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1 11:49:34| 人氣2,3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月光小夜曲 v.s. サヨン&#1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月亮在我窗前盪漾,透進了愛的光芒,
我低頭靜靜的想一想,猜不透你心腸。
好像今晚月亮一樣,忽明忽暗又忽亮,
啊~啊~到底是愛,還是心慌,啊~啊~月光。

月夜情境像夢一樣,那甜蜜怎能相忘,
細語猶在耳邊盪漾,怎不叫我回想。
我怕見那月亮光,抬頭把那窗簾拉上,
啊~啊~我心兒醉,我心兒慌,啊~啊~月光。***

有一回和爸媽去北海道旅行, 在遊覽車上我唱了月光小夜曲這首歌,
聽歌十分挑剔的老爸難得點頭, 好不容易聽到一首沒被我唱走音的歌,
老媽跟老爸說: “你把日文歌辭也寫給她吧!”
我聽著心想: 原來這首歌也是日本歌曲改編的.

有一天晚上開車回家的時候, 無意間聽到廣播主持人介紹,
才知道這首歌是發生在日據時代, 台北州蘇澳郡的利有亨社,
一位泰雅族少女 Sayon 的真實故事.
這則故事還被編入當時的小學教科書中,
所以像爸媽這般年紀的台灣長者都知道這首歌和這個故事.


今日閒暇, 上網收集這首歌的資料, 與大家分享:
(以下資料節錄自管仁健先生的個人新聞網, “你不知道的台灣”)

*********************************************************************

  60年代台灣剛有電視時,這首〈月光小夜曲〉就被號稱「長青歌后」的紫薇唱紅,日後又被蔡琴翻唱而流傳於兩岸;70年代甚至被香港的薰妮翻唱為粵語版〈每當變幻時〉。但你若以為兩岸三地的華人,對這首歌都是相同的印象,那就大錯特錯了。戰前出生的台灣人都會知道這首歌的背景,因為那是他們小學時就讀過的課文(初等國語科卷五17課)。

莎央是台灣原住民少女,1938年9月27日在風雨中被當局徵召,背著將入伍的日本老師田北正記的行李下山,經過武塔南溪的獨木橋時墜河失蹤。兩天後的《台灣日日新報》,標題只是「蕃婦跌落溪中,行方不明」。但到了1941年1月《台灣愛國婦人新報$112號》,莎央已變成當地的「女子青年團副團長」。到了《理蕃之友$117號》,落水時的莎央手裡還多了一面日本國旗。

  1941年5月,在台灣的日籍畫家鹽月桃甫,特別為莎央作畫。
6月,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灌製由詩人西a八十作詞、古賀正男作曲,紅歌星渡榣~子演唱的〈菔鏮鐘〉,立刻風行全台。10月9日《台灣日日新報》報導,畫家堀田清治也畫了一幅「莎央」獻給當時的總督長谷川清。到最後台灣人吳曼沙的小說《菔鏮鐘》裡,落水時的莎央不但緊握著恩師的武士刀,獲救後還在國旗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後才嚥氣,「愛國少女莎央」的故事也終於「完工」了。

菔鏮鐘 ( 莎央之鐘)

嵐吹M~O 峰麓u撰 (暴風雨吹襲著高峰山谷)
流览MuM 丸木橋 (洪流沖擊著獨木橋)
渡坜誰^ 麗F

台長: Diana
人氣(2,3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生活小品 |
此分類下一篇:Vintage
此分類上一篇:午後漫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