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19 13:58:14|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聯電事件重看台商的西進迷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聯電事件重看台商的西進迷思

作者﹕李泠絃


----------------------------------------------------------------------


【大紀元2月24日訊】台灣近來最熱門的財經新聞當屬聯電因協助和艦在中國設立晶圓廠,而遭檢調單位以涉嫌背信及掏空進行搜索的事件。評論焦點都環繞在國內的政治角力、企業的商業競爭、兩岸政策與產業發展、資訊揭露及股東權益等議題。
業者提出產業布局全球化是國際趨勢,企業將過時、低階,在台灣不具競爭力的技術移出,專注高階技術研發,是全球企業一致做法,不應把此策略視為產業外移或掏空產業的動作。

站在政府的立場上,在現行政策及法令下,若不對違規及偷跑的廠商執行相關法律,將喪失政府威信與司法尊嚴,並對守法的企業家無法交代。

對於投資人而言,受限於兩岸政策等因素,企業西進只能默默進行,因此在公司治理的資訊揭露就顯得模糊不清。

這一切的衝突點,卻都源於同樣的前提與假設,也是目前急於西進的台商普遍的共識:中國乃兵家必爭之地,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置中國於不顧,越早卡位,越容易取得優勢。不過,幾乎不見討論此一前提假設是否需要修正。

不論從比較利益或競爭策略考量,產業布局全球不啻為企業的出路之一。然而,國際投資評估往往都將國家及政治風險列為投資評估的重要一環,台商一想到全球布局就只想到中國便宜的人工、土地成本,以及官員「高效率」的配合等優勢,顯然是在短期利益的誘惑下,選擇相信中共的片面承諾,低估了中國的國家及政治風險。中國官方的承諾可不可信,觀看諸多台商被搾乾後一腳踢開的血淚史即不難了解。也許有人要反駁,也有台商在中國賺到錢且發展良好。姑且不論有多少風光日子,在恭喜這些幸運兒的同時,也不妨看看其他人失敗的教訓,並檢視自己成功的因素(如打通關節及良好的政商關係等),是否可能永續存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期盼當事人在利字當頭下,能冷靜地記取歷史教訓?

柏林圍牆一夕垮下曾讓多少人驚愕,篤信共產主義的蘇聯解體也早已成為歷史,何以獨信中共得以歷久而不衰呢?是因為共產極權的統治足以確保其千秋萬世?還是跛腳的社會主義資本路線可以富國強民、安居樂業?那如滾雪球般不斷擴大的金融黑洞,各地四起的維權與上訪以及近來的退黨風潮又該如何解釋。

攸關台灣的未來,政府兩岸政策必須思考過度依賴中國可能引發的危機;做為企業經營者,為顧及股東權益及基業長青,更應審慎評估投資中國的風險。商場致勝之道不僅是逐潮趨利,更應洞燭機先,見微知著,以免錯下一著,全盤皆輸,成了逃也來不及的最後一隻老鼠。「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若對於中國外強中乾的國力及中共政權持久性仍存有幻想,徹底揭露共黨本質面目的《九評共產黨》這本書,絕對是運籌帷幄的企業主必修的風險管理重要課題。──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台長: 泠絃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