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14 21:29:12|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斷背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安以「斷背山」勇奪奧斯卡最佳導演,成為台灣之光,並再次燃起國人對台灣電影的想像。

振興國片的論述雖然很多,但仍值得再次思考。

首先,電影成功的關鍵是「創意」和「市場」,而振興台灣電影的關鍵則是後者。

台灣雖具備豐富的創意人才,但由於長期以來倚賴「創意導向」的生產邏輯,以致於藝術電影頻頻得獎,卻無法讓台灣電影起死回生。

「市場導向」的生產邏輯正好相反,是以市場分析為依歸,洞察觀眾的需求及喜好,進一步來設計電影內容。

市場導向著重「產銷一體、通路多元」,一部長達數年、耗資千萬美金的好萊塢電影,也能藉由完善的營銷籌劃來降低風險,這與當前政府發放杯水車薪的輔導金,並緊縮創作人交片期限的模式有所出入。

有論者不斷認為,政府應將電影市場「瞄準中國大陸」。

但不可否認的是,文化方面,台灣與中國大陸政治已分治多年,社會思想差異懸殊,創作題材動輒得咎;法規方面,中共入世後仍實施外片管制,每年最多開放20部進口電影,市場看得到未必吃得到,且中共長期實施嚴格的電檢制度,兩岸創作者和觀眾的電影經驗迥然不同;市場方面,大陸至今仍是全球盜版電影的產銷大本營,利潤回收大多付諸流水。

李安的「臥虎藏龍」曾經成功結合外資與兩岸三地人才資源,但他卻沒想到「斷背山」會在大陸遭到中共當局禁演,連得獎致詞也有「段被刪」,盜版卻方興未艾。

因此,此舉若作為政府政策,仍值得深思。

事實上,台灣市場本身就是美、日、中與本土文化的縮影,是進入全球電影市場的試金石。

作為振興台灣電影的政策而言,與其「瞄準中國大陸」,不如深入瞭解台灣市場,結合傳播、藝術、商管、行銷及其他知識領域的人才,從「市場導向」來重新尋找台灣電影的大創意。

最後,創意仍很重要,尤其台灣的新人導演和學生導演,創意最多、資源卻最少,若輔導金能以實驗性質,作為台灣電影新人和學生創作的試驗而言,則恰如其分。

台長: 甜心 ° °× 佩2
人氣(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