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02 18:10:22| 人氣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82萬白領,飯碗保衛戰(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82萬白領,飯碗保衛戰

撰文-彭漣漪
2003年5月 e天下雜誌


白領階級請注意:「世界辦公室」的趨勢正在發生! 繼製造業外移、建立「世界工廠」的運作模式後,「世界辦公室」也在企業e化的推波助瀾下,快速成形。在這樣的風潮下,估計台灣500多萬白領階級中,有高達82萬人受到影響,等於每7個上班族就有1人可能受到「世界辦公室」的牽動! 在這樣的全球趨勢下,台灣的位置在哪裡? 面對全世界人才的競爭,你,準備好了嗎?

台灣的白領工作者注意了!世界各國的人都能來搶你的飯碗,中國大陸尤其是最大的威脅。

繼製造業外移、「世界工廠」的運作模式形成後,「世界辦公室」的趨勢正在發生。在企業e化的推波助瀾下,從美國、歐洲到台灣,許多白領工作機會,由於在哪裡被完成已經沒有差別,正沿著網際網路和電話線,加入外移的大潮流。

全球經濟不景氣,更推動白領工作機會外移。企業軟體大廠甲骨文台灣分公司亞太區資深協理柯志忠就體會深刻:「企業的組織運作在這一、兩年改變很大,10年前,所有的工作必須在一個地方完成;但現在,大陸人、印度人、愛爾蘭人跑出來,把原本屬於你的工作都做掉了。網路普及後,限制都不在了!」

「高科技中白領做的『藍領』工作,例如coding(編碼),很可能就被他們包走了,」掃毒軟體大廠趨勢科技全球研發服務工程部協理廖耕預表示,他自己手下帶的90位員工,就是來自世界各地。廖耕預指出,從前網路尚未普及時,台灣比起大陸資訊不平衡的優勢,現在已被網路打破了:「比起歐美,台灣人才目前在『成本+品質』雙重考量下還有優勢,但印度、大陸對台灣將是威脅!」

陰惠輝的故事,就是這個大趨勢下的一個縮影。今年32歲的她,擔任台灣上市公司凌群電腦(做系統整合網路規劃)在西安設立的凌安電腦專案經理。她是當地人,從西安A級的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1997年進凌安。她負責帶著一個團隊,為凌群在台南的客戶成大醫院開發軟體,主要負責軟體工程後段製程的程式編寫與測試。2002年9月,她為了導入開發好的系統,專程來台灣兩個月,還順便遊覽了著名的阿里山,讓她在大陸的朋友們非常羡慕。

她的工作,原本是凌群在台灣的工程師該做的。然而,凌群為了精省成本,移到大陸去做,台灣只做前段的設計規劃。凌安目前員工約為50人,年底將增至100人,也是凌群員工人數成長最快的地方。

凌群電腦技術事業群總經理黃種智分析,兩岸學軟體的人才基本能力差異不大,但台灣的人數有限、各公司都在搶;而西安整體品質更好,是大陸大學第三多的城市,每年有6,000名大學生、2,000位碩士進入就業市場。他解釋,凌群在台北有100多位員工,工作機會沒有外移到大陸去,因為要靠近市場、了解台灣客戶的需求;凌群在北京、深圳、上海還有30~40名員工,也是為靠近市場、瞭解需求。

‧ 台灣估計有82萬人受影響

凌群的人力佈局思考並非特例。從科技製造業、電信服務業、銀行保險業,到生活用品業,以及遊戲動畫廠商,想法都不約而同:「要活下去,就必須進一步降低成本,到人力便宜的國家佈局。」

白領工作外移的大潮流,在歐美國家早已是常態。根據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報導,研究機構Forrester分析師麥卡錫(John C. McCarthy)預言,在2015年之前,美國將會有330萬個白領工作機會移到低成本國家。

白領工作中,又有哪一些工作機會類似「藍領」、容易外移?

事實上,製造業和服務業都有功能類似的白領工作,大致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沒有地域差異、流程制式化、業務難度並不高的工作。例如,一般企業的會計作業、簡單的電話行銷及客服;銀行業的信用狀、信用卡及匯款服務;電信業的電話費催繳通知,以及航空業的哩程累計服務等。

另一類,則是沒有地域限制的專業白領工作,例如研發、軟體程式編寫、科學研究、資料採礦、建築繪圖、動畫製作等。

對台灣上班族而言,可能受到影響的人數到底有多少?目前行政院主計處並沒有提供針對職務類別統計的詳細就業人數。但如果採用對台灣職場狀況相當有研究的104人力銀行的資料,以其中符合外移條件的3大項職務之求職者百分比,再乘上主計處統計的受雇者總數552萬人(2002年12月資料,包括製造業及服務業),得到驚人的結果:財務會計類34.2萬人(佔總求職者的6.2%)、客服支援18.8萬人(佔3.4%)、以及軟體資管29萬人(5.2%)。

光這3大類別總計就高達82萬人,等於每7人就有1人可能受到影響!

當然,必須強調這也只是推估數字,不完全能反應現狀,而且必須考慮偏差。因為104人力銀行的資料是以求職者所希望擔任的職務類別統計得出的比例,但例如財務會計可能是多人搶同一職位,軟體資管則可能是多家公司搶同一個人才。

‧ 專業外包商也要外移?

如果你擔心自己的飯碗會不保,可以先問問自己的工作內容能不能被外包。通常,任何不屬於企業核心業務的工作,以及可以獨立作業的工作,如財會、法律、研發等,都有被外包的可能。

事實上,從客服、催帳到人力資源,台灣已出現愈來愈多承接外包業務的專業服務公司。大到需要數十位人力、小到只要一位人力的工作,都可以接。台灣大哥大轉投資成立的台灣客服科技,客戶從台哥大、汽車廠、航空公司到保險業都有。

外包正是外移的第一步。大多數台灣客服及催收業者對外移大陸的看法?「都會想(去大陸設點),不想的也會評估,」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斷言。他舉例,港商的客服中心就早已移到大陸深圳和廣州。

‧ 跨國企業的「世界辦公室」

從歐美跨國企業全球取才的新佈局思考,也可以一探台灣未來白領工作機會外移的樣貌。

「外商現在的運作,都是強調think virtual(從虛擬的角度去思考),不再只看一個『點』,所有的資源都從『面』的角度思考,」甲骨文公關經理黃婉華指出。

不同於製造業主要只考慮往「價廉」的地方外移,白領工作外移,「價廉」之外還要「物美」。所以,一個個同時符合兩個條件的國家,成了其他國家的後勤、研發中心,運作方式已經變成一個超大型的「世界辦公室」。

英文能力佳、人才品質高、薪資又有競爭力的地方是首選。

印度,正符合所有條件。現在這個新興經濟體已成歐美企業最大的「後勤辦公室」(back office)。美國《商業週刊》調查,奇異(GE)集團在印度就有高達2萬名員工處理國際電話客服、催繳滯納金,以及資料採礦等業務;英國航空、瑞士航空在德里從事哩程累積服務及電腦錯誤訊息處理;花旗銀行集團在孟買雇用2,000名員工處理信用狀和匯款服務。這些公司將業務轉到印度後,人事成本節省了40~50%。

全球各地還有數不清的二線、三線城市,都是「物美價廉」的人才庫:法國企業在模里西斯設電話客服中心;德國西門子雇用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的職員;奇異(GE)集團在匈牙利、以色列、大陸等地雇用6,0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寶僑家品(P&G)在菲律賓馬尼拉雇用650位有企管、財務學位的員工,處理寶僑全球的退稅業務......。

與台灣同文同種、人力物超所值的大陸,更是台灣「後勤辦公室」的首選。

對企業而言,這樣做的效益很可觀。最近旋風來台的企管大師大前研一,在《力用中國》一書中就指出,近10年來,歐美企業致力將間接業務流程標準化,要不就透過電腦處理、要不就移往海外,大幅簡化企業內的白領人力;例如,美國奇異每年裁減15%員工,IBM也進行組織重整,員工人數從50萬減到30萬,營收卻都倍數成長。

這對台灣的白領上班族而言,是壞消息,卻也是好消息。壞消息是,「價格」只有你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的人才,有機會從全世界各地伸手來搶你的飯碗。好消息是,你也因此有機會(不管是否被迫),從低附加價值的工作中抽身,做更有挑戰性的事。

「這很殘酷嗎?與其說是殘酷,不如說是講求實力和價值的時代來臨,」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認為104人力銀行現有人力中,就有五分之三是可以外包的。

在世界成為超大型辦公室的潮流下,白領工作者不再只是和同一國家的人才搶飯碗,而是和來自全球的人才競爭;如何不被薪資只有你十分之一的人取代?

「當大陸人才的能力逐步與你拉近時,台灣上班族必找到能力的制高點,」楊基寬強調:「沒有必要活在競爭壓力的恐懼之下,否則是很悲哀的;應該思考個人的特質、價值、生命的目的。」

擔心飯碗被搶?e化潮流下,要在超大型的「世界辦公室」生存,得想想自己的獨特優勢,讓老闆「不能沒有你」!

‧ 白領工作外移案例1:
系統做得好,哪裡做都一樣
台灣客服科技

台灣客服科技,是台灣最大的民營客服業者,由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轉投資成立。這家專業客服公司能接觸到的消費者人數高達600萬,除了台哥大外,還有10家簽年約的大客戶,包括台灣大車隊,多家車廠的客戶滿意度調查、以及航空公司的訂票業務等,都是交由台灣客服科技處理。他們接過最小的案子有多小?答案是一席(指有電話、電腦的座位數,代表人力),是某家保險公司的夜線專線。

這個外包趨勢固然已經發生有一段時間了,但新的發展是,連這些專業的外包公司都有可能外移。

台灣客服科技總經理邱登崧就指出,台灣客服科技在台北有1,500席,台中500席,高雄300席,但如果系統做得好,哪裡做都一樣。

會去大陸設點嗎?邱登崧保守回答說,大陸電信服務業目前還沒有開放,台灣客服科技沒有定明確的時間何時會去。但他也坦承:「避免不了,成本的關係一定會去!」事實上,邱登崧已經到過上海、南京、北京,和當地的電信業者談過。

‧ 白領工作外移案例2:
人力成本只有七分之一
標準財信管理

標準財信管理(台灣最大專業催收公司),手上經常處理的催收金額高達新台幣100億元,以銀行業和電信服務業為主要的服務對象,目前銀行客戶約有50~60家,各大電信服務公司的應收帳款也會委託其處理。

1995年成立的標準財信,現在已有750席的規模(指配有電腦及電話機的工作位置)。過去曾在美國運通銀行任職的標準企業集團董事長孫嘉駿,3年前到上海念華東政法學院的法律碩士後,開始考慮將台灣業務外包到大陸的可能性。他在大陸成立上海基準商貿,目前已有50~60席,做銀行及信用卡外包業務的顧問諮詢工作。一方面是服務台灣的客戶,一方面當作準備進大陸市場的主要測試點。

他指出,兩岸相關設備和通話費用其實差不多,但人力成本佔營收50~55%,是主要成本差異所在。以薪資而言,大陸人只有台灣的七分之一。「大陸將變成台灣的後台辦公室,這是趨勢,大家應該要有警覺,這就是未來!」他說。

‧ 白領工作外移案例3:
需要大量人力
宏廣動畫

全球最大的動畫製作商宏廣,去年營收已有4成來自宏廣蘇州分公司(做下游轉包、或難度較低的案子),5成來自台灣(做上游的主構圖及長篇的動畫)。泰國和印度的設點,則是為開拓東南亞市場。

宏廣人力資源經理古禮烘指出,現在大多數的動畫還是手繪的,以一部22分鐘的動畫為例,每一秒鐘的動畫由12張圖構成,就有2~3萬張圖要畫,需要龐大的人力。

宏廣在台灣有337位員工(280位是繪圖人員),在蘇州有298位員工(260位是繪圖人員),泰國有195位員工。台灣做好主構圖後,會將剩下的工作交由蘇州、泰國繼續去執行,做動作銜接、背景上色、掃圖、著色等技術難度較低的工作。多半是用光碟寄送主圖,緊急一點的則會用網路專線傳輸。

另外兩家大型的動畫製作公司鴻鷹、會宇,主要的繪圖工作也都移到大陸去了。

‧ 白領工作外移案例4:
從全球找最好的人才
趨勢科技

人才也有「物超所值」的。趨勢科技台灣區總經理丘立全指出,趨勢在台灣可以找到全台灣最好的工程師;但是在大陸,可以找到那種18歲就從大學畢業、到美國念研究所的「天才型」工程師。

「趨勢在南京有60多位員工,工程師有50多位,薪水『不會比台灣低』,其中有4位是『天才』工程師,」比例之高,讓丘立全也嘖嘖稱奇。

台長: 粉紅色無尾熊
人氣(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