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20 07:01:40| 人氣5,3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北淡水]:淡水夜市、小吃、悠遊、閒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於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台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
 
今日的淡水鎮,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台灣。
 
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原居於此的凱達格蘭族語之音譯;一說認為淡水從前有許多捕魚的石滬,在石滬尾端的村莊自然就叫「滬尾」了。而隨著港口的日漸發展,「淡水」的名稱也逐漸取代了「滬尾」。
 
商旅船舶的熱絡景象雖已不再,但走在淡水街道上,一座座洋式、閩式、日式的舊建築,彷彿都在訴說著小鎮的悠悠往事--從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進佔、西元1642年荷蘭人入侵,歷經清政府的統治,以及日據時代的歷史舊事。
 
拜訪淡水,徒步悠遊是不錯的賞玩方式,中正路、真理街、重建街、三民街、清水街一帶,最能展現老街古風及各時期建築特色。遊客可搭乘往返淡水、八里及淡水、大稻埕間的渡輪,淡水河風情,盡收眼底。
 
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從渡船碼頭附近到與中山路交會口路段),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見一些局部保留舊建築趣味的屋舍,加上古董藝品店林立,更顯其古樸風味。
 
沿街可欣賞精雕細琢的石藝、木雕作品,店家細心收藏多年的古董文物,飄逸優雅的詩詞字畫,以及各色裝飾藝品。
 
看河、觀山、坐船,古老的遊趣一直延伸到現在,因有淡水河、渡船頭、漁人碼頭等景點,加上捷運的便利,讓淡水老街的媚力無人能擋。
 
從『淡水捷運站』通車起,淡水成了北台灣觀光勝地之一。大批人潮、車潮,成了淡水假日的生活景象。
 
而『淡水老街』雖已不是原來的老街,但是來自不同地區的名產,已把老街裝飾的花姿招展。而淡水曾經擁有豐富的人文與歷史。
 
淡水的「名小吃」,非鐵蛋、魚丸、魚酥、蝦捲、阿給幾項莫屬,這些淡水的鄉土味,在別處可吃不到,要一次吃遍,不妨到中正路老街及鎮公所後方的河邊道路走一回,合法營業、非法占道的,都各有風味。
 
淡水小吃『阿給』其實是日語油炸豆腐」的發音,阿給做法是將四方形豆腐做成袋狀,填入炒好之粉絲,再以魚漿封口,放入蒸籠蒸約15~20分,淋上特製的甜辣醬汁。

淡水小吃『魚丸』,以古法製成不摻發酵粉的肉包配上清爽可口,堅脆可口的魚丸是以上等鯊魚肉為材料,只摻少許的太白粉和水,中間再包入肉燥,鮮美的魚丸成形了。

淡水名產「鐵蛋」源自一次的偶然,當時阿婆在滷滷蛋時,一時忘了時間,等到發現時滷汁早己蒸乾,但沒想到變硬的滷蛋反而出奇的美味,「鐵蛋」之名不逕而走,最後竟廣受歡迎。
  
淡水名產『魚酥』與普通的軟魚酥不同,是直接食用的零食,酥脆的口感中帶著一股魚香味兒,品嚐之餘,別忘了瞧瞧背後的淡水詩文。
 
來到淡水,鮮少有人空腹而回,小吃如果還無法飽足,捷運站前有家傳承三代的老店「義裕排骨」,排骨、魚排、水餃是三大台柱,這裡也有不少淡水的旅遊資訊可以取得。
 
老街靠近馬偕銅像前後段,有不少海鮮餐廳,可以現點、現殺、現吃,價格不貴,且保証新鮮;飽足後,淡水河畔或紅毛城段有不少賞景咖啡廳,不妨歇歇腿。 (旅遊日期:2008.10.18)
 
淡水捷運站下,西行即抵淡水夜市

 

一走入淡水老街,人擠人真恐怖!

一樣是人山人海

台鈴嫂在排隊要買臭豆腐,臭豆腐加上西式泡菜,再多加點辣椒,呵呵,蠻好吃的。

到楊 X 阿給魚丸湯店,嚐一嚐淡水著名的地方小吃~阿給、魚丸湯。就像彰化的肉圓、台南的擔仔麵一樣,到了當地非得吃上一回不可!

點了一碗淡水魚丸湯

點了一碗淡水阿給

淡水小吃-阿給
很多淡水本地人,吃了數十年阿給,但是卻不知道“阿給”之名是從何而來的。在民國54年時,阿給的創始者楊老先生從包餡食物中尋得靈感,而發明了用油豆腐皮包著粉絲的“阿給”。
 
原先一開始並沒有幫阿給命名,直到後來有一位淡水中學校的學生(今淡江中學),吃了幾次以後,問老闆這個叫什麼名字,老闆說還沒取,這位學生才參考油豆腐的日語發音「阿不拉給」為名,而後為了好唸才又改成現在的“阿給”。
 
現今因淡水觀光人口的蓬勃發展,阿給儼然成為淡水地方特產的代名詞,而淡水街上也出現很多的阿給店,每一間都打著阿給原創店的招牌,但是內行的老淡水,吃阿給通常都還是會選擇到真理街上的創始店。
 
而阿給的製作過程:先將油炸好的油豆腐從旁邊切開,接著把油豆腐挖空,然後填入浸泡過肉燥的粉絲,最後加上紅蘿蔔絲的魚漿封上缺口,放進蒸籠裡蒸熟後,淋上祖傳特製的甜辣醬,就完成了讓人垂涎欲滴口感獨特的阿給。

淡水小吃-阿給

小店、小吃攤琳琅滿目,這裡是淡水老街,小吃的特色就是在於傳統。

李炳輝推拿中心於91年3月中開幕, 因為朋友剛好有此資源(腳底按摩),所以和朋友合資經營。主要是腳底按摩為主,此腳底按摩是由吳神父流傳下來的。

而店中的推拿師父,是有專門訓練過才能替客人服務,營業項目有腳底按摩、推拿。客人大都是在周休二日消費,熟客也會指定推拿師父。

推拿只是促進體內身體血液循環,並不會有治療效果,要有治療效果,必須要有醫生執照。

「腳底按摩」約在四千年前起源於中國,是屬於中國古代傳統醫學的一部份,和同樣是傳統醫學的「針灸」屬於相同原理的治療方法。
 
「腳底按摩」在中國經歷了各個朝代之後,到了唐朝時傳入日本,成為今日的「針灸」和「足心道」。
 
腳底按摩的療效
1.促進血液循環之順暢。
2.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
3.促進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與各器官系統間的協調。
4.增進內分泌之平衡,緩和趨於緊張之系統。
5.排泄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
6.加強新陳代謝功能,保持青春活力。
7.刺激細胞產生活力,防止老化。
8.恢復退化的器官機能,預防生病。
9.免打針、免吃藥、療效神奇。

李炳輝推拿中心除了按摩之外還有挽面服務

在淡水老街上到處都是阿給魚丸湯店,每一家都強調是老店、創始店,你相信嗎?

淡水老街美食-合益魚酥 
淡水魚酥的歷史幾十年了,走在淡水大小街上,到處都看得到那炸得酥黃的魚酥,有時一簍簍就這麼在路旁,真叫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光是中正路上,販賣魚酥就有好幾家,但只要您細心些,就不難發現永遠都有人等著排隊買魚酥。
 
對於六十多歲的老頭家來說,剝去了近幾年媒體和遊客的大量炒作包裝,魚酥其實還是當年那老淡水人普通拿來配稀飯或下酒的街頭零嘴。不懂行銷不懂包裝的他,總還是每天穿著沾滿粉漿的白色汗衫,親自下去和其他幾個打拼幾十年的老師傅們手工製作魚酥。
 
魚酥的製作過程
每日由老闆親自桿麵製作新鮮魚漿,一邊喝著每天炸完魚酥後的獎賞-啤酒,一邊爽朗地操著閩南語口音告訴我們說:「其實喔,食品的咪阿(東西)最簡單,用好的東西下去做就是出來好的,用醜ㄟ(壞的)東西下去做絕對都醜醜去阿!」
 
依四季的不同選擇新鮮的小魚下去做,把頭和內臟去掉,連肉帶骨一起攪打成魚漿,將魚身上的所有膠質和鈣質通通保留,再經過老頭家的木桿手工將魚漿桿成片狀,才交由半手工的機器切割成條。
 
接著直接送入油鍋大火炸過,讓魚酥呈現淺白色的熟度後撈起,晾乾冷卻二十四小時後到了隔天才進行第二次的油炸,大火將魚酥的含油量逼出到最低,直到魚酥呈現金黃酥脆的口感和色澤後才算大功告成。
 
手工魚酥的美味堅持 經由機器半自動切成條狀,老頭家說其實手工的過程實在太費功夫,這麼多年下來,幾乎每個師傅的手腕或脊椎都曾開過刀或拖著職業病變,但若問他怎麼不乾脆就也像其他店家一樣機器化,他老人家被問急了不知怎麼解釋,就只好又灌了口啤酒說:「阿就差那麼多,自己都吃不習慣沒辦法阿…」
 
雖然老人家一句話道不盡手工和機器的差別,但手工的魚酥就像其他的手工製品,老一輩人的堅持逐漸因著年紀而無力,要求久放多產以便節省成本、廣鋪通路的市場機制,讓手工魚酥式微到僅剩這麼一家。
 
◆ 原味魚酥小包-NT.50元
◆ 原味魚酥大包-NT.100元
◆ 辣味魚酥小包-NT.50元
◆ 辣味魚酥大包-NT.100元
◆ 合益原味蝦酥-NT.100元
◆ 蝦薯餅
◆ 皮蛋
◆ 新鮮炸物(僅現場販售)
 
淡水-合益魚酥 
電話:02-26211410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中正路186號 
 
傳承古法製造的魚酥老店─合益魚酥

我們買了一包辣味魚酥大包-NT.100元

淡水小吃- 魚丸
淡水在冬天向來以低溫聞名,在酷寒的氣候中,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魚丸湯是最好的享受。餡料紮實、多汁味美是淡水魚丸的特點,咬下去的那種口感與嚼勁是一般魚丸所無法比擬的。

淡水早期是漁港,漁獲量大,以致於供過於求,捕來的漁貨除了在市場販賣外,更延伸出許多附加產品,如魚乾、魚酥、魚丸等。魚丸要做得好吃,主要食材要新鮮;如要有又 Q 又脆的口感,必需維持在低溫下製作 (0~5 度 ) 。
 
早期皆是純手工製作,所以魚丸的製作過程是非常艱苦的,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中,雙手仍需埋在冰冷的魚漿內,才能揉捏出一顆顆飽滿又厚實的魚丸。現在因知名度大增,魚丸需求量大,所以都已機器取代人力製作,降低成本。
 
魚丸製作過程:表層的魚漿主要是鯊魚肉,但視季節性也會加上其他的魚,大多都是帶油性的魚類,如冬天會加上部份的鬼頭刀,去除魚骨後加上一些調味料,絞碎後製成魚漿。內餡主要是由豬的大腿肉加上一部份的三層肉打成的豬絞肉。

在冰冷的寒冬,喝上一碗魚丸湯,配上包子,這是到淡水另一種不同的體驗。
 
台灣周圍海域本來就魚產豐富,經過第二次大戰的「強制保育期」,海裡什麼魚都有,新的漁船陸續下水,新的網具不斷開發,淡水魚港欣欣向榮。出海的漁船艘艘滿載而歸,魚丸的原料白旗魚、黑旗魚、黑鯊、沙條、雙髻鯊源源不絕,大海毫不吝惜不斷供應,魚丸店也孜孜不倦,把他製成魚丸供應市場。
 
台灣四大魚丸
淡水魚丸、南方澳鬼頭刀魚丸、台南虱目魚丸、高雄旗魚丸是台灣四大代表性魚丸,每一種魚丸各自有支持的顧客,有非常鮮明的特色,有相當大的產量,而淡水魚丸就是由我們帶頭開創造全程參與,加上同業的共同打拼,形塑出一種新的地方特產,我們不敢居功,但是我們確實是從開始做到現在從未缺席,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小人物,幾十年的持續努力,居然可以影響淡水的飲食文化,這是當初所不敢想像的。

阿婆鐵蛋其實就是滷很多次的蛋,又名石頭蛋,顧名思義知道他很耐嚼,而且越小越硬。家喻戶曉的阿婆鐵蛋有雞蛋和鵪鶉蛋兩種,每一顆都經過五香滷汁和海風7次以上反覆滷製、風乾,直到蛋白部分緊縮成薄薄一層才上市販售,其香Q能讓人不知不覺地一吃再吃;惟鐵蛋得冷藏 才能保鮮,遠道的遊客,不妨選購店家貼心準備的真空包裝,以利長期保存。
 
來到淡水,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黑漆漆、圓滾滾、香QQ的特產-阿婆鐵蛋。其中著名的老店就是位於老街轉往渡船口的三角窗的「阿婆鐵蛋」,老闆娘楊碧雲女士說:「約莫二十年前,在煮滷蛋時沒注意時間,滷得太久,滷蛋變得硬硬的,扔掉又覺得浪費,但沒想到吃起來口感變得很香Q,只是剛剛咬下去會覺得比較硬,看起來有點黑黑的,像生鏽的鐵條顏色,就隨便稱為鐵蛋。」
 
至於為何叫做『阿婆』鐵蛋呢?楊阿婆表示:「其實本來要取名為『元祖』鐵蛋,意思就是鐵蛋的始祖,可是『元祖麻糬』認為我們仿冒品牌,要告上法院,所以後來隨便改名叫『阿婆』鐵蛋,這下該不會又跟誰一樣了吧?」

鐵蛋的製作有些費時的,目前店內販賣的鐵蛋,一般得將蛋滷上三小時,然後吹風陰乾,持續一個星期,才能完成了。阿婆說:「我們在淡水有一個專門製作鐵蛋的中央工廠,我們講求的是無色素、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健康好吃的鐵蛋,素食者也能吃,真正的鐵蛋是咖啡色的,千萬不要買錯哦!」在包裝方面,為使其保存期限更長,該店的中央工廠將鐵蛋以真空包裝,故可保存兩個月之久。品質方面,包裝前一定會經過品管篩選,鐵蛋外形絕對不缺不破。
  
☆現煮超hot阿婆鐵蛋:100/元(可放置一個禮拜,需冷藏)
☆真空包裝阿婆鐵蛋:100/元(可放置三個月)
(買10送一大fun送)
☆新產品:蝦薯餅50/元。
☆阿婆魚酥:50/元。

109歲的淡水紅樓(達觀樓)~見證了淡水港的盛衰
景點地址 : 台北縣 淡水鎮 三民街 2巷 6 號

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外商也到淡水設洋行貨棧,盛況正如沈葆禎所形容「滬尾港門宏敝、舟楫尤多。年年夾板帆檣林立,洋樓客棧闤闠喧囂,其口岸之歧出不同有如此者」。
 
今日三民街(淡水紅樓)至紅毛城間(埔頂社區),成為外人之居住區,貨棧、洋樓林立,這時代的建築充分反映出西風東漸的色彩,不過隨著淡水港埠的風采漸去,這時代的洋樓也所剩無幾。

109歲的淡水紅樓(建於1899年),是本地經營船頭行的富商李怡和建於清末的宅第。其建材多從中國引進,有別於其他外國人建的磚造洋樓,在建築上運用北投出產的唭哩岸石做為一樓內牆,二樓內牆及外觀牆面則運用不同形狀的清水紅磚做變化,是同時期洋樓建築所少見,然而李怡和並未在此久住。
 
1913年兩艘滿載貨物的自家船隻在淡水河口對撞沉沒,家道驟然中落,李家遂將紅樓售予秀才詩人洪以南(亦為當年淡水街長),洪以南為艋舺名門之後,他的祖父洪騰雲即為捐建台北考棚而獲賜「急功好義」石坊的人。
 
洪以南為人風流儒雅、文采洋溢,一時間文人雅士,政商名流齊聚 淡水紅樓,由於在此展望淡水,東起關渡西至出海口視野遼闊,洪氏將它命名「達觀樓」。往昔不少淡水港及街景都由此拍攝。

1927年洪以南逝世,其後人遷居台北,見證淡水港盛衰的 淡水紅樓也沉寂了數十寒暑,1999年三月經由專家考證修復,於西元2000年再現百年前原貌,為近年古蹟再利用的範例。並於2001年榮獲文建會頒贈歷史建築百景賞第六名。
 
淡水紅樓開放的最初目的只是單純的想要保留這幢有故事的洋樓,試圖多紀錄些屬於老淡水的歷史片段,日後也將與在地文化團體合作,舉辦各項藝文活動,希望帶給每個來探訪 淡水紅樓的貴賓美好回憶…

在淡水老街上到處都是阿給魚丸湯店,每一家都強調是老店、創始店,你相信嗎?

環河道路也是淡水老街的一部分,一樣是人山人海

淡水渡船頭的載客渡輪

淡水渡船頭附近一樣是人山人海

台鈴嫂在排隊買冰淇淋

台鈴嫂在排隊買冰淇淋

渡輪到達淡水渡船頭,旅客正在下船

領有執照的演唱者(走唱)

領有執照的演唱者(走唱)

小卷 (鎖管) Neritic Squid 
小卷的體型有大有小,軀幹的上、中部呈現圓胖的體型,一般人也將體型較小者 ( 1 5 公分以下 ) 稱作「小管」, 牠是小卷的幼型 。

通常 漁夫們將小卷捕獲上船後,就會立刻以滾水燙過,以避免發臭。市場上常見已經醃漬過的迷你型小卷,口味非常鹹 ,適合當作下酒菜。 

小卷是「鎖管」的俗名,又名邊抽、筆管、軟翅仔、槍烏賊、小管等,可以新鮮地煮來吃,也可以晒乾製成乾貨來烹調。

小卷多生長於淺海及沿岸地區,平常以吃小魚蝦為生,但一旦遇上大型魚類,就成為肚中物,小卷之所以總是鹹鹹的,是由於漁船捕獲之後,多在外海用食鹽予以處理,再冷凍起來,所以小卷多很鹹。
 
選購小卷時,應以外表完整,膚色呈紅色,膚質緊密結實者為佳,小卷通常用來烹煮「蒜香小卷」、「蒜茸軟翅片」不僅下飯,也是喝酒時的好佐料。
 
澎湖的「清溜小卷」十分有名,聽說到澎湖若沒吃小卷,彷彿不算到過澎湖;另外,台南「小卷米粉」也是大大有名,小卷的海鮮清香,碰上米粉的米香,別具風味!

台鈴嫂在選購包包

蚵嗲

淡水捷運站

淡水捷運站

領有執照的演唱者(走唱)

淡水捷運站前的藝術牆

●搭大眾運輸:
搭捷運(新店-淡水)至淡水捷運站下車,即可抵達淡水老街。
 
●自行開車前往淡水老街:
1.大台北地區可自重慶交流道行2乙省道,再接2號省道,即可抵達淡水老街及各風景點。
2.經基隆市往西北,可接 2號省道;或下八堵交流道後,走麥金公路直接接上2號省道,即可抵達淡水老街及各風景點。
3.中南部的遊客,可自五股交流道走 107號縣道,經竹圍至淡水,再沿登輝大道接上2號省道,即可抵達淡水老街及各風景點。
4.由陽明山區循大屯自然公園指標,走台北縣道101號,可接2號省道,即可抵達淡水老街及各風景點。

Theme from Dying Young - Kenny G 薩克斯風演奏

台長: 台鈴(李道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