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新聞,中國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我心就會思考,「國際也許不懂,但中國與台灣人民怎會不知1949年以後兩岸分歧的歷史呢?」
1949年中國與台灣政治分治,各自經歷了不同的生活。雖然台灣(至少)兩蔣時期曾提及兩岸「統一」,但,那是在「三民主義」之下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生活下的「統」。但兩兩岸情勢,因為台灣目前的執政黨傾向「硬派」,台灣執政的政策表面看起來似乎一面傾向「分」,但在政策底下的民眾,至少曾經歷兩蔣時期的民眾,相信仍有不少人是主「和/合」的。但,那是在「三民主義」下的「和/合」,是目前普世推崇的「民主自由」政體模式下。因為目前台灣執政黨對兩岸關係的態度,造成對岸的不認同,中國的圍台軍演,也讓兩岸緊張局勢再次升高,歷史統獨問題再度成為發燒話題。
一個國家重要的是「長治久安」,但民主與集權國家對此名詞恐有不同見解。中國當局在經歷過五四、馬克斯列寧主義之後建立的新中國,經歷了極左反右路線、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及造成社會大動盪的文化大革命災難後,直到1978年決定以發展經濟為重點的改革開放,在此之後的發展,相信國際(應該也包含台灣)在互利之下,對中國也曾有不少的助力。
我想說的是,就像朋友間要能相處融洽,兩者心中應該有一個堅實的互信基礎。中國久遠以來的改革重點似乎僅在發展經濟,其餘文化的發展呢?在中國領土上的先秦時代曾發展出中華文化最為光輝、燦爛的古典文化,由先秦諸子提出維繫各朝代社會進步、穩定的哲學,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孔孟、老莊思想等,現在的中國民眾或領導人心中還留存嗎?如果還留存,「仁」與「中道」是其中重要的核心思想與價值,相信也是兩岸人民能和平相處的重要契機,但現在提出「武統」,讓人不可思議。
「中道」並非一攤死水,它常常是流動的。個人私下以為,兩岸在地緣、歷史、血脈有著難以分割的關係,若其中一方受到重大傷害,相信另一方應該也不好過。但在兩岸人民思想觀念差異極大的今天,兩岸領導人是否至少應該盡力去化解差異,和諧相處?因為相處交惡,彼此都在國際領域上增添衝突、非和平的元素與氛圍。所以,個人以為,目前其實並不適合談「統」或「獨」的。
我們經常在朋友間相互祝福幸福、平安,因為心靈的平靜常讓人有幸福之感。極權(或威權)、民主自由能夠存在地球那麼久時間,相信在發展初期有其善的理由。前者最初應該跟秩序、國家民族福祉的意義相連;後者則應與尊重個人意志、多元文化有關。但當制度擺盪到極端,或領導人過度偏執時,相信都走上讓人民感到不那麼的幸福之感。仔細想來,民主與威權其實都包含在現代國家裡的價值,只是表現的方式、給人感受不同而已。
極權過度,(領導)人智慧的侷限就會顯現,表現在中央或地方是制度、政策執行的不周全,人民有不好感受;民主自由過度,若沒有成熟的人民與領導者,弊端同樣表現在中央或地方,常常是失序、失去同理心,最後也可能走上讓人不忍卒睹的極權或專制來維持秩序。
地球因為人類過度消耗資源,未能與大自然共生息而造成全球暖化,在地球母親正發著高燒的今天,世界其實正迫切需要具備「成熟的智慧」與「能與各國間真誠友好能力」的地球村公民及領導者,因具備這樣的能力者,較能無礙地與文化相異的民族或國家溝通及合作,而這友好能力的對象,除了地球環境、遠處的民族或國家,當然也包含自己的周圍親友、民族與鄰國……
總是這樣自不量力地,希望拋磚引玉,希望能得到更好,或更讚的方式回響……。
香氣宜人的仙人掌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