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07 12:14:54| 人氣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民粹黨的自慰式主權(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調查大陸棚及台灣政治情勢對釣魚台主權的影響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李中邦
------------------------------------------------------------------------
◎摘要

  釣魚台自明代即為中國的領土,並被當作與域外的分界點,然降至近代,因清政府的昏聵和甲午戰敗,在割讓台灣的遮掩下,竟遭日本偷偷地摸走,二次大戰後
,原本應該依法歸還中國的,卻又變成是美國作梗,1972年被美國拿去當利用日本牽制中國的祭品,於是再次被日本佔據迄今。這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但我們還是
得據理力爭,至少要“讓爭議繼續存在”,我們才有機會。近來日本全力在進行調查大陸棚,想趕在2009年5月之前向聯合國申請主權的權利,釣魚台是否會包裹在裏面?而台灣政治情勢的演變似乎也會干擾到釣魚台,如果我們還希望索回釣魚台
,這兩件事情就絕不能掉以輕心。

一、前言

  「日本的國土面積為3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61位。能源、礦物資源幾乎都仰賴進口」【註1】,因此其國力強盛時對領土與資源始終有強烈的企圖。戰前日本愛用武力作前導,「鯨吞」包括中國在內東亞、東南亞鄰國的領土與資源;戰後則在美國刻意的扶持與袒護下,改採陰柔、表面上似乎合法、民主的「蠶食」方式,技巧地延續跟戰前異曲但同工的意志,奄美群島、琉球群島就是這樣一個一個收入版圖的,當然,接下來日本還有好幾個“尚待完成”的目標。不過,目前日本最垂涎的是大陸棚(又稱大陸架或大陸礁層)的資源。

  一般地理學所謂的大陸棚(continental shelf),指的是大陸或大島從鄰接海岸的淺海海底,到水深200公尺的海底之間,呈緩緩傾斜如棚狀的區域。全球海洋中,有7.6%是大陸棚,這裏埋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及金屬礦物等資源,同時也是很棒的漁場。1945年9月28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基於「根據最近的技術演進,已經或不久的將來即可實現(對美國沿海大陸棚石油的開採)」,率先主張美國對鄰接海岸公海下大陸棚地底和海床的天然資源,擁有管轄權和控制權。此一主張通稱為「大陸棚宣言(杜魯門宣言)」。之後,許多國家起而效尤,遂點燃了日後各國覬覦大陸棚資源的野心,而且胃口越來越大。

  1982年聯合國通過了新的海洋法條約【註2】,規定沿海國家在符合特定的地質、地形條件下,可以主張超過200海浬(約370公里;1海浬=1.852公里=1852公尺)乃至最多到350海浬(約650公里)的大陸棚(海洋法上的大陸棚跟地理學上的大陸棚定義不同),除了上方水域仍屬公海外,對大陸棚底下的礦藏和固定棲息在該處的海產都有主權的權利(sovereign rights),猶如一國的海底領土。日本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絕對會視此為「千載難逢的機會」。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中日兩國雖未毗鄰,可是海島連綿,不僅大陸棚會重疊,更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極敏感的釣魚台問題(日本稱為「尖閣列島」;釣魚台是一系列的小島嶼,本文為行文簡潔,皆統稱作釣魚台)。1968年「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勘察中國東海、台灣海峽北方的海底資源,證實釣魚台附近海域蘊藏著堪稱「第二個中東」的豐富石油【註3】。現今中國大陸、台灣、日本三方均宣稱擁有釣魚台主權,情形原本就很複雜,那麼,日本在爭取大陸棚時,會如何處理釣魚台?另外,台灣島內政治情勢的演變,又會為釣魚台的歸屬增加什麼變數?這是個亟需未雨綢繆、早謀對策的課題。

二、為圓「資源大國」夢,日本全力動員調查

  經過數個月的醞釀,2003年7月8日,當時的日本國土交通大臣扇千景(後於9月22日卸任)正式提出請求,要將目前以海上保安廳為主的「調查大陸棚當成國家計畫(project)」,得到小泉首相的同意。

  為了擴大海底資源的挖掘權,日本政府8月25日公佈了一份對未來六年調查大陸棚非常重要的文件──「為劃定大陸棚今後的基本構想」,並於翌日在首相官邸召開的相關省廳連絡會議上,正式決定未來調查大陸棚的工作分兩階段進行,2004年為第一階段,分工是海上保安廳做精密的海底地形調查,海上保安廳與文部科學省擔任勘察地殼結構,資源能源廳則負責地質調查。2005年起是根據第一階段的結果,修正調查方式的效率和時程,進行更縝密的第二階段調查【註4】。

  事實上,日本早從1983年即展開調查,迄今已進行超過20年了,在小笠原群島、沖鳥島、南鳥島一帶等6個地區。就其所調查的區域觀之,日本是將“領土”拉到散佈在太平洋西側的各群島,再以群島的最外側延伸其大陸棚區域,盡可能取最大範圍──350海浬【註5】。

  據日本估計,已調查的大陸棚海底埋有數十兆日圓的資源;可以主張權力的面積約有6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領土的1.7倍。前國交大臣扇千景曾在一篇標題為「調查大陸棚是國家的百年大計──資源大國日本不是夢」的文章裏,向民眾舉例說:那裏有日本年消耗量320年份的錳、1300年份的鈷、100年份的鎳、100年份的天然瓦斯等【註6】。另有資料指出,還有大量也許能取代石油的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品質甚佳的金礦、銅礦,可作抗癌劑、風濕痛藥物的白蛤(calyptogena),及蝦、蟹、貝類等龐大的生物資源【註7】。真是足以使日本從天然資源貧乏國家搖身一變為「天然資源大國」。

  無怪乎保守新党參議院幹事長泉信也會說,這是「和平、不用戰爭而擴大領土的契機」【註8】;日本地質學會會長平朝彥講得更明確,「調查大陸棚對日本的國家利益非常重要。……就長遠資源安全保障的觀點來看,應該投入國家的力量。聯合國指南是以大西洋型的海底做基準所製作出來的,然而太平洋海底地形的形成和結構更複雜。日本這次的調查,探測太平洋這邊的地形、進行科學的研究也是很有意義的,應該實施可以改寫聯合國指南那種程度的精密調查」──言外之意頗希望往後能以日本的標準為標準,便可居主導的優勢。

  由於1997年聯合國設置了審查沿海國家大陸棚延伸的「大陸棚界限委員會」,而申請的期限是2009年5月【註9】,因此現在的日本是「與各國競爭、與時間競賽」。

  8月29日日本政府決定,從2004年到09年要投入1000億日圓,動員一切方法達到目的。日本為什麼突然下起猛藥呢?

  這是因為今年5月上旬,日本得知俄羅斯去年6月所提出北極海、白令海、巴倫支海、鄂霍次克海四個海域大陸棚的申請遭到「聯合國大陸棚界限委員會」駁回。理由雖沒有公佈,但先前海上保安廳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在聯合國“活動(lobby)”,將俄羅斯的調查內容弄到手,這回正好可拿俄羅斯的挫敗作他山之石。

  日本方面的研判是,俄羅斯對向北極海展延的大陸棚,沒有做出從陸地延伸到海底山脈(山脊)地區地質接續的證明。俄羅斯提出了採集自海底的標本,不過並未做海底地質調查,無法證明陸地和海底是同一種岩石,於是「聯合國大陸棚界限委員會」以「證據不足」不予受理【註10】。

  這一點令日本頗受衝擊,驚覺原來聯合國審查的門檻極高。日本四周的大陸棚跟俄羅斯一樣,許多地方要證明陸地延伸到海底山脈是接續的,因而必須大幅增加地質調查的地點。

  目前的調查,海上保安廳有調查船兩艘【註11】,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各一艘,且每年僅可借用數十天,根本不敷調查所需。於是海上保安廳計畫,從2004年以後的四年間,向民間借調約20艘船,加速調查。而民間到底有多少設備可勝任這項工作的船隻尚不清楚,必要時日本甚至打算包租外國船隻。這期間,地質調查的地點由過去預定的61個地方,增加四倍有餘的259個地方;地殼結構調查線(應調查的線狀地區)也由當初預估的11條,大增七倍多,變成82條【註12】。由於聯合國的審理比事前評估嚴格甚多,而「基本構想」裏要求2007年內得調查完畢,接下來是資料整合與撰寫申請書的時間。目前進度落後(僅有所需資料的十分之一),日本深恐來不及在截止期限做完。

  值此關鍵時刻,為求拿下大陸棚資源,日本是卯足了全力。

三、慎防日本申請案暗中挾帶釣魚台

  日本這次決定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做調查,動作很大,卻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阻力,透露出頗不尋常的意義。

  海上保安廳今(2003)年的預算為2億2000萬日圓,2004年竟暴增為54億日圓。在近年來一直抑制歲出、削減公共事業費的情況下,這項預算居然可以鶴立雞群,一口氣增加近25倍,業務量大幅膨脹是事實,不過參照過去的例子,顯然待遇好太多了。通常一個省廳的某項預算大增,少不了都會在報紙、雜誌上被廣泛討論,可是這次日本政府和媒體均相當低調,見諸報章的報導甚少,或許正如一位政府官員所說,該項調查「深切地攸關國家利益」,事涉敏感,避免招惹鄰國的注意。

  再仔細觀察,日本政府官員講到跟調查大陸棚相關的事務時,舉例、說明都沒有提到“釣魚台”、“石油”之類的字眼。海上保安廳所公佈調查大陸棚的區域(請參考附圖),釣魚台畫在200海浬線內,並未塗上跟「有可能被承認為大陸棚海域」一樣的顏色(該圖應只是顯示近年或部分調查的區域;諸如更早期日韓共同開發中國東海大陸棚油、氣時所做的調查就沒有標示)。那麼,釣魚台海域沒有包括在內?這一點令人覺得很詭異──因為沒有向「聯合國大陸棚界限委員會」申請,就無法取得開發釣魚台附近海域油藏「主權的權利」。石油和天然氣是當今人類在大陸棚可開發最重要、儲量也最大的天然資源,約占從海床所開採經濟價值的90%【註13】。而日本的石油幾乎100%靠進口,英國過去和日本有相同的困惱,但自從發現並開採北海石油後,即變成石油輸出國,如今知道釣魚台附近有豐富的油藏,豈有不動心之理?

  看得出來,日本政府就整個調查大陸棚的作業,操作得十分謹慎、細膩,儘量躲開國外的干擾。

  日本在「為劃定大陸棚今後的基本構想」裏面,明白記載著(大陸棚)界限延長的意義是「探查大陸棚及確保開發天然資源主權的權利」;其方針也說要「注意有關聯合國審查標準的議論,加強收集聯合國及申請國家的情報,務必努力使聯合國的審查對日本有滿意的結果」【註14】。很明顯地,日本就是要在2009年5月期限的申請一舉成功,而這不免教人懷疑,其中是否隱含著「一石數鳥」的作用──除了囊括本土海域陸棚、遠海外陸棚的礦藏、魚產外,會不會挾帶、包裹著釣魚台的主權,一旦整個大陸棚申請案獲得像聯合國這樣的國際機構“認證”,等於是坐實了釣魚台主權及其海底的油藏。聯合國接不接受審查有爭議的大陸棚海域是另一回事,但一定要預先防範日本玩這一手。

  其實,日本方面也很清楚中國大陸在釣魚台附近海域及東海做探勘、調查的情形。譬如:1996年2月上旬,中國石油挖掘船「勘探3號」在釣魚台北北東方320公里、超過日方認為的「中日中央線」570公尺的海域,採集到噴出火焰的天然瓦斯【註15】;中國有「東方紅2號」、「向陽紅09號」、「向陽紅14號」等在東海作業【註16】,日本海上保安廳、自衛隊之類的機構都有記錄,偶爾會給媒體報導出來。日本政府較少出聲,可是民間的右翼團體屢屢批評政府「軟弱」,甚至出點子──要自衛隊多去釣魚台附近演習,最好是跟美國第七艦隊聯合演習;建燈塔、派駐員警、建保護漁民的設施等,告訴全世界日本掌控著釣魚台【註17】,催促政府態度要強硬。

  以目前現實的情況來看,就算釣魚台不在大陸棚申請案內,因日本實際佔有釣魚台,還是可以用它主張200海浬經濟海域專屬區【註18】(即排他的經濟水域;EEZ=Exclusive Economic Zone),和中國周旋。所以日本擔心的是大陸棚案在聯合國過不了關,而不是怕中國、台灣來要釣魚台主權。

四、戰後日美強權竊奪中國領土尚未清算的呆帳

  釣魚台列嶼在大陸福建省的正東邊、台灣的東北邊,距離基隆102海浬、琉球那霸230海浬;面積雖小,但如果依海洋法的規定,從最外側島嶼四周領海12海浬,加上200海浬專屬經濟區,海域就很廣闊了。它是一串無人島,卻是十幾億人注目的焦點之一,無論是國際政治、經濟、資源或軍事,在東亞均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地理、地質結構上,釣魚台列嶼跟台灣、澎湖、舟山群島同屬於中國東海的淺海大陸棚。釣魚台列嶼屬台灣北部大屯山火山帶,琉球列島則屬霧島火山帶。

  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早在1403年左右──近代國際法成形前兩百四十餘年【註19】──由明代使臣奉旨赴東方各國,查勘航線、校正針路(航向、方位)時所著的『順風相送』即出現了釣魚嶼的名字,並記述到赤坎嶼(赤尾嶼)為止是中國的領海範圍,而以枯美山(後又稱姑米山,即今之久米島)為界。此後中國便以其傳統的方式把它當作域內、域外的分界線。釣魚台列嶼正在中國冊封使赴琉球王國的航路上。因此明代陳侃的『使琉球錄』(1534年)、郭汝霖的『使琉球錄』(1562年)、蕭崇業的『使琉球錄』,清代汪楫的『使琉球雜錄』、徐葆光的『中山傳信錄』(1719年)等皆有類似的記載。『中山傳信錄』裏還可以瞭解當時的人已知中、琉之間隔著一道「黑水溝」(即東海海槽,深達兩千多公尺)。非官方的文獻尚有鄭舜功的『日本一鑒』、鄭若曾的『籌海圖編』(1562年)及作者不詳的『指南正法』【註20】。近年中國學者努力整理出來的史料多得不勝枚舉。

  舊琉球王國的歷史文獻,完全沒有將釣魚台劃入領土版圖的記錄。連日本近代民族主義的先驅林子平(1738~1793年)所繪製『三國通覽圖說』裏的附圖「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也將釣魚台諸島塗上和中國一樣的顏色,跟琉球王國區別【註21】。很明顯的,琉球、日本的史籍裏,最初關於釣魚台的記述全得自於中國書籍和中國人。可是,這一切的文獻證據,戰後的日本政府都用“歷史切割法”否定而不算數,只採用日本本身的記載:「明治18(1885)年後,政府透過沖繩縣當局(1872年日本併吞了琉球),再三在當地調查,不僅確定為無人島,且確認沒有清政府治理的痕跡,明治28(1895)年1月14日內閣決議在該地建標誌,正式納入我國國土」【註22】。那是明治時代日本與歐美帝國主義列強常用的模式──先弄成國際法上的「無主土地」,再行「先占」。很難想像亞洲最先進、戰後口口聲聲講和平的國家日本會如此強詞奪理,這只能說是殘留的帝國主義心態在作怪。

台長: 突擊隊員
人氣(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