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2 10:37:46| 人氣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沉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沉靜是一種妙悟之境。當黃昏之際,你信步走入郊外的山中,於凝眸的一瞬,你會驚覺紅風衣在竹林中一閃而沒,一路奔騰喧嘩的瀑布竟爾了無聲息,懸而不瀉;你會發現林中小路是徑天然的垂釣者,穿林而上,沿坡而下、遇風而舞,隨處都可釣起一串鳥鳴。當然,這份沉靜而神秘的感覺會使你不由自主地隨鳥聲而深入,而卓立山頂,看一天暮色悄然奏成一支簫管,看突至的穎悟化作山下的燈火漸次點燃。
所有的困惑、煩惱如泥沙混濁的溪流,在這份沉靜的愉悅裏,在大自然的啟迪與撫慰中,淡而化去。
當夜闌人靜,你獨伏陽臺,默默地俯瞰。星光流動於無邊的天穹。是誰搖動那一株桂樹?模糊的斧聲遠自月宮,依稀的燈火卻晃蕩出沉靜的詩思。不知是遠路還是近水,都這麼沉浮明滅,夜已深沉。即如那只喜吠的犬,這時怕也臥在牆角籬邊,開始夢見寵它的女主人拽著長裙踏月而來。當此時,所有外界的喧囂都已止息,所有世事紛擾都已遠離,一天狂放的心緒象匣中劍合入寧謐的鞘中,入耳蛙聲疏落,流水如訴,縱心馳駿馬,也突不破這種幸福的茫然。在這個時候人無論是強者或是庸常之輩,都會有一刻甜蜜的感傷,甚至無端地啜泣。天邊之月便會如野渡之舟,渡一顆頓悟之心去上體天聽,去回味人生,去親近依稀可聞的彼岸。
国国              (二)
沉靜是一種文化積澱。她的外化是甘於寂寞,不動聲色;她的內核是沈著自信,默默進取,容納一切又超越一切。漫步在當代藝術的街頭,我常自琢磨,城市的耳朵需要什麼?在狂奔如馬、激揚如雷、強烈卻未免喧囂、華麗卻未免矯飾、禮贊卻未免直白的當代歌潮中,我們自己的聲音在哪里?走進書店穿行在各色裝潢俏麗的書籍的森林,我饑渴的心靈卻找不到酣暢一飲的甘泉。當唐宋詩詞的盛世繁華成為了遙遠的絕響,“五四”飛揚的個性已成昨日黃花;當那麼多的文字垃圾伴隨那麼多自我感覺良好的互相吹捧在沾沾自喜,在沐猴而冠,我常自嗟歎,那些追風逐雲、浮光掠影,僅僅滿足於踏花歸來馬蹄香的匆匆行者,如果沒有一顆甘於寂寞、淡泊名利的沉靜的心,何以克制浮躁、博採眾長,將繼承、移植、創新有機地融為一體,將智慧與詩思的芽苗長成俯瞰世界的參天大樹。
先有靜、才有動。先有沉靜的雅量,才能榮辱不驚,默默進取;先有沉靜的襟懷,才能卓爾不群,自成大家。有人說文化巨匠的崛起,必得益於不動聲色、沉靜悟察的超然之境和悲憫眾生的現實關懷,斯言誠哉信哉。
(三)
沉靜是一種人生的姿態。沉靜不是出世,而是“采菊東籬下”的那份悠然,沉靜不是冷漠,而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那份灑脫。沉靜與年齡無關,卻與閱歷結緣。閱世越多,體會越深。倘記憶之閘拉起,沉靜會助你把持住一顆平常心。那些失之交臂的遺憾,那些有意無意的錯失;那些目睹了他人春風得意後的豔羨、自卑、甚至嫉妒,都會在沉靜的提示下一笑相忘。因為,一切都是句號,一切又是起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憂樂迴圈風水輪轉,其妙諦不在結局,而在過程。只要自己曾全力付出,就安之若素,問心無愧。沉靜在此時,於內是自持、自省、自重、自強;于外,是安祥的氣度、沈著的步履,是嚴師,益友,以及一雙脈脈無語的眼睛……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