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前一週的主題「風鈴」集創結束,也一直想有機會和詩友們共同分享,所以本週就由我來作一個淺略的賞讀。
3月1日(日)~3月7日(六)的主題詩「風鈴」,詩友們各以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其原創性與美感都有令人驚豔之作。而關於風鈴一詞,查詢相關資訊得知,古代將碎石懸在一起,當風吹玉振,叮叮噹噹發出清脆的聲音,稱為「占風鐸」,目的是用來知風。推想可知,占風鐸應該是風鈴最早的起源。
事實上,中國人所謂鈴、鐘、鐸,與西洋人所謂的 bell、chime ,雖然不等於風鈴,卻與風鈴在造型上、聽覺上、原理上,有相當大的相似性及衍生性,所以一般人很容易將這些器物作聯想,因而豐富了風鈴的創作與運用。
同樣的物象,在不同的時空即會產生迥異的回饋,詩友弗提藉著人生不同的五個階段,來闡述風鈴的象徵;太初詩友則擅於在時空的擺渡裡呈現沙漏般的滄桑,於是她在「風鈴下的老兵」一文寫道:每個月只盼著郵差來的那幾次/把信件塞在信箱時/會順手敲了一下的風鈴/響起的/叮叮噹噹的風鈴聲。而最有節奏感的當屬詩友泊樓「風鈴」一詩,以“ㄥ”字為韻腳貫穿全文,聽、嚀、輕、音、睛…,不刻意著墨,卻彷若在耳畔傳來叮鈴鈴的風鈴聲般悅耳,這便是全詩的魅力所在。
詩友羅瑞亞的「語言」:“翻閱一本藏於禁區的書”卻“頁頁空白”,在似似矛盾的背後,卻呈現一種衝突的美感,文中寫道:推倒一只 幽暗的小玉盒子/ 盒壁原有的彩繪牆/ 學會了青草聲音…,在這裡我們看到詩友不想碰觸而又歷歷在目的記憶,如風鈴般靜靜碰撞開來了。長河的「一聲風鈴」,看似無關的舖陳,在倒數第二句「一場夢,我被這一聲風鈴應聲驚醒」點出被切割的情緒,也間接表達人生中許多紛雜的片段,如風鈴般響起打斷了之後,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執著吧。而悠風、風細雲飄、Life Fish及夜星獨語四位詩友的風鈴,則充滿了寫實的韻味,或抒懷或假設的情緒,一一在筆尖盪漾成柔美的詩語;而景翔與山戎則在詩中運用了熟練的排比句法,分為三個段落跳出主題,在口語上有朗朗上口的韻律,而在內容上也能增強讀者的解讀與融合。
別說詩友的詩句一向極為內斂及優雅,「雨夜風鈴」在字義上即帶著淒美的直覺,尤喜末段:而今夜閃爍的星子/仍是天空釣走的一串記憶/如你/風乾於窗櫺鳥鳴的一滴雨露/留在另一串記憶裡/還靜不下來」…,這雨及風鈴都有動態的意象,彷彿在腦海中浮現的畫面,非但沒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更增加了,這是觸動的共鳴,呈現餘韻無限的美感;映彤的「一串輕笑」,用風鈴的聲響來與笑聲比擬,很有張力,也能輕易讓讀者隨之入詩,尤其詩中運用了映彤擅長的古典修辭,個人覺得:「穿過瓷瓶的記憶/說/天青迢遙/冰裂袖底一彎翠色」這幾句寫得很美,也能呼應風鈴中穿梭古今的遐想。
樂穎的「綠簾」帶著復古遺憾情緒,老實說,樂穎天馬行的想像力與多變的寫法是很令人讚歎的,所以常能在她的詩中讀到很豐富及創新的內容,而綠簾所陳述在歲月中更迭的,那些不復返的感傷,很巧妙的在詩中貫穿,雖不必然一字一句去解析,卻能在一氣呵成之下感受到詩人筆下的故事。而無楚「風中的夢」以風鈴聲來表達紛亂的情緒,句法上鏗鏘有力,修辭上卻頗有美麗的餘思,說實在的,無楚會長的詩在這幾個月中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而本週千朔的「旁聽」是令人激賞的佳作,旁聽,像一位事不關己的路人,但實則自己卻是主角,以一種衝突的角色,在看似零亂的結構裡,讀到的是詩人寂寞的思緒,當然以詩精簡內斂的語言,雖然看不出詩人背後的故事,但卻可以透過內容假設,愛與風鈴在詩中被畫上等號,風鈴靜了,愛情也遠離了,留下的空寂把自己定位成「旁聽的角色」,所以詩人寫道:寂寞/一直是輕盈的沈重/隔著透明的沈默/閃動黃燈街頭/救護車聽不到魚缸的缺氧/我旁聽屋的空靜/塵埃敲打很久/很久」…。
其實,讀詩與寫詩都是主觀的情緒,所以不必然有太多的認同或答案,而以上也僅是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賞讀,如果詩友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歡迎寫下來一起參與,互相學習與成長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