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2 22:36:40| 人氣2,0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態危機》沉船三年 阿瑪斯號持續破壞墾丁生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說:阿瑪斯號貨輪擱淺漏油事件發生迄今已三年多,貨輪殘骸與鐵礦砂仍持續破壞墾丁海底生態,並未如官員所稱形成人工魚礁;強勁海流帶動殘骸四處滾動,不但破壞珊瑚礁,也危及漁民作業安全。照片/柯金源提供,禁止轉載)

希臘籍阿瑪斯號貨輪擱淺漏油事件迄今三年多,擱淺海底的船體殘骸與鐵礦砂仍持續破壞墾丁海底生態,公視紀錄片製作人柯金源日前潛入龍坑海域,發現大量殘骸隨著海流四處滾動,不但對當地珊瑚生態造成二次破壞,也危及漁民作業安全。

柯金源觀察,阿瑪斯號殘骸在海底受強勁海流衝撞三年多後,主要裂解成六截、十七塊大殘骸,以及難以計算的大小鐵片,船體外形已無法看出,這些殘骸鐵片隨著潮流或海浪四處移動,散布離岸約一至一點四公里,水深十至十六米間的區域。

柯金源指出,這些殘骸鐵片隨著浪潮翻滾、衝撞,除了刮除附近礁岩上的生物及活珊瑚外,總共八萬多噸的鐵礦砂及金屬船殼受到海水腐蝕,已產生大量的鏽水與金屬離子,持續汙染當地海域水質與破壞海底生態。

柯金源說,早在去年,他就建議政府應儘速將殘骸與鐵礦砂清除,但官員答覆,船貨移除經費四百多萬美元已快用光,已無其他預算可處理,何況這些殘骸與鐵礦砂留在海底,可以當做人工魚礁,反而有助恢復漁業資源。

柯金源為駁斥官員謬論,上月底再度潛入龍坑海域拍照找證據。他發現大部分殘骸鐵片因四處滾動,上面充滿了刮痕,植物與珊瑚根本無法附生,正符合「滾石不生苔」,而這顆滾石不但無法生苔,反而還四處衝撞破壞其他珊瑚。

柯金源也發現,海底的鐵礦砂除少數凝結成塊狀,絕大部分仍隨海流四處漂移,又覆蓋其他區域的海底珊瑚與植物,阻絕光線。

柯金源指出,阿瑪斯號事件凸顯政府各部門整合協調不足的問題,監察院為此還糾正環保署與交通部,但政府未記取教訓,對處理後續汙染問題上仍相互推託;他呼籲政府擺脫駝鳥心態,不要以為海面上油汙除盡,生態就可恢復,而忽略海面下仍持續上演的生態危機。

備註:公視新聞五月十三日晚間將播映阿瑪斯號沉船後續追蹤報導,歡迎收看

《轉載》阿瑪斯「未破壞生態」?保險公司仍監測我方卻粉飾太平
【2004-05-11/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戴昌鳳/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台北市)

三年多前,希臘籍阿瑪斯號貨輪在墾丁國家公園龍坑海域擱淺漏油,引起舉國關注,導致當時的環保署林俊義署長下台,數十人遭行政處分。但是三年半以來,我們似乎並未從這件重大海洋汙染事件中學到教訓,實在令人遺憾。

油汙染事件發生之初,當時的林署長在事實未明之際宣稱:「海面上若有任何油汙,我就把它喝下去。」結果卻見一波波的油汙不斷沖向沿岸珊瑚礁區,而在眾聲譁然之際,林署長黯然下台。接任的郝龍斌署長上任之初巡視墾丁油汙染地區,也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信誓旦旦宣稱「阿瑪斯號的任何一顆螺絲都要把它收回來」,然而,三年過去了,阿瑪斯號所有的船體殘骸與鐵礦砂仍躺在海底,我們似乎連顆螺絲都沒有收回來。隨著時間飛逝,郝署長辭職了,阿瑪斯號汙染事件離我們愈來愈遠,很少人再想起海洋受傷的往事。

事實上,真正汙染在阿瑪斯號沉沒海底時才開始。三年多來,受傷的海洋生態和被破壞的珊瑚礁從來就沒有復原;阿瑪斯號船體殘骸散佈海底,隨著海流和波浪來回衝撞珊瑚礁區,鐵礦砂覆蓋在珊瑚礁上,宛如一望無際的黑色沙漠,所到之處海洋底棲生物無一倖存,海洋生態遭受綿延不絕的破壞。

如今媒體披露後,環保署張祖恩署長卻說:我們一直在監測,並未發現對海洋生態造成破壞。實際的情形是,監測計畫在進行二年之後,就因「經費短缺」而停擺,目前並無任何針對該海域生態而進行的生態監測;反而是阿瑪斯號的保險公司持續聘請新加坡籍專家,每年至龍坑海域進行監測調查。

至於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只要到該處海底去看一眼,或者觀看現場拍攝的影片,都會怵目驚心。現在的海底汙染和生態破壞,比起三年多前海岸油汙遍佈,只有過之無不及,怎麼說「未破壞生態」?

今年四月中旬,本人到墾丁出差,巧遇新加坡籍專家在做阿瑪斯號的海洋生態監測,看到他們的敬業態度,讓人非常汗顏。三年多來,他們有相當完整的資料,雖然他們知道船體殘骸與鐵礦砂對珊瑚礁生態破壞的嚴重性,但站在保險公司立場,他們只談對雇主有利的事情,絕對不願提供負面的資料。反觀我們對自己海域發生的汙染事件,沒有監測、缺乏證據,又沒有正確的評估,如何要求賠償?

如果我們依然用粉飾太平的鴕鳥心態,去面對環境、處理環境汙染的問題,恐怕台灣的環境汙染將永無解決或減輕之日。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2,0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