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27 23:49:49| 人氣1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片市場觀察的八個建議出路」(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5.「低價促銷」:

院線片通常票價在200到250之間,讓觀眾肯掏錢去看的大部分都是好萊塢的電影,國片在這’方面根本不能對抗,在上映管道不足的情形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薄利多銷,若電影本身是能對觀眾產生共鳴的,在口耳相傳與票價低廉的情形下,肯定會對電影工業有實質上的幫助,「藍色大門」與「你那邊幾點」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時去戲院看票價只要190,校園巡迴與預售票也只要150,這都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6.「提昇電影文化」:

南北電影文化差距造成對於國片認知上的落差,為什麼這樣講呢?看看國內,哪一片不是以北部為首要據點,首映一定是在台北,不僅僅是國片,就連片商引進的非好萊塢外語片,大都也都只在台北上映。蔡明亮、張作驥是藉由環島輪流的方式介紹他們的作品,而行程則是由北到南,在這樣的情形下,南部的觀眾常有不平之聲,甚至造成對於國片的誤解,不僅僅是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有些人認為國片根本無法在南部見到。在電影業者搶攻大台北市場的同時,卻忽略了更廣大的南部觀眾群,個人認為電影業者對於觀眾群的鎖定,必須要能顧及更多方的考量。而台灣電影在國際間經常得獎,而消費者心理卻想的是得獎的電影我根本看不懂,也提不起興趣去看。台灣的電影不是不好,而是藝術性質過高,以至於曲高和寡。提昇電影文化的措施目前已有動作,新竹有影像博物館,高雄新蓋好的電影圖書館,台北與台中也紛紛有專門的藝術電影放映戲院,使得觀眾有更多的管道可以接觸到國片,自身的觀影能力提高之後,有可能對於國片會有另外一番的看法。

7.「與觀眾友好」:

與觀眾友好的意思有二,第一是走入群眾間,即導演或演員在映演自身電影的時候,能夠到場與觀眾面對面的討論,如此一來,不僅觀眾高興,電影工作者也能更了解觀眾的心聲;第二則是題材類型,冗長沉重的電影已不受到觀眾的喜愛,好萊塢電影大舉入侵,觀眾的胃口也被越養越大,快節奏,敘事誇張化的風格普遍受到歡迎,國片必須能夠製作與觀眾產生共鳴的電影,藉此降低門檻,吸引消費者。

8.「垂直整合」:

製片、發行、映演為電影生產三部曲,而台灣電影在製作完畢之後,往往必須排檔上映,有些影片要是排不上檔期,甚至永無見光之日。在這樣的崩壞體制之下,國片要在台上映,往往會先到幾個大影展參展,露露臉、打打知名度,也趁機作免費的宣傳廣告,要是得了大獎,也就揚名世界。所以大部分國片都是外國人先看完了,接著才輪到台灣的觀眾們,國片居然不是給國人先觀賞,這真是極大的諷刺。而美商戲院環繞,華納威秀、國賓影城、UCI派拉蒙影城,這三家外商戲院紛紛以氣派、享受、舒適等口號招攬顧客,看看這些戲院所上映的影片,清一色不外乎是美商好萊塢所發行的影片,正是台灣電影目前所面的大敵,而在強力宣傳廣告之與年輕世代消費能力的增加之下,這些影城往往高朋滿座。如此一來養大了消費者的胃口,好萊塢商業鉅片一直來,國片卻苦苦無法排上檔。
台北光點的成立有著領導帶動的意味,但僅只台北,台灣電影工業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垂直整合制度,才能改善目前困境。

P.S 希望大家手牽手以行動支持國片!
台灣電影加油!
(全文完)

台長: 阿木阿
人氣(1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