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25 22:20:48| 人氣4,53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重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一直都在說,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部我很喜歡的小說,最近重讀,感受尤深。我們在生命裡遇到的、追求的,也許都太沉重,於是我們都希望追求一種「輕」的狀態,以為不用卸下責任,人生可以變得輕鬆。可是,在愛情裡、在人生裡,大概總有些「輕」是我們所不能承受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人生裡,我們必需要承擔某一些沉重,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愛情,是沉重的,但當卸下了這份沉重,那種「輕」卻是我們所不能承受的。

 

只是,當我們接受不了活在那份「輕」的時候,我們卻同時對那份失去過的沉重感到抗拒。大概我們在愛情的世界裡,永遠都不能好好的待在同一個狀態之上、好好的活於現在。

 

現在的你,喜歡沉重還是輕﹖

 

由重至輕,由輕到重,都是難以適應的過渡,都需要莫大的勇氣。熬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過渡後,現在我們還剩下有多少勇氣去適應與面對未來的過渡﹖ 到勇氣用盡的時候,我想我們應該再無法承受任何沉重或者輕了。那麼,我們的人生會變成怎樣了啦﹖不知道,但這實在是我再想不下去的問題了。

 

故事由兩個男主角與兩個女主角中間的關係所編成:

 

女主角對愛情有一份不能釋懷的沉重,但嚮往一份不適合自己的「輕」。她背叛過自己深愛的男人,因為那個男人曾經想她死,也有很多其他女人,但她自己卻受不了那種背叛的罪疚感,也知道自己的人生並不屬於「輕」的那一種。她對每一種感情都懷有一份無比的執着-她愛她的男人、國家、狗 (卡列寧)......但她卻不知道她那份執着的由來,於是在死之前的幾天,她仍在分析、思考自己的感情,直至她的卡列寧離開了、男人變老了,她才明白她那「沉重」的原因-她終於明白自己是的的確確地愛她的男人,而且那份愛並不是恨。她執着,但她沒有幸福過(除了死前的幾天)。

 

另一個女主角的人生沒有認真的在任何地方(甚至男人)待過,她的人生就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她沒有投入,是一種「輕」的態度。可是,她心裡卻暗地裡追求「沉重」,只是她到死卻仍然背叛着自己這份對「沉重」的追求。到最後,她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但同時她卻沒有認同過這世界的任何東西,她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拒絕外在的一切好與壞;她有自己的美學觀點,有自己的價值觀,她不會理會別人的生活、命運與感受,彷彿她創造了只屬於她自己的一個國度,永遠孤獨地生活。她不執着於現世的一切,只執着自己那份無根的追求,但她也沒有幸福過,因為她到死的一天也不了解幸福。

 

男主角在「輕」與「重」中間遊走,他接受命運那種「非如此不可」的安排,卻對命運那一連串偶然所給他的一切感到不滿,他反抗、他淪落、他失意、他再適應、他再淪落...他的人生由一連串的矛盾所組成-他討厭媚俗,但他卻有點俗不可耐;他有主見,但他卻經後悔......他活在「輕」與「重」中間,也是一個人生的矛盾,而這個矛盾,折騰了他的一生。他最後都沒有在「輕」與「重」中間作取捨,但命運卻給他安排了「重」,然後讓他看到享受了短暫的幸福。

 

另一個男主角曾經活在「沉重」的枷鎖中,但他為了一個「輕」的女人 (上面的第二個女主角而擺脫了那個枷鎖,希望有一個新開始,可是他被背叛了,因為他愛上了一個討厭承諾的女人 (這對那個「輕」的女人太沉重了),結果他被命運安排了一個「輕」人生,他一次又一次地擺脫命運給他的沉重,但他最後卻發覺那些反抗、掙扎、擺脫是多餘的,因為他的人生不曾希望「輕」過...到時後,他也許是幸福的,但他的幸福是無奈的-這也是上天給他的安排,他接受了,所以他得到了被安排的幸福。

 

我們的命運也會是這樣子嗎﹖我們能夠真正擁有幸福嗎﹖

 

我很喜歡這部小說,尤其是最後一章《卡列寧的微笑》。米蘭‧昆德拉寫的對,「人類的時間不會走圓圈,而是直線前進。這正是一類得不到幸福的緣故,因為幸福就是渴望重複。」我現在並不幸福,因為我還是在向前走,但我也明白,我想的只是重複。

 




台長: fttf
人氣(4,53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書介 |
此分類上一篇:《愛情,沒那麼美好》

米兒
幸福未必僅限於某一種重複。因為幸福是一種人內心的狀態,是一種平衡的心境。一種恬然的淡定與自在的愉悅。

*節錄托爾斯泰的話來說:

幸福,不在於肉體不痛苦,或不死亡。

而在於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保持自己在任何環境中的平衡。怡然地意識到自己理性的存在,意識到:一切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事情的發生都是不可避免的。

更主要的是,我們知道:我們沒有違背自己的良知和理智,而這是人的最高天賦,是真理的泉源。

---------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納穆提說:

我們所存在的這個世界是由人的內心所投射出來的。這句話在我看來是真真確確的,跟中國的老祖宗所言"心裡有神,人人皆佛;心裡有魔,萬物均鬼"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復一日,太陽從東方升起,看似重複,但其實不可能一樣。你我每次的微笑看似相同,要仔細研究起來,還真有所相異。何況,我們每個人的心境是時刻在變化著呀。

原本,這世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那麼,如果真要渴望重複,只會像黃狗追尾巴,只是徒然費工。你說是嗎?

.^_^.
2012-11-13 09:19: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