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對台灣島民而言,一直是主要的大眾運輸工具之ㄧ。除了許多通勤族每日倚賴區間電車往返於家庭與工作場所之外,每遇連續假期,多少歸鄉遊子藉由列車長龍的運載,回到久違的家鄉,短暫陪伴許久不見的父母、家人。然後在假期結束時,再度收拾行囊,隨著火車空朧的低沉律動,離鄉。
火車給人相當懷舊的感覺,事實上它的確也是相當古老的交通工具,從1887年劉銘傳開始建設台北基隆間的鐵路以來,竟然已有120年的歷史,歷經清朝、日治而至民國,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發生在火車上、月台邊、還有車站裡。
而懷舊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君不見搭乘火車的時候,車站舊、車廂也舊,想不懷舊也難啊。
我的人生也有一段與火車結緣的時光,那是唸高中的時候,平常寄宿在學校的宿舍,到了週末,就得從柳營搭上普通車,一站一站地靠泊,直到返抵台南。所以火車對我而言,代表的是高中三年的年少輕狂,在成長與叛逆中梭游的歲月。
隨著年歲日長,那段時光不知已被埋藏到記憶深處的哪一層了。由於現在居住在大眾運輸不便的鄉間,平日出遠門幾乎都得開車代步,即便是到台北這樣的繁華大都市,為了節省寶貴的時間,新穎快捷的高鐵也取代了原先火車提供的服務。算一算,上一次搭火車返鄉到底是在幾年前呢?說不定已經超過十年,真的記不得了。
因此,當這回20年不見的高中班長號召大家年初五在台南聚餐時,我突然有種很想搭火車回去的衝動。理由可以舉出很多:因為只有我自己回去,搭火車比較省錢;因為高速公路高承載管制,搭火車比開省道塞回台南省時;因為聚餐的地點就在後火車站,搭火車比較方便;又因為這天達可爸和達可媽不在家,我不必為回家看他們的交通另做安排。
其實我心裡面還有一個最簡單的理由:我就是想搭火車!搭火車走過25年前那條熟悉的鐵支路,在火車上遙望離開25年的母校,然後去見25年前的老同學。
所以這天一早,我踏出家門,用兩隻腳走向水里火車站,車票事先已經在網路上買好了,老字號的台鐵還是有現代化的服務,不用擔心沒有座位,得在火車上站兩、三個小時。
從家門口走到火車站的月台,只花了我10分鐘,對於預留30分鐘走路的我,實在感到有點意外,原來這段路是那麼的近。對於平常習慣用汽車、摩托車、腳踏車代步的現代人而言,「走路」本身恐怕就意味著遙遠吧!
這平白多出來的20分鐘,讓我可以優閒地站在月台上,看著火車開進水里站,再續往集集線鐵路終點的車埕站,然後在十來分鐘後,再度返回出現在水里站。這條支線鐵路現在已經是熱門的旅遊路線,假日總會載滿一整車的遊客。還好幸福的在地人可以在早上遊客湧入時,搭著卸載一空的車廂出門;然後在傍晚遊客擠滿車廂離開時,再搭著清靜的車廂返家。
集集線鐵路有趣的地方是,單線軌道的狹窄路幅,讓鐵道兩邊的景物似乎離車窗更近了,不只兩旁的民居近、遊客近、有時一旁的植物枝葉還會從車窗上滑過。加上行車速度不快,車內車外的人,總會有充裕的時間,用眼睛或是相機的鏡頭,交換眼神。
集集線鐵路來到縱貫線的二水站,銜接南來北往的電氣化列車。我想我真是太久沒搭火車了,見到月台上顯示列車資訊的LED告示板時,就像見到什麼高科技玩意兒一樣的驚奇。想當年我搭火車的時候,告示板還是電動翻牌的呢!現在可方便了,不只公告車次、到站時間,連沿途的停靠站、誤點時間等,都可在最下面一列的跑馬燈上一目了然。雖然台鐵的營運狀況經常被拿來檢討批評,但是把時間軸拉長點看的話,人家其實也是有不斷在進步的啦!
約莫25分鐘後,搭上南下的復興號,人不多,大部份人都有座位。在車上,我時而低頭看書,時而閉目養神,這是自己開車時享受不到的優閒時光。
車過新營,我開始抬頭看著東邊窗外的景物,當火車接近柳營站時,母校出現在車窗外數百公尺的地方。當年短暫住過的一棟舊宿舍,已經改建成嶄新的大樓,矗立眼前;而一直住到畢業的那棟六層宿舍大樓,隱約出現在新大樓的身後,而今,竟也是二十幾年的老建築了。
我們的導師,也是後來的校長,據說幾年前剛退休,而現在的校長,聽說也是我們這一屆隔壁班的同學,該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還是歲月不饒人呢?
抵達台南,找到餐廳所在的大樓,走出十樓電梯門,剛巧遇到班長要下樓等人。此時抵達的同學只有四人,而彼此聊一聊,我們四個竟然都是搭火車過來的。此時的火車,發揮了它在交通打結的連續假期裏最佳的優點-不塞車。而選擇搭乘火車的我們,應該也有一些小小的英明睿智吧!
結果,兩個小時的餐敘中,只來了六位同學,第五位從高雄小港開車上來,花了兩個小時,第六位只不過是從安平開回台南市區,竟也耗了五十分鐘。另外還有一位從屏東趕上來,努力在車陣中掙扎,卻是功敗垂成。
老友相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從工作事業、小孩年紀、同學近況,一直到下次聚會的時間地點…,嘴巴還不能忘記吃東西。這樣的場合兩個小時的時間其實是不夠用的,不過事先買好的車票時間可不能改,只好與大家相約下次再見,再度搭乘北上的復興號,踏上歸途。
這回,當車子快接近母校的時候,我起身走到車廂外的通道上,不想驚動其他旅客。拿起隨身攜帶的相機,對著學校的建築拍了兩張相片,作為今天火車之旅的紀念。
下次再搭火車、再見老同學,又將是什麼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