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21 09:47:45| 人氣149| 回應0 | 上一篇

新世紀地球公民的全人終生教育–「游藝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六藝」與現代教育
古人以六藝修身,春秋時代孔子主張–君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並制定「禮、樂、射、御、書、數」為六藝的項目。對照今日的教育,我們可以發現:「禮、樂」正代表「情意」領域的教育目標,「射、御」正代表「技能」領域的教育目標,「書、數」正代表「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所以說,古人所賴以修身的六藝,其實正包含了現代教育中「情意∕技能∕認知」三大教育目標領域的學習;且「情意」領域的教育目標還被置在先於「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地位。由此觀之,早期中國君子的修身之道,不但能均衡「智育導向、考試掛帥」的現代學校教育;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今日,人們有更多的休閒時間,也更重視終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六藝」多元、均衡的學習概念也符合新世紀地球公民所需要的終生教育理念與需求。
「遊戲」與現代教育
遊戲是所有生物本能的本能,也是一種主動、積極、愉快的學習經驗。可是在「勤有功,嬉無益」的傳統觀念下,遊戲娛樂與工作學習等一直被認為是互相違背的。然而學界對遊戲這種兼具娛樂性、教育性學習活動之價值,一直都有很高的評價。例如,幼教先驅研究者蒙特梭利博士提出:「遊戲是幼兒的工作」的觀念;科學家愛因斯坦博士也認為:「遊戲是最高層次的研究」。如今,曾是對立的教育(Edu—cation)和娛樂休閒(Enter—tainment)兩種功能不但被認為能並行不悖,甚至還應該要合而為一,因而產生了「教育性休閒娛樂」(Edu—tainment) 的新觀念;也形成了「遊戲學習」新教育領域的發展。當我們體認到這種與學校教育平行、互補的「非正式學習」(informal—learning)﹔同時又與「六藝」全人、全腦相通的「遊戲學習」時,乃引用「游於藝」來寓意此種「遊戲教育」的理念,簡稱為“游藝”,英文為“U—E Play”。
「玩中學–游於藝」
於是乎,涵括「遊戲」自我主動學習,以及「游藝」多元均衡發展理念的「游藝學」誕生了。正因為「游於藝」中的“游”字是動詞,本身即含有“探索”、“探游”之意含,乃屬於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參與、發展之行為,更能表現出這種「非形式化學習」主動、彈性、開放的特性,從而「游於藝」的自我修身教育理念更加被突顯了。我們將在這種學習模式和理念之下所開發出的相關教材教法等組成的教學系統稱之為「游藝學」英文為“U—E (Ultimate Education)Learning”。要特別說明的是–「游藝學」包含傳統童玩遊戲;但傳統童玩遊戲並不等同於「游藝學」。「游藝學」的目標不是傳統童玩的“復古”,卻是傳統童玩的“復興”,除了介紹傳統童玩遊戲外,更重視以「人」為中心,探究傳統童玩遊戲作為教育媒體的價值與意義。(出自UEPLAY游藝館)

台長: I.J.Tsai
人氣(1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巧板 |
此分類上一篇:〈風箏〉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