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4 00:25:37| 人氣2,2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反對歧視外縣市考生的不公不義教甄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報載,今年雲林教甄複試時,口試委員問考生:「濁水溪有什麼?」考生不知道應該會有什麼,所以回答「有魚!」(答案應該是濁水米)結果委員們都笑起來。另一位考生被問到「朝天宮在哪裡?」她根本不知道,只能搖頭以對。讓筆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上兩位考生面試已經注定出局,只因為他們不是雲林人。

評審委員一定不知道,參加教甄是一種痛苦的折磨,不僅要熟讀教育科目到滾瓜爛熟的地步,並且為了那區區十分鐘的試教、面試,事先演練、編寫流程數十次,只為了爭取那一年一次僧多粥少的教職。台灣就這麼小,流浪教師全省考透透已經很辛苦了,而愈來愈多的縣市卻開始排擠外縣市考生的權利。

像雲林這樣用口試區分「敵我」(是否在地人),算是暗中排擠,更有縣市光明正大用加考「地方文史」來排擠外縣市考生,反正人浮於事,如果想求得一名半職,多少規定,考生也只能默默接受,心中卻吶喊:「地方文史考得好不一定是好老師。老師的教育理念重要,還是會背書重要?」現在南部縣市教甄幾乎都加考地方文史,排外現象日益嚴重,而教育部對此就像隻大恐龍一樣,反應永遠慢半拍。

更有縣市直接「橫柴入灶」,把違憲的事拿到抬面上操作,今年雲林縣國小代理老師甄選簡章甚至訂定「設籍加分」條款,明顯違反憲法「中華民國國民不分地區… 一律平等」,引起外縣市考生強烈反彈,還好在甄試前緊急喊停,回歸公平競爭,但雲林教育局竟表示「為保障學童的教育品質,明年將再向教育部爭取『設籍加分』,讓真正有心奉獻雲林杏壇的老師出線。」

此話差矣!為了保障學童的教育品質,那麼全國流浪教師湧向雲林時,雲林應該張開雙手歡迎,精挑細選,選出最有教育愛、最佳教學技巧的好老師,而不是蓋起高牆,把外縣市考生擋在門外,李斯〈諫逐客書〉曾說:「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愿忠者眾。」好老師並不只限產於雲林,雲林又何必阻人於千里之外,「設籍加分」是一種歧視外縣市考生,也是陷雲林考生於不義的卑劣手段,萬一真的實施,結果雲林考生加分後還是考輸其他縣市,那麼雲林的面子往哪裡擺?

原住民升學考試均有加分優待,大家都沒有異議,因為他們屬於經濟、文化上的弱勢族群,對他們應寬容以對,雲林考生參加全國升學考試也從未獲得加分禮遇,為何求職考試必須享有特殊待遇,筆者認為雲林考生應努力讀書、充實自己,以期在家鄉的教甄中脫穎而出,而雲林考生心中應該也是希望參加一場公平競爭,而非保護自家人的不公不義教甄。

因此,今年「設籍加分」條款被否決,這是一項遲來的正義,但我們必須密切觀察明年的演變,劉墉說:「所有的規定、原則都可以用『慢慢偷渡』的方式來打破。只要你不干涉,就是默許;只要你沒察覺,他就得到既有的利益;只要他穩住這一步,就開始下一步。」如果明年代理教師「設籍加分」一旦通過,後年就有可能會延伸到正式教師的教甄,不可不防。

深入探究縣市主張保護主義的理由,不外乎2點,一是流動性大,二認識鄉土,其實都不是正當理由,當應試老師愈多,學校愈能夠徵選出全國最好的老師,地方應該想辦法留住好老師,而不是怪罪老師考上後幾年轉調其他縣市,憲法保障人民居住遷徙的自由,老師想介聘走人是生涯規劃,不能成為外縣市考生的原罪,更何況老師介聘更有機會讓在外地工作的本地老師有機會回鄉教書,或者是把缺額空出來舉辦下一次教師甄試,本地考生每年都有機會參加,只要實力夠,總會有一年考得上。

第二,「大頭們」總是有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宣稱為了配合鄉土教學,外縣市老師又不懂地方特色,怎麼能融入教學?這種偏見竟然被容許存在於二十一世紀,真是可笑!台灣就這麼小,為什麼還要分彼此,現在交通方便,南北來往便利,只要幾小時的車程就能跨越好幾個縣市,如果全校都是本地人,每位老師都只懂地方特色,沒有人教學生認識台灣其他地方的特色、物產,豈不是國民教育版的愚民政策?筆者呼籲「大頭們」認清現實吧!學校如果只願意吸收在地人,最後的下場就是近親繁殖,教育變成一攤不會流動的死水。

文化來到世界的目的是促成交流,排除沉痼障礙用的,傳遞文化的教育放棄澆灌玫瑰,卻選擇灌溉荊棘,讓荊棘滋生成一道綿密醜陋的保護網,待在保護網的人或許很高興,但他把自己關在裡面,失去競爭力,也讓自己沒有成長的空間,真是可悲。

濁水溪真無辜,它滾滾溪水灌溉雲林廣袤田田,滋養全國人民,不取分文回報,卻被拿來當考題,作為排擠外地考生的工具,力不從心的考生不禁要問:「我也是吃濁水溪米長大的,為什麼把我當成外人?」

話說回來,如果這題的答案真的是米,那這個評審顯然過於固執僵化,不願接受其他具創意的答案,只會回答標準答案的考生,錄取後,又如何能勝任讓學生思想馳騁的老師呢?當各縣市舉辦教師甄試都朝著公平、公正、公開方向努力,竟然有人開教育倒車,橫衝直撞,不顧公義,只想著維護自己的私欲,劉墉曾說:「無論你如何澹泊,無論你如何『不喜歡跟人爭』,當你遇到不平,一定要表態,否則你非但不會被尊重,而且可能被歧視。」因此筆者呼籲教育部,出面管管各縣市各立山頭的教育亂象,比照高普考,統一全國教甄時間,禁止不公不義的「設籍加分」條款,以維護教甄的公平、公正、公開。

後記:筆者對教甄保護主義深惡痛絕,有一年,筆者參加獨招(還真是「毒」),報到後,學校臨時蠻橫地更改簡章,一天考程改為兩天,將筆試、面試、試教總成績取第一名,改為取總成績前六名,第二天讓六位考生再考一次。那天,筆者坐在面試教室外,聽到裡面主考官與考生用客家話談笑風生,心裡只想著:「難道我漏看簡章了?沒有規定要講客家話呀…」

台長: 犬儒汪汪
人氣(2,286)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教育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談補救教學
此分類上一篇:如何不花大錢讓國文考高分?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