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31 12:30:32| 人氣24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高雄電影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第一次參加電影節這樣的活動
參加的場次不多(總共六場)
因為怕累(老了老了)
不過
看到一場好的電影
走出電影廳的感覺絕對是身心舒暢的!
會讓整個晚上心情十分愉快 :)
有別於好萊屋砸錢商業的商業片
電影節的影片相對來說就是小型製作
走得比較是小品的重質不重量的感覺

2009/10/20 吸血哈姆雷特

講的是吸血鬼以舞台劇招收演員之名
行吸血之實
劇中有些橋段便是吸血鬼吸血
於是巧妙的成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感覺
吸血鬼真的吸血了
觀眾看來特效做的真好
是很有趣的一部片子
其中
提到哈姆雷特的片段劇情
或是說莎士比亞的某句台詞
這樣拼拼湊湊地變成一部喜劇
有時候覺得沒頭沒腦的
但是有趣是真的!

2009/10/22 搖滾吸血鬼

這個禮拜看了第二部吸血鬼
(結果這個晚上我真的夢見吸血鬼了.看太多了)
這是一個不成名的小咖樂團
因為其中一位女團員便成吸血鬼後
吸引了觀眾
於是一個個其他成員也要求女團員讓自己也變成吸血鬼
原本最反對的團長也成了吸血鬼了
於是名氣.權力.金錢等等的隨之而來
之後心裡掙扎(良心的譴責嗎?因為必須殺人吸血)
大夥決定去殺了吸血鬼王
這樣大家吸血鬼的身分才恢復成凡人

最後
凡人的生活又恢復為小咖.一成不便
於是
團長跟女團員又希望變成吸血鬼了...

吸血鬼的議題
我挺有興趣
(尤其看完幕光之城後)
雖然後來有醫學界的說法是那是一種生理疾病
不能見光所以才必須活在黑暗中
整個讓吸血鬼的浪漫度大下降
就像當我們知道
梵谷應該是得了躁鬱症的感受一樣

永生不死與吸血鬼也有人性
我想是他們吸引人的原因吧
中國不也有很多永生不死的傳說

不過
這部片
一直到最反對沉淪?的團長
然後還是當了吸血鬼
並且因為一位好友相勸
不小心殺了好友
當團長說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感覺想哭
想到了高中的一篇文章:漸漸
(抱歉.忘記作者了.但記得作者應該是耳熟能詳的人)
遇到權力.慾望.名利等
然後漸漸地向下陷入
即使發現了後悔了
也已經沒有回頭的權利
我只是聯想到
團長的那張臉

就覺得
難過


2009/10/24 即溶沼澤

是這六部裡面我最最最喜歡的一部了!!
女主角是一個長得很像楊謹華的人演的
她是一個獨立新女性
永遠只看得見自己想看的
不迷信不信占卜不信傳說(例如日本的河童)
但在媽媽住院之後
發現了媽媽寫給一個男人的信
才發現那個男人是自己的生父
在找尋生父的過程中
也開始了找尋自己.看見那不可能

其中有一段
生父與女主角
看見一小群人舉行升旗典禮
(這一段很能引起共鳴.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
升旗典禮音樂開始
拉旗子的人便慢慢的慢慢的拉旗
一直到中後段
聽見音樂就快演奏完了
才匆匆忙忙的把旗子快拉上去

生父跟女角說:
我不希望我的人生就像那樣
前半段以為時間很多
於是自以為的慢慢的漫漫過
等到覺得來不及了
才又緊張倉促的結束
(台詞類似這樣子)

以前覺得還年輕
人生還好長好長
但後來驚覺時間走的好快
一轉眼身邊瘩朋友都已經是認識五年以上了
甚至是差不多十年了
這樣子真恐怖

大學學生新生才一開頭的
一轉眼
現在已經要從二開頭快邁入三開頭了
要好好把握阿
積極一點
衝一點
當下!

2009/10/24 飢餓

這部片在講愛爾蘭的政治犯在獄中的待遇
片中會一直穿插英國柴契爾夫人的電視演說
顯得政客或是專制政治者的獨裁與偽善
我十分討厭掌權者利用權力或是為了權力而偽善
尤其是公務機構更容易看見這樣的事情

獄中政治犯
過著連動物都不如的待遇
而很多人是政治的犧牲品

包括這些想抗爭的政治犯
包括必須履行義務的監獄官

有幾幕是監獄官
每天從家門出來
都要檢查車子底下或附近有沒有人要對他不利
然後監獄官每次打完犯人之後
便會到無人的外圍用受傷的手抽菸
然後眼神放空地看著遠方...

也包括維安的警察
一群警察用力以警棍打犯人時
有位警察躲隔壁的牆腳痛哭

明知道這樣不對
但必須做
良心的譴責到了極限

這部片中的每個人都很痛苦
政治犯的人一樣痛苦的活著

雖然痛苦
但一樣活著
因為知道自己的目標
即使每天面對的是一道鐵窗
還是要活著

最後即使選擇了節食抗議
選擇了死亡
也是因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死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生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死

最後的結局
幾位犯人排好節食表
第一位帶頭者死亡便以下一位輪替
英國受到國際輿論的制裁
也改變了專制政治

看完後
雖心理沉重
但對人權會更有想法與堅持!

2009/10/27 246奇幻公路
不知道在幹嘛的一部片
把所有跟日本246公路的東西都湊在一起
片片斷斷
還要播到兩個多小時
真是消磨我的耐心跟毅力
姑且不論片名
裡面有一段是日本嘻哈音樂的訪談
(雖然覺得沒頭沒腦播這一段要幹嘛)
但是裡面很多對話
對於嘻哈是美國的傳入日本
到底這是外來文化?
又或者這是說傳入日本後可以融合創新為屬於日本的嘻哈?
是很值得省思的議題

我總是想
台灣呢?
到底我們這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可以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台灣?
台灣的文化是什麼?

我們的人種越來越多元
問題越來越複雜
那那個共通性到底是什麼?
美麗寶島?
電腦王國?

到底是什麼?
(p.s.這部片真的很煩.不討喜)


2009/10/28 台北異想

這是我看的最後一部片
衝著台北兩個字去看的
裡面總共有八段故是八個導演
故事主軸是不同時間點的台北

06:00 晨之美/鄭芬芬導演
09:00 那個夏天的小出走/鈕承澤導演
12:00 午熱/許榕容導演
15:00 舊.情人/程孝澤導演
18:00 煙/李啟源導演
20:00 走夢人/陳映蓉導演
24:00 末班車/安澤毅導演
04:00 自轉/李康生導演

晨之美的場景是在師大教育學院旁邊拍的喔
好熟悉

我比較有感覺的是煙
雖然對話不多
很長的時間就是片中父親與女兒的推拉.妥協.遞煙
有種無奈的彼此撕扯的但又彼此依附的情感

最後自轉讓人流淚
提到生與死
開始與消逝
羅曼菲的自轉
六四
還有咖啡店的歇業
最終都會拉下那一扇歇業的鐵窗
但是蔡明亮導演在片中的一小句話
"我會記得妳的咖啡的"
如同
六四.羅曼菲.咖啡香
消逝了
但總會在某些人心中永遠留著


電影節有趣而且值得! : )

台長: ♡克萊兒♡
人氣(24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我思,故我在 |
此分類上一篇:育萱點名

育萱
你還真的全po啦XD
說真的...那部246很煩,超想翻桌(但電影院沒桌可翻)

我在想...我的18部還要再等等。再等等。

但,這是值得的年度盛會。
能一次完整地看得又多又密集,
也讓我的視野翻了又翻。
2009-11-04 23:42: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