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21 00:28:18| 人氣2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先在交代另一件事的,寫著寫著,一切變得難以收拾,且讓我保留原先的意旨,它們得另立篇章,容後再續,或有緣再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斷至此沒有接續,因為對於劉奶奶的熱情已交代至此,熱情消耗完了,原先想說的,郤無法吞吐。再者,後來因事想讓朋友看報台中其中一篇東西,自己先點閱了看,郤是無法料想的震驚。那樣忸怩的文字,根本不是我的語氣,不是我的語法,它們像毛毛蟲似不自然的、尷尬的蠕動。我的文字潔癖下意識告訴我把蕪雜的都刪了,我的回憶潔癖逼視我,要我把所謂不潔者剔除,不要再輕易寫任何文字。對於重視的事,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則,就任其荒蕪!(我不能污辱它,我不能)然而,一做可能就是把整個報台連根拔起清除待盡。
(學弟,即使我不愛聲韻不愛文字學不愛禮記不愛……數不盡,但你敢再說我不愛中文,看看是什麼下場~嘿嘿~~)

於是它們是仍舊像現在這樣半身不遂的活者。

現實告訴我不可以再作完美主義公主,or what you get is just “pain”。


最近為了台文史的報告在看白先勇的一些小說與散記,心中有了一些衝擊。白先勇在赴走求學後進入了作家工作坊,這段期間他在寫作技巧與理論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知識積累。他認為,寫作內容固然是重要的,但技巧郤是表現內容的一個很重要的媒介。沒有採用良好的寫作技巧,再好的內容也是枉然,也是突顯不出來的。也因著他對於理論的研讀與磨練,他的作品在此後圓熟了起來。他也提到中國文學對此一直以來的忽視,「技巧」被認為是有「雕蟲小技」或「巧言令色」的負面意味。中國人一向重視內容,他們要文以載道!事實上,技巧不止如此而已。


然而,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填志願時全填了中文系是為了什麼?

我一直認為文章內容是體驗,是思考,是生活而來的,固然不是教學所能直接授受的,那麼理論呢?具體的形式呢?技巧呢?架構呢?

為什麼中文系沒教我這些?(就連散文課也沒有!)

不要只是教我美,不要只是教我傷春悲秋,它們太泛濫了,簡直要將我淹沒,到頭來只是空泛的虛無!

我想過最好的研究文章形式架構的方法就是自修,一字一句一個段落一個章節的去分析,去釐清,
然而我郤也需要指點迷津,我需要導航者,
(否則我何不休學,自己研讀??)
(對不起,又激動了)

也許一開始就太偏執,從大一起,選課時就只想選那些功利的,可能可以幫助我的寫作的課程。或者心理上總會安慰自己,那亦與寫作相關。寫作是觸類旁通的,理論上,是一點也沒有錯。

然而,我的寫作技巧只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在後退。我知道的。

到現在,我仍不能在寫作前搭建出鷹架來,而總是隨意漫行,好的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壞的話,到了結尾,就只有死路一條。

是架構的問題。

上次回家,無意中又翻出高中時校刊的作品。自覺作品是可笑的,思想是幼稚了點,然而,仔細閱讀其餖飣字句,辭藻的繁複度不劣於現在,文章架構和現在的漫天飛墨沒兩樣,

是的,一點進步也沒有。

高中時年年盼望著校內文藝獎和國文抽考上台領獎,
(然而,那只是“高中程度”以及“小學校”)
(並且懷疑是為了國文造詣的肯定還是虛榮)
大一時教授的愛戴與糊塗的在系上作文比賽抱了獎,
竟也敝帚自珍起來。
我試著投稿到報上,
報社缺稿缺得兇倒也用了幾篇,
然後,就是永無止盡的退稿。退稿。以及退稿。

我想,要當一個作家,他必須是個文字天才,否則就要有一顆很強的心臟。
(雖然,我從沒想過要當作家)


我很清楚自己有幾兩重。我看見自己的貧乏。尤其在轉學了以後。

是的,我變得很沒自信,是最近才驚覺的事。
我很壓抑。

即使在課業上得到還不錯的名次或是分數,那又怎樣,我知道那代表不了什麼,
而且也漸漸不在乎那些。我不做那些只為了加分或分數高的無聊把戯,我只在乎我到底學得了什麼,什麼是對我有所助益的,那是不是我有興趣而可能會受用一生的。
我甚至很欣賞那些衡量課程好壞才決定要不要去上課(或蹺課)的人,我打從心底欣賞他們的鑑賞力,並且亦步亦趨。(教授我對不起你們)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認同的問題,對於人的認同,對於學科的認同(除了做報告或考試不得已,我竟不再念中文系的書了,我有著不得已與對中文背叛的壓力)對於系上的認同,以及別人給予我的認同。我在種種夾縫中作無聲的吶喊。
我並無意要否定政大的一切,我也喜歡政大的朋友,他們很有才華很可愛;很感謝政大給我的知識的上進心,這恐怕是改變我最多的;也自認政大給我了很大成長,(寫至此,我竟想起白先勇描述自己留學時心境時所引用的詩句: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如果不是轉學,我可能就這麼安逸地混沌地過下去了,也可能永遠看不到井外的世界;我也無意無限上綱的恭維輔大生活,它們並不完美,甚至也帶了點殘缺,

然而它乾淨純美,

那時我們有我們自己的信仰,我們崇拜無私的奉獻。

「我覺得我變自私了。」再見到他們,我對朋友這樣報赧地說著。

冬夜裡和朋友坐在中美堂階前,耶誕前夕樹際間垂掛成幕的小燈泡隨風搖曳,校園的鐘聲響起,很悠長緩慢的,

我知道我是忘不了的。

再回到輔大,就只有寬容的安慰。

我知道一年,就已經很足夠了。




那天,對以前社團的學弟激奮地辯明著自己對文學的忠心,就像被污辱的恥痛。(連我自己也嚇一跳,我想,學弟也被嚇一跳吧!)
最後,我幾乎氣極敗壞義憤填膺,好似在說,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某某某此生此世......





我知道何處是我的原鄉,即使峰迴路轉,總有一天,路子繞來繞去繞來繞去,最後還是會回到同一落佳美之地。



台長: fiona
人氣(2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