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19 22:35:24| 人氣8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工研院偕台廠 推出全球第一片USB 3.0薄型記憶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Credit:工研院)

工研院開發的薄型記憶卡新規格,將同時與USB 2.0和3.0相容。

繼2007年研發出MMC與USB介面的多介面記憶體規格整合的薄型記憶卡miCARD(Multiple Interface Card)後,工研院今(16)日再度宣布,與國內記憶卡廠商創見開發出可同時與USB 2.0和3.0相容的薄型記憶卡介面。傳輸速度最高可達每秒5G bit,是現有USB 2.0記憶卡的10倍,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快速的記憶卡。未來儲存一部高容量藍光電影,將從現在的14分鐘降為只要1分鐘。

稱之為薄型記憶卡,其來有自。根據工研院提供的資料,前者的尺寸是一般SD卡的26%。容量最高可達2048 GB。

USB 3.0薄型記憶卡初期應用於個人電腦產品,未來將跨足其他通訊、消費電子,及車用等電子產品市場,第一波將有鴻海科技集團、創見資訊、台灣典範等廠商投入相關產品量產。

在一年半以前就量產USB 2.0 miCard的創見,明(10)年第一季就會推出容量達4GB、8GB和16GB的USB 3.0薄型記憶卡。創見董事長束崇萬表示,成本將與USB 2.0的同級產品相近,差距在10%以內。舉例而言,8GB的USB 3.0記憶卡,售價約一千台幣左右。

「預計明年初的CES展就會看到許多廠商展出USB 3.0的產品,」鴻海營運戰略部處長顧及然說。他表示,就現在跟客戶接洽的狀況而言,USB 3.0將率先進駐個人電腦,接下來是手持裝置和遊戲機。

華碩副總裁陳志雄即在今日表示將會在該公司的筆記型電腦支援USB 3.0。

工研院是在2007年宣布推 出miCARD,讓使用者再不需要讀卡機或特定插槽,即能讀取存在記憶卡裡的資料。面對市面上眾多的儲存裝置,例如USB隨身碟、MMC卡、SD卡等,工 研院還想要自訂規格,即在於幫助過去國內廠商不需支付權利金、提高利潤,搶佔國際市場:過去,台廠每年需支付6%的記憶卡權利金。以2008年台廠記憶卡 金額為10.92億美金來計算,每年SD卡的權利金達六千萬美金。

工研院也改變了薄型記憶卡鎖定的市場目標。

「當初的想法是吃掉可以吃掉SD卡的市場,但是後來發現沒那麼容易,」工研院資通所網際網路平台技術組組長劉智遠說,2007年發表的miCARD,要想插入SD卡的插槽,必須先置入被動式轉接器。後者增加成本,阻退了廠商進入意願。

「而且,miCARD問世時,USB 2.0已經推出市場一段時間了。對市場的影響力有限,」束崇萬說。

事隔兩年,工研院將策略轉向吃下既有的USB市場,並且及早卡位,在USB 3.0標準確立後就開始佈局。根據工研院的估算,後者前景無限:USB 3.0出貨量在 2015年將會達到23億顆。其中一半是USB儲存產品,例如記憶卡、隨身碟。台灣可望在其中佔有四成,產值為2千億台幣。

工研院預估USB薄型記憶卡將於2015年佔有整體USB儲存產品的一半市場,為台灣資訊產業創造一千億台幣的產值。

台長: 〥芹蟹麵〥
人氣(8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New Trend |
此分類下一篇:蘋果平板電腦
此分類上一篇:3D筆記型電腦 蓄勢待發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