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25 12:07:55| 人氣1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潔淨器皿的內部 === 沒有任何事比悔改一事更能顯出神的寬大、仁慈和慈悲。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潔淨器皿的內部   http://tw.myblog.yahoo.com/jw!Ql8ymLWXRBJoDdre2vcj/article?mid=2941#top_save

培道潘會長
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

沒有任何事比悔改一事更能顯出神的寬大、仁慈和慈悲。

President Boyd K. Packer本總會大會召開之際,世局充滿亂象和危險,使得年輕人不知該何去何從。先知和使徒經由啟示受到告誡,知道世上將面臨的這番景象,他們也一直蒙得啟示知道該怎麼做。

主曾向先知約瑟斯密啟示,要「使每個人得以奉主,神,即世界救主的名說話。」1各項權鑰復興之後,每個家中的祖父、父親和兒子就可以被授與聖職權柄。

十五年前,在世界動盪不安的時刻,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發布了「家庭:致全世界文告」。這是教會歷史上的第五篇文告。教會成員若研讀和遵行這項指引,就能享有美好的生活。

文告中載明:「我們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總會會長團及十二使徒議會鄭重宣告,一男一女之間的婚姻是神所制定,而家庭是造物主為祂子女永恆目標所訂計畫的核心。」2

經文中記載:「眾神就下去,照著祂們自己的形像組織人,祂們照著眾神的形像造人,祂們造男造女。

「眾神說:我們要祝福他們。眾神說:我們要使他們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轄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在地上活動的各樣活物。」3

這條誡命從未廢除。

「我們要藉此驗證他們,看他們是否願意做主他們的神命令他們的所有事情。」4

我們在世上的目的是要快樂,因為「成了世人,才能有快樂。」5

李海教導我們,人是自由的,而且他們必須「自由,……除了在最後的大日子,他們要……受律法的懲罰外,他們可以自己採取行動而不受支配。」6

從前有句俗話說:「主投支持我的一票,路西弗投反對票,但是我自己投的票才算數。」這句話形容了一項真實的教義,即我們的選擇權比敵人的意願更有力量。選擇權非常寶貴。我們可能愚蠢盲目地摒棄選擇權,但沒有人能將它從我們身上強行奪走。

還有一個自古以來常用的藉口:「是魔鬼使我這麼做。」不是這樣的!魔鬼會欺騙你或誤導你,但是他沒有力量強迫你或任何人犯罪,把你們留在罪惡之中。

我們被賦予創造生命的能力,隨之而來的是極大的喜樂和最危險的誘惑。塵世生命的恩賜以及創造生命的能力,都是上天神聖的祝福。唯有正當地運用這項能力,不作其他用途,我們才能與天父更接近,體驗完全的喜樂。這項能力不是幸福計畫裡的附加部分,而是幸福計畫的核心關鍵──至關重要。

我們是否選擇按照永恆律法的要求去運用這項能力,或是否定其神聖目的,將會對我們成為怎樣的人帶來永恆的影響。「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7

人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決定要服從天父和神,並且在祈禱中對天父表達這樣的意願時,就會有自由的感受。

我們若服從,就能在婚姻的聖約中樂享這些能力。我們身上的生命泉源為我們帶來子女、家庭。夫妻之間的愛能夠恆久不變,為生命中的每一天帶來成就和滿足。

如果有人在世上無法得到這些祝福,他們被應許會在來生獲得所有的祝福。

純正的愛包含的前提是,男女雙方唯有在立下永遠忠誠的誓約、舉行合法的儀式,以及最理想的情形是兩人在聖殿裡執行印證教儀之後,才能運用這項生育能力。生育能力是愛的極致表現,只能在一男一女的夫妻關係中,與我們的永恆伴侶共享。福音已清楚明白地教導此事。

我們可以選擇不予理會這些誡命,但是當啟示斬釘截鐵地告誡我們「不可」如何的時候,我們最好提高警覺。

我們的敵人嫉妒能創造生命的人。撒但無法創造生命,他沒有這種能力。「魔鬼力圖使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樣悲慘。」8他處心積慮地誘惑你發生不道德的性關係,好讓正當行使生育能力的誡命變得無關緊要。

主在教導祂的門徒時,用「好像」一詞語形容某種景象,讓他們了解重要的概念,例如:

「天國又好像買賣人。」9

「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10

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色情的驚人威脅就好像瘟疫一樣在全世界迅速擴散,這裡傳染一個,那裡傳染一個,不斷企圖入侵每個家庭。色情最常見的攻擊對象就是丈夫和父親。路西弗企圖破壞這「偉大的救贖計畫」11、「偉大的幸福計畫」。12

色情會趕走基督的靈,使天父與祂兒女的溝通中斷,並破壞夫妻之間的感情。

聖職具有無比的力量,能保護你不受色情瘟疫的攻擊。如果你屈服在色情的誘惑之下,它就會像瘟疫一樣傷害你。人只要願意服從,聖職就能引導他改掉這個習慣,甚至戒掉這個癮習。聖職持有人擁有這樣的權柄,而且應當運用這項權柄對抗邪惡的勢力。

我們要發出警訊,告誡教會成員要警醒,了解我們周遭所發生的事。父母要提高警覺、留心注意,以免邪惡入侵、威脅到你們的家人。

我們所教導的道德行為標準,能保護我們不受撒但的誘騙,免於他所設下的許多替代或仿冒婚姻關係的陷阱。我們必須明白,凡是勸人建立不符合福音原則之關係的任何口號,都一定是錯的。我們從摩爾門經裡學到,「邪惡絕非幸福」。13

有些人認為由於天性使然,他們無法克服與生俱來的傾向,不去接觸不潔或變態的事物。事實絕非如此!切記,神是我們的天父。

保羅曾應許:「神……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14只要你願意,你就能做到,你能改掉習慣、克服習癮,遠離所有與本教會成員完全不相稱的事物。阿爾瑪提醒我們,我們必須「不斷警醒,不斷禱告」。15

以賽亞警告:「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16

許多年前,我去參觀阿布奎基市的一所學校。那裡的一位老師告訴我,有個男孩把小貓帶到教室裡。各位可以想像得到,大家都因此而無心上課。於是老師要那位男孩抱著小貓,站在全班同學的面前。

事情到這裡都還算順利,直到有個孩子問:「小貓是公的還是母的?」

老師不想談論那個主題,就說:「那不重要,那只是一隻小貓而已。」

但是學生堅持要知道答案。最後,有個孩子說:「我知道要怎麼分辨。」

老師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好問那個孩子:「你要怎麼分辨?」

那名學生回答:「我們可以投票表決!」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笑,但是我們必須提高警覺,因為今日世上有很多人不但縱容不道德的行為,更主張要投票表決,修訂法規,使不道德的行為合法化;他們以為只要投票表決,就可以改變神的律法和大自然的定律。違逆自然的法律根本無法執行。比如說,你認為投票否決地心引力定律,會有任何益處嗎?

道德律法和物理定律都「在這個世界奠基以前,在天上就已頒定了不能取消……17,也不會改變。歷史一再地告訴我們,戰爭無法改變道德標準,投票表決也不能。若是讓根本錯誤或邪惡的事情成為合法,必招致隨之而來的痛苦和懲罰,就像黑夜繼白天而來一樣確實。

儘管遭遇反對勢力,我們仍決心走在正道上。我們要固守福音的原則、律法和教儀。假使有人無心或有意地誤解它們,就隨他們去吧。我們不能改變,也不會改變道德標準。我們若不服從神的律法,就會很快誤入歧途。我們若不保護及鞏固自己的家庭,社會的文明必定毀滅,我們也必失去自由。

「你們若做我所說的,我,主,就是受約束的;但是你們若不做我所說的,你們就得不到應許。」18

每個被罪惡、罪疚或墮落禁錮的靈魂,都有一把打開牢門的鑰匙;這把鑰匙就是「悔改」。只要你知道如何使用這把鑰匙,敵人就無法將你扣留。悔改和寬恕這兩個相輔相成的原則具有無比的力量,能勝過誘惑者的強大勢力。如果你有不良的習慣或沉迷於不正當的事物,就必須停止那些會造成傷害的行為。天使會引 導你,19聖職領袖也會引領你度過那些難關。

沒有任何事比悔改一事更能顯出神的寬大、善良和慈悲。神的兒子,我們的救主和救贖主作成了贖罪。你是否明白贖罪至大的潔淨力量?救主說:「我,神,替全人類承受了這些,他們若肯悔改就可以不受苦。」20透過這項大愛的至高表現,救主為我們的罪償付了代價,使我們不必為此受苦。

凡真心渴望的人,都有機會回頭。悔改好像清潔劑。即使罪惡已深入根深蒂固,仍然可以將它除去。

聖職持有人身上帶著解藥,可以除去不良的色情影像和洗去罪疚。聖職有力量使人擺脫習慣的影響,甚至解開習癮的束縛,不論其束縛力多麼牢不可破。聖職也可以醫治過去種種錯誤所造成的創傷。

我認為在所有啟示裡,最美好、最安慰人心的啟示就是:「看啊,凡悔改自己的罪的,就被寬恕,我,主,不再記住那些罪。」21

有時候,即使已經認罪並受到懲罰,悔改的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寬恕自己。你必須了解,寬恕就是寬恕。

「每當我人民悔改,我就寬恕他們所犯的罪。」22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談到有位悔改的婦人極力想擺脫不道德的生活方式。那位婦人問斯密會長她該怎麼做。

於是斯密會長請她讀出舊約中羅得的妻子變成鹽柱的故事。23他接著問那婦人:「妳從這些經文中學到了什麼?」

她回答:「主會毀滅惡人。」

斯密會長對這名悔改的婦人說:「不對,妳要學到的是『不要回頭看!』」24對你而言也是如此。

儘管聽起來奇怪,但是要防範、杜絕色情或其他不潔淨的行為,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避開和不予理會。要移除任何想要在你腦海中扎根的不潔思想。一旦下定決心要保持潔淨,你就是在運用神賜予你的選擇權。然後,就如斯密會長所勸告的:「不要回頭看。」

我應許各位,平安和幸福正等待著你和你的家人。教會裡所有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夫妻子女共享天倫之樂。我祈求主的祝福會臨到所有對抗這可怕瘟疫的人身上,能找到主的聖職中所提供給我們的醫治力量。我為這項偉大的力量作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1.教義和聖約120

2.「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0410月,利阿賀拿,第49頁。

3.亞伯拉罕書427-28

4.亞伯拉罕書325

5.尼腓二書225

6.尼腓二書226

7.哥林多前書316

8.尼腓二書227

9.馬太福音1345

10.馬太福音134411.摩爾門經雅各書68;阿爾瑪書3431

12.阿爾瑪書42813.阿爾瑪書411014.哥林多前書1013

15.阿爾瑪書132816.以賽亞書52017.

教義和聖約1302018.教義和聖約8210

19.見尼腓二書32320.教義和聖約1916

21.教義和聖約584222.摩賽亞書2630

23.見創世記192624. See Boyd K. Packer, The Things of the Soul (1996), 116.

台長: 臺安協會
人氣(1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宗教教育 |
此分類上一篇: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