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20 23:13:09| 人氣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黃國揚杏壇硬漢嫁給花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央社 高茂雄 澎湖縣20日摘要)花嶼,孤懸澎湖海域西南一角小島,島上生活機能不佳,苗栗出生的汶水泰雅族原住民黃國揚,捨得寂寞,把自己嫁給了花嶼,將心力奉獻給花嶼的下一代;倏忽23年間。

民國52年次的黃國揚,新竹師專畢業後,分發至澎湖縣望安鄉花嶼村花嶼國小服務。從小在山區生長的他,從此以這座只1.5平方公里的偏遠小島作為人生舞台。花嶼孤懸澎湖西南海域,距澎湖縣行政中心馬公20浬,船程50分鐘,目前交通船每周二、五、日3天開航馬公花嶼間,冬天海象不佳,經常不開船。島上實住居民約150人,公部門警、消各3人,護士1人,岸巡4

島上唯一的學校花嶼國小,現有16名學生,10名老師;由於交通不便,生活機能不足,缺乏休閒娛樂設施,絕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均視花嶼為畏途,歷任校長和老師很多在服務滿1年後,設法請調至其他學校。

黃國揚回憶1986年初抵花嶼,連碼頭都沒有,還必須換乘舢舨船才能靠岸;島上1天只供電2小時,生活條件比現在壞上幾倍。黃國揚說,當年1位與他一起去花嶼報到的女老師,完全無法接受,隔天馬上坐船走人,根本都還來不及認識。黃國揚曾在馬祖東莒島服兵役,自認在花嶼還可適應,當初心裡猜想頂多服務半年或1年就會調走,但怎麼也想不到,一轉眼23年歲月已經過去。

島上生活機能確實不佳,夏天常跳電,地下水源水質差,鹽份重,台灣本島派來的老師較難適應。尤其夜間幾乎沒有休閒娛樂,老師們只好上網或看書。黃國揚說,到花嶼國小的第1年,他教的是3年級,1年後雖有機會調走,但實在忘不了這群天真活潑可愛的花嶼小孩,覺得有責任帶他們到6年級畢業;所以說,當時選擇留在花嶼的原因其實很單純「責任未了,不能走」。

當年花嶼不只欠缺生活機能,小孩學習環境也很差,父母忙於生計,無暇顧及子女課業,每遇廟會活動,學童常被迫放下課程,到廟中學習「小法」科儀。當時也沒有網路,無從讓學生們認識外在的世界。由於沒有任何1本課本是為花嶼小孩編纂的,小朋友們很難具體瞭解課本上所描述的外在世界,面對「城鄉的嚴重差距」,也是黃國揚每天上課時所面對的挑戰。

黃國揚,他將全部精力投入並教育花嶼的小朋友,矢志在教育資源最缺乏的地方,默默實踐教師的天職,畢竟從事教育工作是不能分地點的,越是偏遠的角落就有越多受到忽視的孩子。他拋棄傳統的嚴肅上課方式,改以風趣方式授課,讓上課變成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不再有任何壓力;再加上認真的教學態度,簡直是小朋友眼中的大哥哥。

黃國揚已完完全全成為一位道地的花嶼人,每逢周末假日,當其他老師正在為單調生活感到無聊或寂寞之際,他則扛著相機走訪島上各處,記錄島上的生態點滴。1994年澎湖縣野鳥學會成立後,更開啟他生態研究的興趣;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學者到花嶼研究調查,再度引發他開始研究花嶼的地質和地形。

經過10幾年下來不斷研究,黃國揚成為澎湖群島生態專家,鑽研領域既廣且深,從地質、鳥類、蝴蝶到魚類、植物,無所不包。只要一談到生態,平常話少的黃國揚馬上滔滔不絕,收不了話匣子。儼然成為花嶼國小小朋友眼中的「活字典」。

黃國揚長年在花嶼四處調查,總計發現43144種新鳥類,包括稀有的髮冠卷尾、白領翡翠等,另外還有537種蝶類,包括稀有的玉帶紫斑蝶2002年黃國揚在花嶼發現玉帶紫斑蝶,引起生物學界廣泛注意,後來再發現幻紫斑蝶和黃邊鳳蝶,都是難得一見的蝶種。

23年來,黃國揚在大多數老師視為畏途的花嶼島上怡然自得,讓自己生命發光發熱。他從不暈船,每次都告訴船長,要坐在最前面,欣賞海上美景。黃國揚明白,新人到花嶼可能會覺得單調、枯燥,但習慣以後也自然能領略花嶼的美,碧海、野鳥、蝴蝶、落日、漁船、古厝等,處處是迷人的自然生態,以及純樸漁村裡濃厚的人情味。

台長: 果凍讀書會
人氣(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啟迪 |
此分類下一篇:邱錦雲照亮身障孩子生命
此分類上一篇:輟學撫養弟妹 她,23歲讀高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