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21 11:04:27| 人氣17,90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少年之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青少年之心理健康一直是臨床心理學所關注的議題。本文試從青少年之「自我認同」(self-identity)切入,分享過去「台大青少年研究團隊」一系列對於青少年「自我認同」之研究發現,以及青少年「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之關係,藉此提供從事青少年工作時,另一種思考觀點、理論架構與實務應用。
青少年時期普遍被視為兒童時期與成人時期之間的過渡階段。同時,青少年時期也常被學者認為是對未來發展造成重大影響的發展階段(Adams, Gullotta, & Markstrom-Adams, 1994)。先前諸多研究亦顯示,青少年期特別容易產生心理適應問題(Adams, Bennion, Openshaw, & Bingham, 1990;Irwin, 1987;Johnston, O’Malley, & Bachman, 1988)。
Eric Erikson在其「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中描繪青少年階段最重要的發展任務為「自我認同」(Erikson, 1950, 1968, 1980;Erikson, Erikson, & Kivnick, 1997),且進一步指出「自我認同」的發展品質在青少年心理病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據Erikson的認同理論,個體越能確立自我認同之發展,其心理健康狀態亦越佳,亦越能朝正向成長價值發展(Erikson & Erikson, 1950;Jahoda, 1958);Waterman(1992)則以最適心理功能(optim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來描述此狀態。過去一系列實徵研究亦指出,個體認同越確立,其情緒狀態也較穩定(Bronson, 1959;Constantinople, 1970;Marcia & Friedman, 1970)。
自我認同之意涵
要清楚的描述「自我認同」並非易事,不過讀者可試從以下的描述加以理解。Erikson(1950, 1968, 1980)認為個體在認同形成過程中,為了因應社會要求及內在成長的心理需求,需經由不斷的探索及經歷發展危機,最終對某價值體系形成一種忠誠及認同感,且此認同感可使個體面對過去所擁有與未來所承諾時,具有著一種內在同一性和連續性的感受。所謂「連續性」與「同一性」的概念,是指個體透過時間和空間體驗到其自身是一連續的個體(實體),個體在不同的時空下仍能感受到自己本質上始終是相同的一個人(Erikson, 1968)。易言之,根據Erikson的理論,認同的形成是個體對過去所擁有的,及未來所期望的之間,感覺到一種日益增加的「連續感」(Erikson, 1950)。同時,Erikson的理論認為,個體像是存在主義的哲學家(existential philosopher),逐步找尋出自己生命的同一感與連續感,進而肯定自我生命的意義(Bourne, 1978)。此外,Waterman(1984)將認同界定為:
「…有一套清晰的自我定義,包含那些明確承諾的目標、價值、信念。而這些承諾會隨發展逐漸演變及選定是因為它們給予個體生活方向、目標,及意義。」(p. 331)
陳坤虎、雷庚玲及吳英璋(2005)根據上述Erikson的「連續性」與「同一性」及Waterman的「清晰的自我定義」的想法,提出「認同確定性」的概念,將之定義為:「個體是否清楚覺察或確知他所持守的目標(goals)、價值(values)、信仰(beliefs)、和能力(capacities),並以此去體驗及經歷日常生活所需面臨的社會要求;即使處於不同時空背景(temporal-spatial)下,個體仍能感受自己的連續性及同一性,並給予個體生活方向、目標,及意義。」
陳坤虎、雷庚玲及吳英璋(2005)進一步根據Cheek(1989)對「認同內容」的分類,將「認同內容」分為「個人認同」、「社會認同」及「形象認同」。
「個人認同」是以「私我」(private self)的自我屬性為基礎,乃個體經由獨特、真實的自我經驗所型塑;換言之,它反映個體私人或內在的心理傾向,及一種連續性(continuity)和獨特性(uniqueness)的感覺。它與私人的自我意識有關,其面向包含如個人價值體系、生涯目標、自我知識、及獨特的心理狀態等等。
「社會認同」是以「公我」(public self)的自我屬性為基礎,乃個體與環境互動後所型塑的認同,它與公眾的自我意識及個人的社會角色有關,其面向包含如個人的名譽、受歡迎度、印象整飭等等。Cheek認為社會認同反映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與關係。
「形象認同」是以「私我」擁有的屬性(如條件、資源、能力)為基礎。它是個體本身或與他所擁有的屬性所型塑的認同,面向包含如個人擁有的條件(如,外型、身材、個人零用錢多寡)、個人的能力(如,使用電腦與上網的能力)、個人的成就表現(課業表現、體育表現)、家庭社經地位(如,經濟狀況)等等。
Cheek(1989)以「重要性」(importance)做為「個人」及「社會」兩種認同內容之測量向度(比如:認為「我個人的價值觀」這個面向對於定位我自己或瞭解我是誰的重要程度,以不重要(一分)到極度重要(五分)五點量表評量之)。Cheek指出,以「重要性」做為測量向度,乃反映個體本身欲完成或滿足的認同需求(identity needs);換言之,當個體對認同內容做「重要性」評量時,可反映自身對內在價值體系的心理需求。舉例而言,當個體認為「我對他人的吸引力」對於「定位」或瞭解「我是誰」是重要時,即反映出個體內在價值體系中視「吸引力」為重要的,此亦意味著個體感覺自己是否有「吸引力」的心理需求。
青少年「自我認同」的發展差異
為了探討青少年早期、中期、晚期在「認同重要性」與「認同確定性」發展上之消長與差異,陳坤虎、雷庚玲及吳英璋(2005)比較在國中、高中、及大學階段的個體在個人、社會、形象三認同內容於「認同重要性」與「認同確定性」的表現。結果發現在「認同重要性」方面,國中生及高中生比大學生較重視形象認同及社會認同,大學生則較重視個人認同。在「認同確定性」方面,大學生在個人認同、社會認同及形象認同之「確定性」皆顯著高於國中生或高中生。國、高中組於個人與社會認同內容皆無顯著差異,而國中生在形象認同確定性的分數反而高於高中生。這結果有助於瞭解不同階段之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認同發展的動態變化。同一研究還發現個人、社會、形象認同之「認同重要性」與「認同確定性」,在青少年前、中、後期各有消長,顯示「認同確定性」為一獨立於「認同重要性」之自我認同測量向度;換言之,隨年齡的增長,青少年之「認同重要性」與「認同確定性」也逐漸區分開來。

青少年「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之關係
至於青少年之「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之關係,以下節錄幾項我們過去研究的發現。Chen、Lay和Wu(2003b)發現,高「認同確定性」比低「認同確定性」的大學生通常有較佳的身心健康狀態。相反的,低「認同確定性」的大學生則易經驗到焦慮與憂鬱的問題(以SCL-90R與KMHQ測量)。在另一個研究中,Chen、Lay及Wu(2003a)指出,青少年之高「認同確定性」比低「認同確定性」,擁有較高的自尊、正向自我效能及主觀幸福感,而他們的負向自我效能也較低。上述兩個研究皆意味著,「認同確定性」可預測正向的身心健康,並促使青少年朝向正向的未來發展。換言之,綜合此二研究(Chen, Lay, & Wu, 2003a, b),我們可這樣認為,「認同確定性」確實是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標。Chen、Lay、Wu及Yao(2005)則進一步指出,「認同落差」(意指「認同重要性」與「認同確定性」之標準分數的相減,其反映個體本身欲完成或滿足的認同需求與其真實認同確定感之間的落差)對於以SCL-90R為測量工具之心理疾病指標之預測力較「認同重要性」更佳,而且「認同落差」對SCL-90R的十項指標的預測力有九項較「認同確定性」為佳。此外,Chen 等(2005)亦發現「認同重要性」與SCL-90R之人際敏感症狀和GSI(general symptom index;Tsai, Wen, Lin, Soong, & Chen, 1978)指標在神經官能症組為正相關,在健康控制組卻為負相關。綜合而言,Chen、Lay、Wu及Yao認為「認同確定性」可能為身心健康之保護因子,「認同落差」可能為身心健康之危險因子,而「認同重要性」在健康個體與適應不良的個體中,則可能分別扮演正面與負面的不同角色。
綜合而言,本文簡述了我們過去一系列的研究發現,雖然在理論、概念、方法上仍有需要諸多釐清及努力的地方(例如:「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運作機制為何?「認同重要性」、「認同確定性」之動態發展為何?)。不過寄望我們的研究成果能對臨床心理學界有些微的貢獻,並帶給您一些研究與實務上的啟發。若您對我們的研究有興趣,或是有任何的批評與建議,我們都竭誠歡迎您與我們聯絡(陳坤虎:d90227003@ntu.edu.tw)。

主要參考文獻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249-268。
Cheek, J. M. (1989). Identity orientations and self-interpretation. In D. M. Buss & N. Canter (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d Emerging Directions (pp. 275-285).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Chen, K. H., Lay, K. L., & Wu, Y. C. (2003a). Sense of identity firmness and positive mental healt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 Summit, Washington, DC.
Chen, K. H., Lay, K. L., & Wu, Y. C. (2003b). Sense of identity firmness and emotion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rd Congress of Asian Society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Allied Professions (ASCAPAP), Taipei, ROC.
Chen, K. H., Lay, K. L., Wu, Y. C., Yao, G. (2005).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self-identity: The function of identity firmness, identity firmness, and identity discrepancy.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Atlanta, Georgia, USA.
Erikson, E. H. (1950/195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 (1997). 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The experience of old age in our time. W. W. Norton and Company.
Waterman. A. S. (1984).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lism. New York: Praeger.
Waterman, A. S. (1992). Identity as an aspect of optim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G.R. Adams, T. P. Gullotta, & R. Montemayor (Eds.), Identity form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Vol.4: Advance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bury Park, CA: Sage.

台長: 小虎
人氣(17,90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陳靖慈
想請問一下 關於文章中您提起的個人認同和社會認同中的私人和公人 是指私人意識和公人意識嗎 ?
2018-01-21 23:36: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