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13年11個月又10天在外奔波忙碌的日子之後,達可在今(104)年的7月20日,悄悄回家了。
回想22年前的9月13日,青年達可從台南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水里就任,當天住進四周密閉,沒有窗戶的木板隔間宿舍。在那個孤單到想開車落跑的傍晚,獨自散步來到跨越水里溪的舊民族橋上,看著橋下潺潺悠流,倒映波光的水里溪,眼眶不自覺悄然泛淚,突然有股衝動……,啊不是想跳下去啦,而是驚訝於這個小小山城,竟然會有一條如此清澈潔淨的小溪穿流其中,悄悄串住旅人的心。當下,心中做了決定,這就是我要留下來的地方。
從那一天起,達可就在這裡工作生活、交友戀愛、娶妻生子、安家落戶。兒少成長的台南漸漸淡為故鄉,而水里,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我的家。
然而,生命的軌跡並非恆定,14年前,達可告別熟悉的環境,開始踏出漂移的腳步,先到海拔2100公尺的農場度過8年,學會如何自謀生路,張羅一個農場、一大群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接著又到都會中心的公園待了6年,鍛鍊隨時面對天天驚奇人事物的強韌心臟。這期間,家,是圓心;宿舍,則是另一個頓點。我像環繞太陽來去的彗星一般,時而在家,時而在外,每天睡在不同的床上,時而軟鋪時硬臥,時而溫暖時寒凍,有時眼睛張開,必須花上幾秒鐘時間,才能弄清楚此時究竟身在何處。久而久之,似乎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模式,雖然累,但也為生活增添許多故事與精采。
而人生的因緣際會,卻是難以預料,14年後,達可再次回到水里,也回到原先工作的單位。上班第一天,8:20出門,用了5分鐘從家門口走到單位門前,再爬了一百多階樓梯,來到位於六樓的辦公室。一步一腳印,心中澎湃洶湧,真的可以感覺到……很喘。歲月果真不饒人,活生生血淋淋地印證了屬於這14年間的老去。
除了辦公室樓層不一樣之外,空間的記憶依舊,老同事也依然熟悉,14年過去,竟然有種出遊數日後重新回來上班的感覺。黃粱一夢,莫非如是。
這次回家,有兩個意涵,一是不用再開車遠距往返,與家人相隔兩地,終於可以天天睡在自己習慣的床上,不用在夢醒時分,愣愣地盯著天花板發呆。另一方面,重返老東家,意味著在不同單位間流轉歷練的職業生涯已然告終。公務人生22載,已是過半近歇,該是效法玄奘西域取經16年,終回唐土譯經釋法,貢獻所學的時候了。
只不過,適應改變終究需要時間,無論是將搬回家的書箱舊物定位,或是調整作息安排適應新的生活步調,都難免會有段紊亂期,也因此連部落格都荒廢了整整一個月,好不容易才漸漸找回生活的節奏,重新上線。
我是達可,我回來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