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3-07 22:38:26| 人氣47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諦讀書會103年3月8日心經閱讀內容摘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文「無智亦無得」的「智」是般若,「得」是得到結果。

「智」(āna)主要是自利利他、斷煩惱、離諸苦的抉擇力。主要是觀苦、集、滅、道四聖諦,對因果如實知見。

 

【菩薩】有深般若的智慧,所以能知「空」而離「苦」。

【凡夫眾生】則必須求得般若的智慧方能離苦,所以說有所「得」。

其實只要不造惡業的因,多修六波羅蜜的菩薩道,不要為煩惱的私利有所求,便得大自在,便得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則心胸廣大如虛空,也就不會覺得得到了什麼智慧。

 

一切的東西,你認為所得到的,其實並沒有真正得到,有形的東西不可得,連身體最後尚且都要消失。有人說兩手空空而來,兩手空空而去,其實最後連手都要爛掉,那來的兩手呀?因此,有形的東西不可能得,無形的東西更不可得了。

 

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麼能觀照的智,和所證得的理,當然也是空,也就是無可執著。因此,「無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

「無得」,是說沒有什麼可以得到。

現在外邊有人標榜自己已證三果、四果,說自己是聖人,這種人有大問題;把證悟當作一樣事實去執著,有一點宗教的體驗就生狂慧,是驕慢心。

釋迦世尊是為了解脫眾生苦厄而出家修道,目的是度眾生而不是求果位,已證聖果的人只認為那是一個經驗,不會執著果位當作自我的價值看待。

無智無得,才是佛菩薩的體驗。

所以遵守《心經》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的話來修行才是最正確安全的。

(世間智: 凡以自我為中心,是有漏智,不是真正的智慧 ~ 一般凡夫)

(出世間智: 離開自我中心,是無漏智 ~小乘聖者認為實證四聖諦的無漏智是真智慧。)

(出世間上上智: 大乘菩薩解脫自在,既無四聖諦,也用不到無漏智。)

 

【觀無智亦無得】

因為沒有智慧才產生煩惱,所以要反觀自己,並知道自己有煩惱而沒有智慧。痛苦的煩惱及得意的煩惱,都不是智慧,飢思食,渴思飲等,都是生理上需要的自然現象,不算是煩惱;貪、瞋、嫉妒等心念才算是煩惱。

 

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時,若有煩惱起,就要問自己︰「我有智慧嗎?」有煩惱的感覺時,也要好好觀察;凡是自我中心在,不論是個別的小我或者是全體宇宙的大我,都是有漏智,應當捨棄我執,便可轉有漏智成無漏智了。

 

有了無漏智,尚須觀照,是否已經超越了煩惱與智慧的相對觀,若將眾生的煩惱與菩薩的智慧分別看待,取智慧而捨煩惱,懼生死而樂涅槃,那還未曾究竟,當觀煩惱不起,智慧亦無用處,那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脫,故名為「無智亦無得」。

全文請見法鼓全集http://ddc.shengyen.org/pc.htm

台長: Elsa
人氣(47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悄悄話)
2014-03-08 09:20:3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