近日遭熱議的"雙合同"規避限價升級版,是各地應對限價的典型招數。

  所謂"雙合同",其實是將實際購房款拆分為名義價格符合政府指導價的毛坯房購房合同與彌補差價的裝修合同。這其實並不是廣州的發明創造,而是這兩年從北京開始蔓延全國的應對限價"創新奇招",不過廣州不僅將限售和限價這種隱蔽的行為公開化,也在實際效果上將"雙合同"發揚光大。

  進入2013年,廣州房價一馬當先領漲全國,名義房價的"漲勢喜人"可不是地方政府所喜聞樂見的。眼看就要守不住同比漲幅10%以下的目標,廣州市國土房管局趕緊在4月24日起實行瞭限售與限價。房管部門有價格指導的張良計,中介就有以"雙合同"為代表的過墻梯。半年來,簽"雙合同"的情況從"五一"後的兩三成變為近三個月的過半,甚至有消息指"十一"期間已達九成。自限售、限簽後,網簽均價持續下跌,近幾個月已跌至今年初的價格水平,十一期間同比跌幅達18%,乍看奇招果然有奇效。不過,無論是國傢統計局通過抽樣調查做出的指數,或是本地的種種跡象,均顯示著廣州樓市量價齊升的火爆景象。十一的前六天,廣州十區兩市共計網簽716套,同比增長7.8%;而在7-9月開盤的48個樓盤中,隻有20個不涉及"雙合同",其中在4月前進行瞭價格備案不受指導價限制的越秀區學位盤,價格在3.8萬-4.7萬元一平方米,顯然比十一期間9423元的網簽均價更能反映實際房價水平。

  "雙合同"對於地方政府、開發商和中介,是"雙贏"的妙招。地方政府既造出瞭好看的"紙面房價"完成任務,又沒妨礙房價的實際上漲保證瞭開發商拿地熱情,從而保證瞭錢袋子裡的土地財政收入。而開發商和中介,既沒妨礙賺錢,又維系瞭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和諧關系,甚至還可以在裝修合同中加入一些霸王條款。

  但對拼死拼活湊首付的苦逼剛需者而言,"雙合同"是不折不扣的損招。本來房價數據嚴重失真民眾忍忍就算瞭,反正現在也沒什麼人把它當真。但是,限售、限價這一類樓市調控政策,說好的是為瞭打擊樓市過熱的投機炒作、調控房價,而"雙合同"下裝修合同裡的裝修費是不能貸款的,這等於沒讓實際房價降下來還變相提高瞭首付,讓人怎麼忍?別說"雙合同"可以省契稅,除瞭一次性付款的土豪受瞭益(當然土豪不在乎這一點),誰願意省幾千元契稅卻多給幾十萬元首付?很多買不起房的剛需者,不是供不起而是湊不齊首付,"雙合同"一出,以為湊夠三成首付就能買房的人可以回傢洗洗睡瞭。

  限價調控遭遇"雙合同"迂回,有人建議取消毛坯房發售斷其後路,須知沒瞭裝修費,還有改造費、清潔費,甚至再發明一種新的軟抵抗方式。著名開發商任志強說的"限房價、競地價"對市場沒好處是實話,如果土地制度不變,房產稅等長效機制即使推出也無法奏效,地方政府與房地產始終是以土地財政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對於抵抗調控的迂回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暗中推波助瀾,最終受傷的還是不斷躺著中槍的剛需者。



新聞來源http://sy.house.sina.com.cn/2013-10-12/07422447671.shtml

台長: 陳子全
人氣(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寶貝寵物(寵物介紹、飼養、日記) | 個人分類: yahoo新聞 |
此分類下一篇:郎咸平再揭樓市驚人內幕-高房價是最大的謊言
此分類上一篇:3號線延長線開始試運行 預計明年初載客運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