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22 04:52:57| 人氣44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子資料的運用與評估(書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1. 網際網路並不是一個網路系統,他是透過不同的網路系統互相連接起來的網路網,用以提供網路服務。(http://www.moe.gov.tw/tanet/tan-intro/l.html
2. 美國國防部於一九六九年為應付戰爭緊急狀態,增加間接電腦網路間的聯繫功能,發展出通訊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以規範不同的作業模式。之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推廣至全球與此網路連線,漸次成為目前通稱的Internet。
3. 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由波勒斯李(Tim Berners-Lee)於一九八九年在瑞士「高能物理研究所」(CERN)提出研發,由NeXT公司於一九九零年完成商業軟體,於「Hypertext9」研討會中發表。此時的全球資訊網具備「圖、文、聲、動畫、視訊」於一體的多媒體,結合網際網路廣佈世界。
4. 我國以台灣學術網路(http://www.moe.gov.tw/tanet/tanetl.html)、中活電信的HiNet與資策會SeedNet為較大網路系統提供者。
第一節 網路資訊對學術之重要性
一、 網際網路之優點
(一) 突破空間的限制
(二) 縮短時間的消耗
(三) 節省資源成本
二、 網際網路(Internet)的認識
1. 電子郵件(E-Mail)
2. 遠程終端服務(Tenet)
3. 檔案傳輸服務(FTP)
4. 網路新聞服務(Netnews)
5. 多人談話系統(IRC)
6. 檔案查詢系統(Archie)
7. 小田鼠文件擷取系統(Gopher)
8. 電子布告欄(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 )
9. 全球資訊網
第二節 評估網頁資訊的策略
一、 評估網頁資訊的原因
(一) 資訊品質參差不齊
(二) 資訊精確度不夠明確
(三) 資訊特性龐雜
(四) 擴大學術研究可用的資源類型與範圍
二、 網頁資訊評估策略
(一) 倡議型網頁的檢查表
1. 如何辨識出一個倡議型網頁
2. 評估倡議型網頁的標準
標準一:權威性
標準二:正確性
標準三:客觀性
標準四:立即性
標準五:涵蓋範圍
(二)商業/行銷型網頁檢查表
1.如何辨識出一個商業/行銷型網頁
2.評估商業/行銷型網頁的標準
標準一:權威性
標準二:正確性
標準三:客觀性
標準四:立即性
標準五:涵蓋範圍
(三)新聞型的網頁檢查表
1.如何辨識出一個新聞型網頁
2.新聞型網頁必須問的問題
標準一:權威性
標準二:正確性
標準三:客觀性
標準四:立即性
標準五:涵蓋範圍
(四)資訊型的網頁檢查表
1.如何辨識出一個資訊型網頁
2.資訊型網頁的標準
標準一:權威性
標準二:正確性
標準三:客觀性
標準四:立即性
標準五:涵蓋範圍
(五)個人網頁檢查表
3. 如何辨識出一個個人網頁
4. 評估個人網頁的標準
標準一:權威性
標準二:正確性
標準三:客觀性
標準四:立即性
標準五:涵蓋範圍
第三節 網路問卷的應用
E-Mail BBS WWW
1. 功能與限制:前提是受訪者必須有EMAIL位置。多屬於年輕人。
2. 運用方式的人:
A. 設計問卷。
B. 探知受訪者EMAIL位置。
C. 用EMAIL寄發問卷。
D. 等回收問卷。 1.功能與限制:可以公告和寄發郵件,但是重複接受問卷調查機率高。樣本集中在使用BBS的人。
2.運用方式:將問卷內容以公告方式刊登。
PS:難以控制樣本回收數。BBS族群樣本是否能夠代表樣本母體? 1.功能與限制:
A.可刊載與回收問卷並且可以簡易系統分析功能。
B.控制使用者IP杜絕重複投票。
C.利用核發密碼方式,達到人數控制。
D.運用密碼和WWW配合,達到多次接續受訪問。
E.運用多媒體功能使受訪者瞭解研究目的。
2.提供簡易問卷調查的網站:(P.235)附表3-7


第四節 如何引述網路上的資料來源
取得到的資訊如何轉化成學術引述成為問題。目前雖然不是完全取得共識,但是已經有多學致力取得線上引述式的累積知識,如附表3-10,基本上有MLA格式(如附表3-11)和美國心理學會認可的APA格式(如附表3-12)兩種。
PS:URL(Uniform Resource Loator)代表每一個文件在Internet上的地址或位置。
P.326附表3-9 URL的基本格式。

台長: 菲歐娜
人氣(445)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關於台灣文學 |
此分類下一篇:俄國形式主義和英美新批評 之比較
此分類上一篇:Lawrence Neuman《當代社會研究法》(書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