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5 19:49:09| 人氣3,5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來是你,斑紋鷦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台灣的平地到低海拔山區的空曠平野,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鳥兒,灰褐色的體背,白色或淡鵝黃色的腹羽,長長的尾羽,外型看起來似乎並不怎麼出色,可是經常愛站在柔軟的草莖上隨著波浪起浮,高聲唱著歌的牠們,卻又總是自然而然地讓人注意到牠們的存在。牠們是鷦鶯,在台灣其實有三種,分別是灰頭鷦鶯、褐頭鷦鶯、斑紋鷦鶯。這三種鳥兒生活在近似的棲地環境中,而且無論在體型、體色、習性各方面都很雷同,對於鮮少停下腳步看看週遭鳥兒的一般人而言,大概永遠不會發現牠們之間的差異。縱使是喜歡賞鳥的朋友們,除非刻意下功夫去分辨這三種鳥兒,否則恐怕也很難一眼就叫出牠的名字。能夠輕鬆叫出這三種鳥兒名字的,絕對可以冊封賞鳥達人而當之無愧。
我是那種不太會認鳥的初段班,每當在野外遇到鷦鶯時,總是看得眼冒金星,如果運氣好,來得及拍下幾張沒有糊掉的照片,回家就可以用電腦放大,努力與圖鑑比對,如果又恰好有拍到牠的特徵時,才有可能不太有把握地「猜」出這隻鳥兒的名字,當然,張冠李戴的情形總是難免。還好在野外時,鳴聲也是種判斷的好方法,如果聽到「咩…」的聲音,卻遍尋不到羊蹤的話,不必鑽到芒草叢裡頭找,鐵定是被灰頭鷦鶯騙了。褐頭鷦鶯則像個定時炸彈,發出「滴…滴…滴」的倒數讀秒。至於斑紋鷦鶯呢,則是用台語短促地叫你「去啦!去啦!去啦」。
蘿蔔坑的鷦鶯很多,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牠站在芒草或咸豐草的頂端,愉快地唱著歌。當夏天的大太陽下,一個人揮汗如雨地工作時,有隻鳥兒在一旁唱歌給你聽,讓人感覺到一種有朋相伴的安心。有時唱得開心,連人走近了,都還不肯停歇,只有在相機的長鏡頭對著牠時,才會讓牠突然想起老祖宗的古訓「當長長的管子對著你時,千萬趕快逃命。」於是在一瞬間,猛然飛起,遁逃得無影無蹤。一開始,沒有刻意去分辨牠的鳴聲,所以憑著幾張照片,隨意比對圖鑑之下,一直以為是灰頭鷦鶯。為了寫這篇文章,這禮拜到蘿蔔坑時特地注意聆聽牠的鳴唱聲,這才發現事有蹊蹺,回家再重新比對圖鑑,憑著頭頂上向後梳理的髮型,終於確認牠是斑纹鷦鶯。天哪!幸好牠不看部落格,否則一定氣得不再唱歌給這隻呆頭鴨聽。
蘿蔔坑會有這麼多斑紋鷦鶯,應該是環境使然,這兒不但有肥嘟嘟的有機蟲子可以吃,最重要的是一叢叢自生的芒草,正是鷦鶯最喜愛的築巢地點。牠們會在芒草叢中編織布袋型的巢,三種鷦鶯皆然,因此對一般鄉下人而言,全部都叫「布袋鳥」啦!哪裡需要分得那麼複雜。偶而我在園子裡頭砍草時,往往一不小心就將巢給砍了下來,縱使來得及在它的面前緊急煞車也於事無補,因為暴露在外的巢對於鳥媽媽而言,已經不再安全,萬全之計唯有棄巢一途。斑紋鷦鶯的蛋大約比拇指指甲大一些,白色上頭有著淡粉紅色的斑點,這和灰頭鷦鶯又有些近似,只不過灰頭鷦鶯蛋的色塊顏色較深。總而言之,三種鳥的相似之處真是錯綜複雜。真沒想到寫部落格還有這種好處,可以強迫自己提升功力。
蘿蔔坑已經出現的鳥兒還有很多種,而且持續增加中,看來我的功課還有很多呢!
附圖一:看到沒,頭髮往後梳得條理分明的就是我-斑紋鷦鶯。
附圖二:打開布袋巢,裡頭有著淡粉紅色斑點的就是斑紋鷦鶯的蛋。
附圖三:哼!下次再認錯,我就不理你。

台長: 達可
人氣(3,5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蘿蔔坑紀 |
此分類下一篇:菜瓜布DIY
此分類上一篇:蛇來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