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6 17:27:42| 人氣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 最 愛 的 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緩緩地將門推開,一陣陣清香飄之而來,不是香水,而是那書櫃上一本本的氣質。沿著走道,隨著多年前言論自由的開放,現今社會書籍的種類也很多采多姿。書是我的最愛,而我最愛的書卻不是擺在這一層層的書架上。

我最愛的書有兩種.其中一種是朋友,沒有固定的主題是他的特色。林良曾說:「朋友就像一本本的好書。」我深有同感,朋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在相處中,我們互相學習、成長,許多真實的經驗是需要親身感受,那是我們無法準確地從白紙黑字上吸收的知識。

學習是持續不斷的,我們一直學著如何面對人事物,不知不覺中那道理總會被你領悟到的。還記得我小學六年級的一個好友,他的母親有很嚴重的腎臟病,而且還需要和他的姐姐一起照顧年老的奶奶。同年紀的我們,因為家庭情況的不同,他顯得非常獨立和成熟。在他的身上我漸漸了解到人生並不會永遠順遂,卻也需要認真去面對,天空的那端也會出現雨後天晴的彩虹。那是種茅塞頓開的發現,無形的知識就這樣被你吸收了!

然而朋友對你的影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朋友的缺點可以成為你的借鏡,如同一本你認為不好的文章,試著了解其失敗的地方,並且學著改進它,他也會變成一篇很棒的文章。

大自然是另一種我喜愛的書。它不必刻意去尋找,是唾手可得的。「自然間最大的一本書,就是自然本身,而最精采的頁數,莫過於生命本身. 」大自然不就是這樣嗎?不用任何的言語,你就能發現生命的的可貴;觀太陽的升落,發現時光的短暫;聽海浪的旋律,發現自己心跳。大塊假我以文章,我就在這本書中。

古今許多文人總喜歡利用自然景物來比擬自己的心境,像是明朝張潮的「善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或是現代徐志摩的「希望,閃爍的希望,在盪漾、在無窮的碧空中。在綠葉的光澤裡,在蟲鳥的歌吟終,在青草的搖曳中─夏之榮幸,春之成功。」他細膩的心思,將大自然的絢爛、易逝的瞬間,透過當時之感受表達出來。而這句話就是把希望寄於萬物,那是最真實不過的字句了!因為人本來就是由自然所孕育出來,自是至終我們離不開它。它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教科書。

又如同亞齊弗與大圓石,因為亞齊弗犯了錯,太陽神宙斯決定處罰他將一顆大圓石般上最高的山頂。每當亞齊弗筋疲力盡地將石頭搬上了山峰,不久後,那圓石又會滾下來。就這樣般上去又滾下來,亞齊弗搬了好幾個月覺得好氣餒...最後,他想到,如果他要一直搬動那顆石頭,或許它可以把石頭當成他的一部份,一份他該承擔的責任,果真,這樣的他比以前快樂許多!我們對待一件事所看待的角度是很重要的啊!

宇宙間本來有好多美好的畫面,人世也有好多美麗的彩色,全看人怎樣去著筆。在抉擇間,我們接受了大自然的教誨,圓石就是自然的考驗,而我們向亞齊弗一樣,學習改變自己的態度。「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大自然是一本書,我閱讀它。

「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之書等於廢紙。」這是我讀書的原則,不要只是死讀書,用不上的學問不算是學問。最方便、最實用的書籍其實都在我們身邊,而我們隨時都在閱讀。你呢?找到你最愛書了嗎?

台長: *====飯糰˙儒====*
人氣(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