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21 21:55:34| 人氣370| 回應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作家簡介/作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家簡介/作品

台長: spark
人氣(370) | 回應(1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蔡素芬
http://www.linkingbooks.com.tw/LNB/author/Author.aspx?ID=0000245

1963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高中開始小說創作,大學起屢獲文學獎項。1993年以《鹽田兒女》獲聯合報長篇小說獎,並改拍為公共電視開台戲劇,隨後1998年出版的第二部《橄欖樹》獲中興文藝獎,2014年完成此系列的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歷時二十年,主題各異、人物相繫的作品系列反映了不同世代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人生處境。

其他主要著作為長篇小說《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海邊》及譯作數本。由於長期擔任媒體文學編輯人,亦編選了《九十四年度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燭光盛宴》獲2009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金鼎獎及多種選書推薦。2014年最新推出的鹽田兒女系列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不僅在讀者的期待下出版,這三部曲也成為作者撰寫長篇小說的新里程。
2014-05-22 12:38:44
茉莉二手書店
2014-05-22 13:50:53
周夢蝶-張香華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691594.shtml

剛認識詩人周夢蝶時,就聽他常引用佛家經典,我很自然的把他和民國初年的數度出家又還俗的蘇曼殊聯想在一起,蘇有首纏綿的〈本事詩〉:「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既而知道周詩人本名周起述,自取筆名夢蝶,頗見嚮往莊生了悟生死的大智大慧之意,油然生出崇仰之心。

全文網址: 芒鞋破缽無人識──孤獨國周夢蝶不孤獨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691594.shtml#ixzz32QItX5iq
Power By udn.com
2014-05-22 14:27:56
周夢蝶-蔡詩萍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717806.shtml#104

然而,人皆有夢,活得越長,夢裡的糾纏與依戀,應該越多吧。過了半百以後的我,如是想著,那周夢蝶九十四歲的人生,越到暮年,他的夢境又如何呢?他在八十四歲左右發表了一首詩〈四月──有人問起我的近況〉:「甚矣甚矣吾衰矣吾衰矣。眼見得/字越寫越小越草/詩越寫越淺,信越寫越短/酒雖飲而不知其味/無夕不夢。夢裡不是雨便是風/卻從不曾出現過蝴蝶」。

全文網址: 如夢、似幻、終不免孤獨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717806.shtml#104#ixzz33gDmXZvo
Power By udn.com
2014-06-04 22:17:11
溫州街的尋鶴人─兼悼李渝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review/detail/4765806b-d524-11e3-9580-ef2804cba5a1/?uuid=4765806b-d524-11e3-9580-ef2804cba5a1

李:中文的準確性和速度是能夠非常驚人的。就速度來說,它可以在有限中載負無限,唐詩是個最明顯的例子。《左傳》、《三國演義》、唐人小說在很短的句子中凝聚時間和空間的能力令人嘆為觀止。唐人小說〈紅線〉裡,在紅線夜潛田承嗣寢帳,偷盜枕下金盒之前,有寫紅線如何從婢女換裝成俠女的一段,不到五十個字,它的明確、快捷、綺麗,叫人只能拜服。緊接下來寫夜行來去,一種推進速度把時間和空間壓縮到了極限,充滿了敘述的勁力,再進一步每行句子就要像鋼絲一樣啪地一聲斷了,這樣的寫法真是充分開發了中文的能量。此外,中文有四聲,有頭、尾韻,要鏗鏘要柔軟綿延都可以,音韻、節奏感都非常強。而且還有字形,例如絞絲邊的字一行排開來,視覺上也是綿密得了不得。
2014-06-06 23:37:17
給菲莉絲的情書-卡夫卡
「……我無法忍受我的工作,因為它與我生命唯一的要求與天職是相違背的。因為我就是文學,更何況其他的我也不想要,我的工作將永遠無法占有我……你或許會問我為何不放棄我的工作――我沒有錢,沒辦法單靠文學工作過日子。對此我只能給出以下的悲慘答覆,我沒有足夠那樣做的力量,所以我發現我應該倒過來,應該盡快地讓這個工作摧毀我才是。」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388&f_SUB_ID=6061&f_ART_ID=516387
2014-06-10 13:35:05
給菲莉絲的情書:卡夫卡的文學告白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年7月3日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時期的布拉格,是猶太商人之子。他曾攻讀文學,後改學法律,1906年自布拉格的德語大學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保險公司。他一生多次與人訂婚又解除婚約,從未結婚。1924年6月3日死於肺結核,享年不滿41歲。

  卡夫卡自中學時期就開始寫作,終身熱愛文學創作。他死前曾請好友馬克思.布洛德(1884~1968)將他全部的書稿銷毀,但布洛德卻違背其遺願,將這些未完成的小說整理出版。其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審判》、《城堡》、《美國》;書信集《給父親的信》、《給菲莉絲的情書》、《給米蓮娜的信》;中短篇小說《蛻變》、《鄉村醫生》、《司爐》、《飢餓藝術家》、《判決》、《流刑地》等。

  卡夫卡的作品一直到去世後才受到矚目,許多作家如沙特、賈西亞.馬奎斯等,均受其影響。後世的「存在主義」、「荒謬劇」、「魔幻寫實」等文學藝術流派,也是由其作品中獲得啟發。波赫士將他的小說翻成西班牙文,對其推崇備至,曾說:「他的作品不受時間限制,或許更是永恆的。卡夫卡是我們這個災難頻仍的奇怪世紀裡偉大的經典作家。」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5948
2014-06-10 13:45:30
法蘭茲·卡夫卡
法蘭茲·卡夫卡一生多次與人訂婚,卻終生未娶。菲莉斯與法蘭茲·卡夫卡戀愛五年,卡夫卡寫給她的500多封信。1914年5月底,卡夫卡與菲莉斯訂婚,7月解除婚約。1917年7月再度訂婚,1917年9月,檢查出患有肺結核,12月又解除婚約。1919年5月卡夫卡與另一位女子尤里雅訂婚,1920年4月又解除婚約。卡夫卡害怕新婚生活會毀掉他的孤獨感,他在日記裡一再表示「女人們充滿性慾,她們天生不貞潔,調情,對我毫無意義……」「性交是對在一起的幸福的懲罰,儘可能過苦行的生活,比一個單身漢更加苦行,對我來說這是忍受婚姻生活惟一可能的道路。可是她呢?」。


http://zh.wikipedia.org/wiki
2014-06-10 14:52:50
簡媜-紅嬰仔
今年,她出版了記錄她懷孕育嬰始末的《紅嬰仔》,從害喜、生產、育嬰、做嬰兒食品到唱囝仔歌等,鉅細靡遺地「喃喃」她的媽媽經。

儘管陶醉於哺育新生命的喜悅,簡媜也曾在事業與家庭兩難中掙扎。她一度痛苦到胃發炎、十二指腸潰瘍,後來她反問自己:「給小孩完整三年的照顧,過分嗎?這三年一本書都沒出,世界也不會垮。」經過這番自我平衡,簡媜豁然開朗,病痛也自然痊癒。

經過三年平凡的家居生活,簡媜體會,女性必須做自己人生的夢想家與建築師。她並不因結婚生子而放棄寫作夢想,她也規劃兩年出一本書的創作速度,控制品質。她深刻了解,她寫作不是為了追求外在的成就,「純粹是內在的意志。」

以一本散文《水問》闖文壇,出了十三本書,簡媜在今年文建會舉辦的台灣文學經典選拔活動中,以散文集《女兒紅》登入三十本經典文學作品的殿堂,與創作前輩張愛玲的《半生緣》、白先勇的《台北人》等名著並列,在所有入選作家當中,簡媜年紀最輕。

從位在二樓的書房陽台看出去,院子裡的九重葛開得很「囂張」。簡媜就在這間滿地是書、可以凝望綠樹成蔭的房間裡,讀書、寫稿。寫作與家庭成為她生命中的樑與柱。

對作家而言,作品就是自己辛苦生下的小孩。雖然寫作生涯暫時得繞道而行,這趟意外的育嬰之旅,在簡媜的文學旅途中,應當是一次「難得歧途」。


http://www.rotary2000.org/PDG/pdg_home/12-Rotary_Family/Reader/16-050217/0-Jin-6.htm
2014-06-12 23:16:08
我的香港迷戀-張曼娟
2014-06-27 15:03:06
楊明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235770

多年前,張藝謀為成都拍了一支宣傳片,喊出「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當時我才剛到成都,覺得這廣告文案未免誇張了些。如今離開成都,來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譽的杭州,卻時常懷念起成都,年前的臘梅,年後的桃花,其實杭州也都有,不一樣的卻是生活情調和氛圍,成都沒有西湖,但成都人耍得安逸,耍得巴適(很好),這便是一種生活智慧。





楊明小檔案

旅居大陸的台灣作家。四川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浙江傳媒學院語文系副教授。擁有纖柔的心思、理性樂觀的思慮、感性細膩的文筆…這些特質在她的文字作品中巧妙融合,形成一股深入讀者心靈的暖流。
2014-07-03 14:40:23
楊明
2014-07-03 14:48:28
聽見心裡的聲音-楊明
楊明

沒事喜歡到處走走。
喜歡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想法。
想像著動人的故事,在現實與夢境中遊走。
出版過「我想說我捨不得」、「愛到情人節」、「抓住愛情的滋味」、「走出荒蕪」等三十餘本書。

在還沒想到更好的方式,
希望用寫作陪伴自己,安靜的活著。


23歲那年,我出版了生平第一本書,到現在已經寫了超過30本書,寫作早已成為一種活著的習慣。但是,這一本書卻和過去的不一樣,它更接近於一個心願,一個和朋友之間的承諾。從高原回來,我剛體驗過生平最嚴重的一次高原反應,在因為缺氧而恍惚的時候,似乎沒什麼是放不下的,平常時時刻刻放在心上的事,那一會兒,完全無法想了。

  捱了一天一夜,終於比較能夠適應,高原反應只剩下頭痛和呼吸急促仍然眷戀不肯離去,我終於有力氣走出旅店,在接近攝氏零度的氣溫,看看傳說中的香格里拉,湛藍的天空一片雲都沒有,清澈的高山湖泊映照出山上轉紅變黃的樹木。

  你所在乎的事,常常並不如你想的那般重要,而那些被你忽略的事,也不是那般微不足道。生活在離天更近的高原上的人,生活特別簡單,這簡單的心情,是生活在繁複都市中的人所嚮往的,只是因為放不下,所以得不到。

  在台北,每隔一段時間,H總會約我一起喝咖啡,緩緩述說彼此的生活,有一回,她剛從西藏回來,談起那裡的孩子,因為一盒彩色蠟筆而雀躍歡喜,H說,我們把生活想得太複雜了,也許你可以寫一本書,寫下喝咖啡時你和我說的這些話,當壞情緒愈來愈多時,應該有些貼心話可以來安慰。
  其實,H安慰我得時候多過我安慰她的時候,她和我一樣,雙魚座,很多心事都沒法說出口。在我去看過高原上的天空後,更明白了這一點,從西藏回來時的她,還有她的心情。

  在H的提議下,我開始寫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三年,與其說是寫給H,更像是寫給自己,困頓的時候,平靜的片刻,旅途中的休憩,忙碌時的空檔,紀錄下和自己的對話,我試著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讓自己安靜下來,和自己說些貼心話。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31867
2014-07-08 13:37:32
酸甜江南-楊明
http://www.chiuko.com.tw/book.php?book=preface&bookID=3219#a1

中學時,因為喜歡中國古典詩詞,遂對江南生出一種特殊的情懷,楊柳岸的離別,青石板的思念,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煙花三月的浪蕩,落魄江湖的惆悵……沒去過江南的我對那一片水鄉浮想聯翩,這樣的想望中有白居易有蘇東坡,有柳永有李叔同,甚至揉雜了紅樓夢裡大觀園的生活情趣,一種純中國式的精緻,亭臺樓閣,細瓷碗碟,繡花裙襖交織堆疊。那時候,錦繡出版社印製了一套書,書裡全是精美的大陸風景照片,那套書的售價對一個中學生來說頗高,我的零用錢平日早已買各種無用瑣碎小物花掉了,一向對女孩留意的可愛配件沒興趣的同學CS,看到報上賣書的廣告,大手筆地買下了整套書。書寄來後,我向她借,其中一本《煙雨江南》,照片中的湖光山色,青瓦白牆,綠柳紅荷,雕窗迴廊,具體了我心中勾繪的江南,那書我一借數年,不想還了,CS也從不問我。
2014-07-25 13:02:28
買舊書
2014-10-22 22:09: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