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07 00:42:01| 人氣1,1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好弟子規 做好中國人(天主教王神父的發露懺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好弟子規做好中國人
(天主教王神父的發露懺悔)

    從來沒有想過做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做中國人有什麼責任和使命?作為神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每天悠哉憂哉,像是喝醉了酒,迷迷糊糊、無精打采、站立不穩、坐臥不安、身心不寧。師父講經說:天天胡思亂想造成今天社會的動盪不安。又言:幹什麼都打不起精神,沒有使命感。自己反省太對了,這就是我。我的胡思亂想才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幹啥都打不起精神,沒有使命感。

    師父在講經裡多次提到,在美國初建淨宗學會時寫了一個緣起,就是淨宗學會的五門功課,三福、三學、六度、六和、十大願王,特別是三福,這是基礎的基礎、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多麼重要。師父極其溫和的口吻,常常提醒我們戒律的重要,特別是三福;而且這十幾年來,師父講經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都勸告我們要先紮根。最近師父在「傳統文化如何學習」一文中,再次提出儒釋道的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傳統文化在哪裡體現?就在這三個根,師父說:把《弟子規》和《四庫全書》擺在天平上重量是相等的。聽師父講經已有六年,前幾年也學習三個根,但沒有什麼動力,總覺得差不多了,直到最近我才重新認識這三個根。是什麼啟發我重新認識三個根呢?

    第一、我在小道場修學,看到老師和同學們天天在落實三個根,真幹。耳濡目染,我看到了,我體會到了,想一想,每一個置身於這樣氛圍的人都會改變,這裡磁場都不一樣。一般人只是嘴上掛著傳統文化,這裡的師生說的、做的、想的全是傳統文化。

    第二、是我以前疏忽的,就是我才發現自己錯誤的心行,包括以前所犯的罪,沒有一條超出三個根的範圍,哪裡出錯了?一對照《弟子規》全找出來了。這時我才意識到師父老人家為什麼苦口婆心地勸我們,這三個根太重要了。我也體會到孔老夫子說,「不學禮、無以立」,真是舉手投足都在錯誤中,自己不學根本就不知道。

    第三、《聖經》中天主「十誡」是信仰的根本誡,如何學習和落實?如今有了這三個根,從三根入手就是遵守天主「十誡」。

    (一)在台南「極樂寺」,師父每天上午去公園散步,有幾天剛好有機會為師父拿登山棍,兩隻分左右。每次拿給師父都是相反的,還得師父自己調換過來,就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弟子規》沒有學好、沒有落實,侍奉師長都不會,笨手笨腳。學習《弟子規》重在存心,存孝敬之心、服務大眾之心;落實在生活,就是賢公說的,「要學會伺候人啊」。耶穌說,「正如人子來不是為受人服侍,而是服侍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做贖償。」(瑪202628

    (二)「極樂寺」中午用餐有水果,我很喜歡吃水果,有義工幫助取用,輪到我取水果時,剛好義工菩薩不在,我就自己取用。自己就多拿了五、六塊菠蘿,剛好義工菩薩回來了,看我拿得多了,就嘴裡說什麼我聽不懂,可能是台灣地方語言吧。自己喜歡吃就多拿,沒想到中餐人多,為什麼有義工分派,不就是希望大家都有嗎?只有自己沒有大家,自私自利、欲令智昏,吃完了才警醒到這一點,真是慚愧!聖保祿宗徒說,「他們的天主是肚腹,以羞辱為光榮,只思念地上的事。」《弟子規》云:「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小朋友都會背誦,我四十多歲沒做到。

    (三)師父給我一本《未來屬於中國》,我應該跪下來雙手恭敬接過來,但沒有,失禮!從櫃子裡拿出書後我馬上關櫃子,櫃門有個小門閂,我沒關好門,門閂湊合著穿上了。師父看到後馬上又把小櫃門輕輕關緊,門閂穿好,我沒有及時說謝謝師父,嘴多駑啊!師父這麼大的年齡講經還不夠,對我這樣的愚人,還要為我表演《弟子規》,「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四)在高雄機場候機廳大家排隊,馬上就登機了,師父也排隊向前走了,這時我還向師父問這問那。《弟子規》怎麼說?「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不知道掌握進退、閒忙的分寸。禮就是教做人、處世、待物的分寸,使能恰到好處。

    (五)為人倒茶水時哩哩啦啦,給人倒茶水,客人正在全心神交談,沒有及時跟客人說,「這是您的茶水,請小心。」如果不說,客人沒有注意,因為他在交談,一揮手可能就會弄翻茶杯。慧蓉師兄告訴我,要告訴客人一聲才好,我非常感謝慧蓉師兄及時的教導。「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

    (六)在協會餐廳吃完飯通常都喝茶,我有機會為大家服務又出錯了。為人服務手裡拿著鑰匙和餐巾紙,想想看,手裡拿東西給人倒水方便嗎?而且也危險。手裡拿著東西還要拿起茶杯倒水,「執虛器、如執盈。」茶杯和鑰匙在一起,既不好看也沒有尊重客人,「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七)自己急躁不安、心浮氣躁,學習的心始終不能沉澱下來。《弟子規》處處要求穩重,「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事勿忙、忙多錯。」等等。類似這樣的錯誤不勝枚舉,這都是生活小事。從前以不拘小節為時尚,耶穌的聖言更是一邊放,疏忽生活怎麼修行?在此也特別感恩胡居士,我的行為、穿著不對時,馬上幫我矯正。

    從現前自己一連串的錯誤,再回想自己犯的罪:我貪污過教會的財、物,自己犯過邪淫罪,都是由於沒有孝敬父母,「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自私自利、狐疑、心量狹小、好強爭勝、貪虛榮。身為神父,教友的榜樣、信仰的領路人、耶穌的在世代表,貪財好色、衣冠禽獸、祭衣之下失人身(祭衣-神父在教堂做彌撒時穿的莊重威儀),對不起主,對不起父母和師長,我給眾生立下了惡表,成為地獄的領路人,本來應是主子,卻變成魔子。今遇淨土又親近明師,真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我今懺悔,改往修來去極樂,給眾生立好榜樣,給天下的神父做好樣子。

    英國湯恩比博士說,「人類必須抉擇,他是要從貪婪中徹底回頭,或是要面對文明徹底毀滅的災難。只有當人們能夠回歸到從前佛陀與基督教聖徒那種克制慾望的生活態度,並遵守那些古老高級宗教節制自我的戒律與教誨時,人類才可以避免文明的毀滅。」

    我要放下一切貪欲(財色名食睡),不能一下放下,也要不斷淡化,不能再繼續墮落了。「諸苦盡從貪欲起」,貪欲一起就要提醒自己,難道苦還沒受夠嗎?從對生活的貪求開始,學會知足常樂,沒有的不希求、已有的不貪戀,用師父的經教控制住,經教就是我的日用糧,不能離開。教人先教己,正己化人。聖保祿宗徒說,「你這教導別人的,就不教導你自己嗎?為什麼你宣講不可偷盜,自己卻去偷;說不可行邪淫,自己卻去行邪淫。」(羅221-22

    從《弟子規》開始,學好《弟子規》,做好中國人,做好中國神父,效法師父上人做愛國愛教的典範。師父說:「真心是什麼樣子?戒律就是真心的樣子。」就我這個樣子還傲慢、嫉妒,沒有誠敬和謙卑,離主的教導、聖母瑪利亞的榜樣還很遙遠,這就是妄心。師父講經告訴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六根接觸六塵處學起,落實在生活、處世待人接物,這不就是《弟子規》嗎?從根本處入手。「大道至簡」,愈是深奧妙理愈是體現在生活,「道在平常」,不能好高鶩遠,人愈有德行愈謙敬。相反,愈沒有德行愈想高高在上;愈傲慢,愈要面子,卻沒有面子。

    「千里之行,起於足下」,師父為我指出了病根,醫治從三個根開始。一面補三根之德、一面聽經,聽經求明理,把理落實在三根,在根塵相對中,歷事煉心,實踐學佛念佛,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以聽經、念佛、拜佛為主,賢公和尚說,「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以上是慚愧弟子王神父的心得報告,定有許多不妥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大德、法師、同修批評、指正,歡喜接受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淨空老法師開示

 

    王神父的懺悔值得我們學習。我見過許多人,做錯事情好面子,總是替自己掩飾,不敢發露懺悔,他這篇文章是發露懺悔。最近我勸他,有時間在《聖經》裡頭節錄三百六十條,給初學的人來看,他做成功了。這是他做出來的——《聖經360》。

    我們希望每個宗教都有一部《360》,宗教會團結,宗教會互相學習,宗教會互相提升境界,這個是化解衝突,帶給世界永續安定和諧的真正基礎。所以我對於王神父很尊重他,他真能夠改過,他能夠改過自新。

(文摘恭錄自2014.9.5《無量壽經科註》學習班第78集)





見聞隨喜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台長: RICHIE
人氣(1,15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懺悔專欄 |
此分類下一篇:媽媽 我愛你 請別拋棄我——獻給所有的媽媽
此分類上一篇:法性法師的發露懺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