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1 18:14:12| 人氣1,58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SWOT分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四個字的組合,可算是企管系學生的ABC了,甚至不是讀管理的人都能朗朗上口。可是說真的,我很怕看到這四個字,特別是在各種報告、學生的入學申請資料、或是商業文件中,我只要一看到它,我就頭痛。
頭痛的原因,便是它被誤用與擴大其效能了。在管理實務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我的「人力資源策略」是……、我將採用「藍海策略」……、為了要「從A到A+」,所以我建議……,等等。好像我們只要用了這樣名詞,我們便將偉大、便是有學問、便懂管理。遺憾的是,管理不是可以「懂」的。更重要的是:它被誤用了。
學生給我的報告中,SWOT分析最大的誤用,便在於學生一開始就進行SWOT分析,對自己用、對自己的公司也用。於是便容易看到下列的句子:「我的優點是很認真負責,但缺點是英文不好」、「我們公司的優點是人員專業程度高;而缺點則是人員年齡老化」。各位想想,在過去的「作品」中,是不是常常有這樣的內容出現?對不起,錯了。
上面的句子犯了什麼錯?犯了兩種錯誤,一是分析內容(即對象)的謬誤,二是分析結果的錯誤。先談第一種錯誤吧!以前面的例子而言,認真負責為什麼是優點?而英文不好為什麼又是缺點?認真負責是基本的職業要求,每個人都應當要有的,那算什麼優點?而你的工作需要英文嗎?否則英文不好為什麼是缺點?或是你只是以「常識」來作為一種判斷?你「認為」應該要認真負責?「認為」英文應該要好?後面的例子更有趣了,專業程度高與年齡老化,是不是偶而有其共線性?是不是某些現象的兩種不同陳述?好個兩面光的分析呀!
第二種錯誤,則是分析結果的錯誤。你憑什麼把它視為優點?又為何是缺點?又是你「認為」的?優點和缺點是要經過比較的,不是認為的。簡單的說:你沒了目標,就不會有優勢和劣勢的問題。所以首先要有目標,要達到目標所需的條件才是需要用來評估優劣勢的,不是常識性的評估或自己說自己的「認為」。然後,這些條件中比同時要(或可能)競逐你的目標的其他對象強的,稱為優勢;與其他對手相較且少或弱的稱為劣勢。
上面的解釋還只是SW而已,至於那個更抽象的O和T呢?我們都知道有時候危機就是轉機。那什麼是機會,又什麼是威脅呢?從環境對整個產業來看吧,不利於整個產業發展的叫威脅,有利於產業發展的叫機會。然後再用同樣過程,來對個別公司檢視。他人的作為對自己發展不利者稱為威脅,而有利者稱為機會。當然,那是一種靜態的分析結果,對應所作出的決策亦是靜態的,而執行的過程則是動態的。這點,我們以後再聊。

台長: 管理心情
人氣(1,58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管理(management) |
此分類下一篇:家庭管理

芙麗達
可怕的SWOT,以前我也被SWOT嚇過,而且是嚇到呆掉,因為我看到十個SWOT,可是沒一個是對的...好像,大家都會忘記是為了什麼目的才做SWOT,這算是盲點嗎?

我連講了四個SWOT,你頭痛了沒有?

還有,你又要罰五塊,是偶「爾」,不是偶「而」。
2006-03-02 10:49:58
版主回應
算妳狠
2006-03-02 15:42:01
聖哲
罰錢給我好了 ^O^
2006-03-02 20:14:31
小米粒
聽說企金在打客戶報告時也會用SWOT分析,但我怎麼打的時候卻一點都想不出來,又有多少企業主真的知道自己經營公司的SWOT,或是知道了又有辦法去運用?
2006-05-20 15:31: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