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2 20:49:55| 人氣3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NASA對地球的十大貢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了響應週三的地球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舉辦了一個線上投票,讓民眾從NASA最近五十年觀察地球的成果當中選出前十名。結果在週二的地球日前夕就公佈了。

第十名是透過繞行地球軌道的工具計算出地球所接收或反射的能量流。

;

NASA指出,他們計算了從太陽發出到地球的能量變化(非常細微),以及大規模火山爆發發生並擴散至平流層時地球所反射出去的能量(很多但不持久)。有了這些自然因素如何使地球變熱或冷卻的資料,人類得以更瞭解自己在改變氣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個颶風系統可以反射太陽光來冷卻地球(左側影像所顯現的白色和綠色區域),同時也可以捕捉熱能而使地球升溫(右側影像的藍白區域)。

第九名是觀測地球上的水。

現在人類已經可以從太空測量海平面高度,透過衛星可以看到一個混亂的水世界,充滿混和且擾動的小漩渦,也可看到所有海洋現象的起源。NASA指出,聖嬰現象持續超過一年並環繞半個地球,可改變全球各地的天氣與氣候。

這項觀察也顯示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較一百年前快上三倍。

這張是2009年全球海洋的高低分佈,高處是紅色,低處是藍色。

第八名是預測穀物收成。

美國地質勘測局(U.S. Geological Survey) 與NASA在1970年代研發出一個衛星裝置,可畫出大規模穀物種植區域的分佈地圖。這項工具被用來計算小麥、玉米、大豆及其他穀物的年產量,有助於預測全球的穀物短缺或過剩。

這張是堪薩斯州2001年鼓物分佈情形。

第七名是測量地球的「綠化」程度(葉綠素分佈的情形)。

NASA表示他們可以觀測出大範圍的生態系統變化,例如遠北地區適合耕種的季節變長、海洋水藻的榮枯、以及和聖嬰現象相關的魚量變化。

這張是搭載在海星號(SeaStar)上面的NASA海洋廣角感測儀(SeaWiFS)所拍攝到的西半球影像。

第六名是冰山的移動

衛星顯示極地區大冰原上的冰河正在損失大量的冰,原本支撐冰河的冰架也一一癱垮流失。

NASA表示,現在許多人將這些變化視為全球暖化正威脅著地球的警訊,這些威脅包括海平面可能快速上升。

這是南極洲Larsen B冰架2002年的影像。

第五名是追蹤空氣污染的全球行蹤

人們曾以為空氣污染只是區域性的問題,但從太空觀測到的影響顯示空氣污染可跨越國界與海洋。

NASA說,1980年代大地層低處發生的臭氧污染照片問世,使人們開始關注人類對大氣所造成的影響,例如農地上放的火、熱帶地區土地利用的變化等等。

這是2004年阿拉斯加州野火所形成的污染氣流。

第四名是追蹤海洋的變化

NASA自1970年代開始追蹤海平面的溫度變化,有了這些資料,科學家得知地球暖化所產生的多餘熱量大多都被海洋給吸收了。這對不希望海平面上升的人而言並非好消息,因為水在溫度升高後就會擴張。

這是2001年墨西哥灣流裡的暖水。

第三名是預測天氣狀況

NASA使用了鳥瞰模式來觀察天氣系統的發展。根據NASA的說法,使用在監控颶風或龍捲風登陸上,已經進行了10點。另外,與過去30年來比較,預測7天內天氣變化的精確度已經大大地提高。

這是2005年的Katrina颶風

第二名是監測臭氧層的狀況

NASA指出,他們的彗星、飛機提供了人造化學物質損耗臭氧層的有力證據,讓許多國家依據這些證據來禁用有害的化學物質。

這是2007年南極洲的臭氧層破洞。

至於第一名,當然就是GPS啦

NASA指出,透過GPS衛星系統的精確導航能夠成為可能,是需要超準確的地球形狀知識,以及其如何旋轉的資料。NASA在這項領域事先區,透過使用雷射測距衛星與超強GPS接收器的全球網路,每日監控地表的改變與地球的變化。

這張圖片是NASA的Lageos I (雷射地球動力學衛星),於1976年發射的。

台長: 〥芹蟹麵〥
人氣(3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